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螞蟻 AI 學習創始人高寒
11 月 11 日至 12 日,芥末堆在北京舉辦以 " 新質學習力,通向更美好的教育未來 " 爲主題的 GET2024 教育科技大會。在 11 日的 "AI 創業者 Open Day" 主題論壇上,螞蟻 AI 學習創始人高寒就《超級個體重塑教育業态," 人人皆師 " 的商業化躍遷之際》進行了主題分享。
高寒分享了他對未來教育行業的觀察與見解,重點探讨了 " 超級個體 " 在教育商業化趨勢中的崛起。高寒通過技術、組織和産品三個層面的分析,闡述了技術進步如何推動個體和小團隊的力量,打破了傳統商業模式的束縛。他認爲,AI 和創新工具的應用,正在讓每個人都具備成爲 " 超級老師 " 的潛力,尤其是在教育領域中。
作爲螞蟻 AI 學習的創始人,高寒介紹了對 " 超級個體 " 的探索與實踐,其創業項目 mayippt.com 可以幫助老師快速生成高質量的英語教學 PPT。該産品專爲老師設計,能夠在短短三秒鍾内自動生成包含發音、例圖、用法等專業内容的課件,極大提高教學效率。高寒強調,在面對新課标和新教材的挑戰時,螞蟻 AI 學習的工具不僅幫助教師節省時間,更通過智能化功能實現了更精準、更高效的教學設計,助力每一位教師都能成爲更好的 " 超級老師 "。
以下爲演講實錄,經編輯:
大家好,非常高興有機會參加芥末堆 GET2024 大會的創投論壇。今天想和大家聊聊超級個體、聊聊教育,最主要是聊聊超級個體在未來教育業态的商業化趨勢。
和大家做個自我介紹,我叫高寒,我現在是螞蟻 AI 學習的創始人,之前在 ClassIn 工作了 6 年時間,長期從事教育科技領域的工作。我給自己打的标簽是 " 相信創新的力量 ",同時我也是一個實用主義者,因爲我相信有價值的創新一定具備商業化價值,一定能實際落地,能被用戶常态化應用。
觀察
我先和大家分享一些我們的觀察。
1. 技術層面
第一是技術層面的變化。疫情三年,從工作到學習,互聯網毫無疑問已經是無孔不入了,觸達到了世界上的每個人。過去一年多時間,AI 領域有最熱點的兩個概念是 Copilot 和 Agent。Copilot 的核心還是賦能于人,給用戶一個技術、一個工具或一個産品,能夠大幅提高用戶的工作效率和生産力。Agent 則更進一步,甚至都不需要人的參與,機器可以大規模、自動完成複雜任務。
2. 組織層面
同期我們也看到了一些在組織層面發生的變化。首先是我們的企業在降本增效,而且是在持續降本增效,企業一直在裁員,也不擴張。
最近我們也和一些資深投資人交流,有個投資人說一句話我印象深刻," 超過五個人的團隊我們就不聊了 "。爲什麽?前段時間金沙江創投的朱嘯虎朱總說了一句話,如果十個人都找不到 PMF,投一百個人也找不到。更接地氣一點,這兩年到底誰賺錢了?就是個體戶,個體老師,小工作室、教育自媒體,就他們賺錢了,這是沒有什麽太多疑問的。
3. 産品層面
産品層面也可以看到一些例子,全球知名的文生圖 AI 創業公司 Midjourney,在相當長一段時間他們的團隊隻有 11 個人,但營收已經超過一億美金,盈利能力非常強。Duolingo 今年第二季度财報非常亮眼,他的總營收已經是好未來的一半,利潤已經可以比肩新東方,但是隻有 800 人的團隊。新東方、好未來是多大規模的團隊?以前有一句話,Stay hungry,Stay foolish,今天是不是可以說保持精幹,保持增長。
簡單總結一下,好像在今天這個時代," 一個人就很好 "。
宏觀因素 vs 範式遷移
上述現象的發生是因爲外部環境嗎?也許隻是宏觀因素、也許隻是一個周期性的現象。但也有可能是因爲技術突破在導緻商業範式發生了一些新變化、新趨勢。
1. 品牌在消解、IP 在爆發
Sam Altman,OpenAI 的 CEO ,公司和個人都非常有名;周鴻祎周總,今年最火的 AI 領域創業導師,但很多人已經不熟悉 360 在做什麽了。我既不知道、也完全不感興趣張雪峰老師的公司是什麽,我隻知道張雪峰老師就夠了。組織的品牌在消解,但是個人的 IP 在爆發,消費者越來越傾向于認同每一個真實的個體。
2. 強大的自我
我創業之後發現一個事情,自己太強大了。并不是因爲我能力突然有一個猛然躍升,而是在今天我發現自己有幾句話不能說了。我不能再說自己不知道、不了解、不熟悉、不會幹什麽事情。在極度強大的 AI、先進的技術和優秀的工具加持之下,現在再說什麽事我不會做,做不了,這句話說服不了别人,我也說服不了自己。
3. 人力資源是誰的優勢?
一個傳統觀點,在中國創業最大的優勢是人力資源。這句話還對不對?如果說你今天已經是一個萬人規模的組織、企業的領導者、負責人,這句話毫無疑問仍然是正确的。組織當然還很強大,資源仍然很多。
但一個現實情況是,高價值且普世需求的生态位被占滿了,在今天的創業環境下,已經沒有那麽多需要萬人規模團隊去解決的問題了。
與此同時,長尾個性化的需求卻越來越多。我今年寫了一篇文章,叫做《260 個 YC 投資的 AI 項目,哪些有指望?》,在騰訊的推薦下算是一篇小爆款,用一個有點糙的話來說,裏面什麽千奇百怪的項目都有,創業團隊集中在 2-3 人,都是去解決一個一個精準的小問題。
一個更直觀例子是,前段時間我幫一個朋友找老師——當下極爲常見的一個需求,朋友和老師溝通完後和我說,老師哪兒哪兒都好,就是兩個問題,一是老師時間太緊,怕排不開時間給他家孩子輔導;還有就是老師實在太貴了。後面我和這個老師交流,老師非常坦誠地和我們說,他現在的收入遠超之前,這就是客觀情況。
4. " 小腿 " 的價值
如果說十年前隻有大廠、頭部 KOL 能賺錢,随着互聯網的無孔不入、高度成熟的互聯網支付方案,吸引到愛你的那批人,每個人都能賺錢。
在過去,如果你隻有一個好想法,但是沒有資源,無法落地執行。但我相信在今天,隻要你善于利用技術、利用工具,去解決個性化、一個個具體小問題,那創意就是你唯一所需的東西。
" 超級個體 " 的探索
介紹一下我們對于超級個體做的實踐和探索。我們做了個工具,叫 " 螞蟻 AI 學習 " —— mayippt.com, 這是我們産品的官網,歡迎大家去試一試、體驗一下我們的産品。
我們的産品隻用一句話就能說清楚,就是幫助老師一鍵生成很好、很專業的英語課件 PPT。
1. 最快三秒
産品使用很簡單,老師選擇一個教學模闆,現在我們覆蓋了詞彙、語法、閱讀理解等教學模塊,後面會持續更新更多的教學模塊。
第二步老師輸入教學需求,可以是一個單詞、一個句子、一段文本,也可以是文本的圖片。
最後老師把課件 PPT 下載下來,上課的時候用,如果是單獨的 MP3 音頻或者視頻文件,也支持單獨下載。
2. 必須要做
我們爲什麽做這個事情?因爲沒有選擇。
今年秋季學年,全國小學及初中開始使用全新修訂的教材。如果說 2022 年新課标剛出來的時候,老師備課、授課怎麽調、什麽時間調,調到什麽程度還有一些餘地,現在是毫無餘地了。
老師的時間也很緊迫,教材是一個學期一個學期分批出,但是課綱調整後,學生還在學舊的,但考試已經要按照新的标準去考核了,壓力很大。
新課标、新教材對老師教學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語篇意識培養、聚焦真實情景、大單元整體教學,對老師教學提出了很高要求。
最後一個很現實的情況是,新版教材大家可以看一看,圖文并茂、非常精美,但很多老師的課件,可能還缺乏基礎的動畫效果、比較粗糙。
3. 省事兒
在 AI 時代一個産品最核心的能力還是要能幫用戶省事,要高效,這是最關鍵的。
以我們的詞彙教學 PPT 功能爲例,我們會自動給詞彙教學 PPT 配發音,配例圖、釋義、用法,甚至曲折變化等專業教學内容。
4. 專業
我們的整個産品是圍繞新課标做的 AI 訓練,細化到每一個教學環節都做了針對性訓練。以閱讀理解 PPT 功能爲例,我們生成的課件 PPT,包含閱讀前、閱讀後兩大模塊,從激發閱讀興趣、激活學生背景知識,到文本結構、語篇分析,全面支持教師的專業教學設計。
在這裏舉一個具體例子。最近北京有一個教學主題很熱門,随着今年國家對外開放旅遊的一些政策變化,很多老師要上一門課,叫 " 如何爲來華 144 小時免簽的遊客設計北京旅遊指南?"
前段時間有一個北京的老師找到我們,他就畫了一張草圖,如果一個美國人現在來北京旅遊可以做什麽,他可以去天壇,去長城,吃烤鴨,看京劇。問我們現在有沒有産品,可以基于來華旅遊指南這個大情境生成一個課件 PPT。
我們當時還是一個測試版的産品,老師使用我們的測試版産品就做了一套課件,裏面包含語法練習、精讀精練、分享展示、朗讀示範多個教學環節,真正把新課标的教學要求落到教學實踐上。
新課标要求情境性、科學性、實用性和創新性,老師通過使用我們的産品,把一個個抽象的教學要求落到一個個具體的教學實踐上。
5. 體驗
北京上海一線城市的英語老師水平比較高,但是下沉到二線和更低線的城市,老師自己發音都不對、讀不準,怎麽教對學生。我們的 AI 課文閱讀功能,自動幫助老師生成英音、美音、男聲、女聲的課件 PPT,并輔以語調、韻律的教學指導,把 " 多感官參與語言實踐 " 這個要求落到實處。
6. 首創 AI 驅動生成課堂遊戲
遊戲化學習的教學方法并不是每個老師都認同。但毫無疑問,這是全球教育的一個重點趨勢。我們首創了 AI 直接驅動生成課堂遊戲,但是我們生成的課堂遊戲,落地落在具體的語言應用,每個知識點學透、學垂,通過遊戲化的方式讓學生把語言運用起來。
7. 分層教學
同樣的語法知識,老師面對不同年齡段的學生,不同學習水平的學生,他需要的教學内容是有差别的。我們能爲老師生成的是不同層級的語法教學知識點,從最基礎的詞性到進一步語法結構、詞組分析和句型分析,滿足不同老師的教學需求。
8. 落地
最後是産品使用對老師友好。我們所生成的課件 PPT 自動配備中英雙語教學指導,新老師可以快速上手,有經驗的老師也可以從繁瑣的教案文案工作中解放出來,用更多時間關注學員的個體需求。
我們看到的 " 人人皆師 "
分享的最後一個部分,我和大家交流一下,我們看到的 " 人人皆師 "。
1. 在線教育的故事
稍微回顧一下,在線教育講了什麽故事,在線教育故事的核心是 " 大規模 "。2015 年左右,互聯網基礎設施建設已經比較完善,雲服務、5G、直播、流量、支付等,當時整體基礎設施搭建比較齊備了。
一類公司的選擇是通過當時的技術革新,放大名師的效益,讓全中國兩億中小學生都聽名師的課,最大化規模效應和邊際成本。這類産品天然在個性化上程度會弱一些,所以需要配合線上助教去彌補這個缺陷、優化學員體驗。
當時同期還發生了組織變革。比如中台、運營、OKR,也都是那個時間點被創造出來。通過組織的創新,把大量的新老師快速培養成 " 差不多 " 的好老師,然後去輔導學生。
2. AI 的故事
今天在 AI 時代講什麽故事?互聯網并沒有消失," 大規模 " 仍然還是存在的,但今天核心講的故事是 " 因材施教 "。到底是誰去因材施教?前段時間我們對于全球的教育政策做了一個梳理。我們講提高老師 AI 素養能力," 強教必先強師 ",這個觀點或者說這一項政策方針不但是中國教育的方針,同時也是美國、英國、歐盟的教育方針。全球教育的政策制定者,都認爲要通過老師去普及高質量的教育資源,去落地大規模的因材施教,以老師爲核心是 AI 時代全球教育政策的主基調。
3. 如何擴大優質老師供給?
那麽到底應該如何擴大優質老師供給,或者是如何把每個老師都變爲 " 超級老師 "?
我們的觀點,每個人都可以是 " 超級老師 "。家裏面有孩子的朋友,家長在輔導孩子的過程中,就是老師,因爲家長此時就是在扮演一個老師的角色。
有一天我們團隊的技術開發小夥伴跟我說,他認爲有時候他也是老師,一個人在公司上班的時候也要跟同事去做交流,去做培訓,去做分享,那個時候這個員工就在扮演老師的角色。
4. 以人爲本
我們認爲在當下,至少是 3-5 年的周期中,人的作用還是至關重要的。兩個關鍵的核心點,第一個 Domain Specific,人在具體行業的專業知識,積累的認知,機器還沒有辦法完全獲取到;其次是 Context Specific,人對于具體需求的把握,對具體用戶的了解和洞察,機器現在也沒有辦法完全取得了解。
中間需要人去做橋梁,同時借助 AI 的力量,借助工具的力量,變成更優秀的超級老師。我們分享這個課的時候非常建議每個人都應該學一學 AI。
我們的項目在快速增長期,無論是技術研發、産品、商務、市場、創意内容,都在吸引更多的小夥伴,如果您有興趣加入到我們的團隊,可以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非常希望與您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