文 / 斯嘉麗
一直以來,斯嘉麗都不看好韓劇拍科幻題材。
因爲迄今爲止,無論電影電視,都沒有什麽特别成功的。
電影類,最好看的就是《魔女》。
其次是《勝利号》,但都上不了豆瓣 8 分。這個評價還是相對客觀。
電視劇類更是屢戰屢敗。
但是,到了《超異能族》這裏,科幻韓劇的曆史要改寫了。
就如斯嘉麗标題所寫,首先前 7 集可以先删掉。
因爲前 7 集,不知道多少路人瞟一眼走了。
爲什麽?
明明是天縱奇才被韓國國情院利用、抛棄、反抗的故事,前 7 集給大家整了一堆平淡乏味的校園愛情。
這個愛情的乏味和節奏之平淡,甚至比《僵屍校園》還差。
明明有《甜蜜家園》珠玉在前,你明明可以把談戀愛穿插在劇情裏面,卻非要單獨在開頭拉那麽長的七集去講幾個少男少女如何相遇,如何磨磨唧唧地心動,反反複複的乏味地戀愛。
等到第 8 集開始的時候,正片才真正開始。
前 7 集,如同爲了給資源咖一個表現舞台而存在。
第 8/9 集的故事,是趙寅成和韓孝周飾演的兩個爲韓國國情院效力的特工之間的愛情故事。
雖然這個愛情故事背後是國情院用人控制人的陰謀,但是導演把故事拍得隐忍而含蓄,充滿了油畫的美感。
跟前 7 集,完全不在一個檔次,前 7 集就像爲了跟後面的内容捆綁銷售,買一送一的産物。
而是第 8/9 集在愛情的這個主題下,不動聲色地展現了韓劇在特效制作上的能力。
趙寅成飾演的是有瞬間移動和飛行能力的特工。
當他利用自己的飛行和瞬移能力去完成任務和談戀愛時,每次出現都是幹淨利落的飛行或者在空中定格,特效的可看度完全不輸漫威。
韓國确實早早就有了制作特效的高水準,主要的問題是,韓劇總是在如何把科幻故事與韓國編劇最喜歡的愛情、苦情和陰謀論結合在一起上遇到障礙。
在屢敗屢戰的嘗試中,《超異能族》算是一個非常好的結果。
《超異能族》是根據漫畫改編,而漫畫編劇也是電視劇改編的編劇。
其實前 7 集的内容漫畫裏面也有。
但是,改成電視劇以後,依然完全保留而沒什麽改動,也許原作内心是喜歡這些少男少女的愛情的,但是沒想到觀衆喜歡的是父母愛情。
當然始作俑者是電視劇的宣傳也是趙寅成、韓孝周和柳承龍。
前 7 集的資源咖們一句話都沒提過。
所以,也許大家都心知肚明,但是要忽悠觀衆。
再回到第 8/9 集的劇情。
劇情的第一層,是韓國國情院的奸詐老領導要派趙寅成去執行任務,但是多疑的他又怕趙寅成有二心,雖然趙寅成是他手下的頭号馬仔。
于是,他就派手下的韓孝周去勾引趙寅成,這樣就讓趙寅成有牽挂,就會老老實實給他辦事,辦完事也會回來。
韓孝周爲什麽要接受這個人物呢?
因爲她爸重病,要錢治療,她如果不幹被炒鱿魚,老爸就要被醫院掃地出門。
萬惡的資本主義!
所以,韓孝周就立馬屁颠屁颠地執行任務。
她裝偶遇。
坐電梯偶遇,送文件偶遇,喝咖啡偶遇,甚至連開車也要偶遇。
一次兩次三次,是個木頭也要發現了,更何況是韓孝周這樣的佳人。
柳承龍确實是木頭,所以他跟趙寅成是搭檔竟然一直沒發現韓孝周是故意跟他們偶遇的。
但是趙寅成發現了。
他立馬墜入愛河。
但是,故事還沒完。
即便是短短的兩集愛情故事,編劇跟導演也不放過韓劇慣用的反轉套路。
這兩集的第二層劇情,就是韓孝周其實對奸詐老領導的任務陽奉陰違。
她是故意偶遇趙寅成。
但是,心細如發的她故意每次都拿同一疊資料,故意讓趙寅成發現她是故意的,故事讓趙寅成知道她是爲了領導的命令不得已幹這種欺騙感情的事。
然而,同樣的反轉就是,趙寅成明明知道韓孝周是帶着任務接近自己,他更知道韓孝周也不想成爲工具,但他不怪她,他知道她有難處,他确實愛上了她,他願意配合韓孝周。
不過,這還不算,這兩集還有第三層反轉,那就是老奸巨猾的老領導,其實本意遠遠不止如此。
其實,韓孝周第一次出任務的時候,本來是以首席的成績參加,前途無量的,她是佼佼者,是未來之星。
但是,在殺雙面間諜的過程中,她心軟了。現場幾十個人,她不忍心都殺掉,于是,在拿炸彈和煙花彈之間,她選擇了煙花彈,導緻很多人跑掉了。
因爲這件事,她失去了出外勤抛頭露面掙資曆往上爬的機會,隻能做個内勤,坐坐辦公室。
而當時在飛在天空監控這一切的趙寅成,明明有機會殺掉沒有服從的韓孝周,但是他沒有。
在奸詐老領導心裏,這兩個有着莫名其妙人道主義的家夥,都有問題,都要好好研究一下。
于是,老領導就讓他們兩個人再次相遇。
他覺得趙寅成八成對韓孝周是有感情的,要不然上次幹嘛不幹掉她?讓韓孝周出馬勾引,不是一個頂倆?
而且,在這層反轉裏,還能發現,原來他們工作的地方,每一個角落都裝了攝像頭。
打印機裏,櫃子裏,所有大家注意不到想不到的地方都裝了。
這個奸詐的老領導,誰都信不過。
最後趙寅成确實在執行任務的時候,違背了老領導的要求,但是也爲了韓孝周回來,然後被抓了。
你看,關于愛情的開始,這個第 8/9 集,是不是拍得特别值得回味?愛情最大的魅力不就在百轉千回之間,發現彼此的深情嗎?
跟前 7 集是不是天壤之别?
在這份愛情裏有兩個巨大的陰影,一個是韓國獨有的南北問題。
韓劇一直以來從這個題材裏吸血,終于做出了一個跟科幻的完美結合。
韓孝周爲什麽沒有殺掉那麽多雙面間諜?
趙寅成爲什麽沒有讓朝鮮領導人死成奸詐老領導需要的樣子?
因爲南北終究是一家人。
是不是真的有必要鬥争?
鬥來鬥去,受傷的是普通老百姓,獲利的永遠是政客。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看透了這一點,就會在看劇的時候充滿唏噓。
而第二個巨大的陰影,就是政客的貪欲。
爲什麽老領導需要國情院?
因爲他需要權力、地位和金錢。
爲什麽他需要朝鮮領導人死于非命而不是正常死亡?
因爲他需要制造恐慌。
如果南北不對立了,他對青瓦台來說就沒用了。
狡兔死,走狗烹。
隻有南北永遠對立,有些部門才需要存在。
就像 ying qing 被人爲拉長時間,是因爲那些做核 suan 檢測的才能繼續賺錢,各種衍生行業才能繼續賺錢。
需求有時候是爲了盈利而創造的,并非真的是爲了民衆需要而創造。
恐慌也是。
恐慌推動經濟的前進。
這一點是最近斯嘉麗看劇最大的體會。
也是韓國影視劇在南北問題上經常涉及的主題。
這一點在《特工》這部黃政民與李星民主演的電影裏已經表現得很清楚了。
南北領導人之間互通,每到大選都搞一些動靜給民衆看,讓民衆以爲自己面對對方的威脅,實際上,是南北領導互相鞏固的方法。
普通人想一家團圓,但是政客不想。
對标灣灣,就明白爲啥明明他們要打人不行,要戰武器不行,但還是經常做出張牙舞爪的樣子。
是因爲灣灣的政客不想失去權力,他們從不爲民衆考慮。
妥妥的政客爲刀俎,民衆爲魚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