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巴黎康朋街三十一号的香奈兒女士寓所,幾乎是所有時尚人士向往之地。
最近刷到不少朝聖照,有博主素人,也有像劉詩詩、劉雯、陳偉霆這樣的明星。
▲今年 7 月仲夏,劉詩詩在巴黎看完香奈兒高定秀後就專門打卡了香奈兒康朋街三十一号門店。
▲這也不是劉詩詩第一次到訪位康朋街 31 号,早在幾年前 VOGUE 還爲她拍攝過一組 " 香奈兒女士同款 " 打卡照,在有關香奈兒女士的老照片裏,她就愛這麽慵懶地窩在沙發裏,或閱讀或思考。
幾乎每個來到康朋街三十一号的探訪者都會與幾個标志性元素合影,比如滿牆棕紅色書皮包裹的藏書:
▲ 陳偉霆就有過合影。
比如精美的巴洛克風格台燈,和見證無數跨時代創造的傳奇鏡梯等。
從他們 po 出來的照片裏可以更多地窺見這座寓所的風格,誠實說,與我想象的有一點點差别。
香奈兒女士于 1918 年買下這棟建築,一百多年了,我想當然地覺得應該是那種很有底蘊的古典風,但一幀幀照片浏覽過來,才不是,是古典現代、西方東方、衆美齊備兼而有之的琳琅風。
色調深邃的東方屏風與晶瑩璀璨的水晶吊燈共處一室,豐富而不駁雜;充滿能量感的黃銅獅子,金色的麥穗,彰顯着生命的原動力;而那滿滿一牆藏書,又讓時光瞬間安甯。
總之就是應有盡有,而又十分和諧。
每個人的家裝陳設,其實在闡釋的是個人的靈魂。在康朋街 31 号,我們能看到香奈兒靈魂的許多面,每個細枝末節是她每個側面的延伸。
一個人不但可以是一支隊伍,一個人也可以是一座博物館,香奈兒就是一位像博物館一樣的女士,在她的世界裏,集齊她多個自我。
▲香奈兒女士本人在康朋街三十一号寓所中。
這也是她令人着迷的原因,大象無形,世間對她所有的概括,都可能在她一轉身間被颠覆——把自己套入世俗評價裏,也是一種讨好型人格,而強者不懼打破人設,觀察搜集自己每一側面。
就像她從寓所傳奇鏡梯上緩步而下的那張圖片所展示的,照花前後鏡,花面交相映,她知道,每個角度都很美。
她到底有哪些側面呢?或者說,香奈兒的 " 博物館 " 裏,都有哪些珍藏?我們不妨回看她的一生,其實也是一個色彩不斷變幻的過程,集齊這些色彩,才能拼出一個精彩的香奈兒女士。
有一種對女性的訓誡叫做 " 美而不自知 ",我想可能因爲美是一種力量,女人知道自己的美,會讓有些人感到失控,香奈兒卻用她的經曆告訴世人,生而爲人,你必須知道你有多美。
她很小的時候,她的 " 姨媽們 " 就曾灌輸于她:" 如果有個農民想娶你,你就應該感到很幸福了。" 她們言之确鑿地預測,香奈兒一輩子都不會變有錢。
爲什麽她們對這個女孩有如此大的惡意?大概因爲她看上去太驕傲,她們覺得她需要被敲打。
六歲時香奈兒母親去世,父親牽着她的手,将她送到姨媽家,當她感覺到自己不受歡迎時,饑腸辘辘的她,拒絕了姨媽勉爲其難要給她做的溏心蛋。
香奈兒說,驕傲有如一條阿裏阿德涅之線,能時時引領我找回自己。
▲穿着斜紋軟呢的香奈兒女士
後來她遇到了卡柏男孩,他将她帶到巴黎。一無所有的女孩,在繁華新世界沒有自感卑微,相反,她知道自己被廣爲注視。
許多年後之後香奈兒回憶她和卡柏男孩出現在某個盛宴上的場景:
" 我們成了萬衆矚目的焦點:我羞澀的入場、我笨拙的舉止和一襲簡潔而美妙的白裙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引起了所有人的注意。"
這個來自外省的女孩,給不少人帶來一生最大的震撼。
她身上最吸引人的地方,是那種飛揚自信的氣質。她總有很多新奇有趣的想法,這些想法體現在她的舉止投足間,她并不懼怕與旁人不同,她會特地穿上盛宴上華服盛裝格格不入的白裙子。
香奈兒女士确實成功了,人們總說她抓住了時代風口,但是,時代也不是見誰都招手的。
香奈兒的成功,在于初出茅廬的她明悅又輕靈,一切都可以嘗試,一切都有可能。她熱情洋溢地擁抱生命,相信自己的運氣,并且能夠抓住運氣。
這個狀态中的她,如早春浸潤在度假聖地海灘邊淺淺的杏粉色,或是輕盈靈動絲綢面料上流光溢彩的紅粉色澤,清澈甜美,但并不膚淺。
盡管卡柏男孩對香奈兒女士的事業的支持,可能僅僅隻是想讓她有個事情可以 " 解悶 ",但香奈兒很清楚自己在做什麽。她開始構建自己的事業版圖,要做些和别人不一樣的事。
這對香奈兒不算太難。從做帽子開始,她就發現繁瑣、累贅、故作氣派的裝束已經過時了,女人自我壓抑的時代正在過去。大家不約而同地開始探索内心的感受,張揚自我,成爲本能的需求。
香奈兒迎勢而上,将原本拖地的裙裾剪到腳踝,讓女性不用拎着裙擺,可以走路帶風。
她的色彩比之前更加鮮豔,有時候是明快的洋紅色,就像她在發布會前系在腳腕上的法蘭絨緞帶,有時像她從巴洛克風格汲取靈感創造出的精美珠寶裏,一抹浸透在深邃紅寶石與琥珀色澤中令人過目不忘的寶石紅。
她近乎忘我地工作,甚至讓卡柏男孩感覺到被冷落。但她并不是沉迷掙錢不可自拔,她太享受在工作中自我實現的狀态了,唯有工作,能讓她獲得全方位的自由。
她後來總結自己成功的秘訣,就是:" 我一直在辛苦地工作。我工作了五十年,和所有人一樣努力,甚至比任何人都更努力。"
通過努力獲得的掌控感太好了。這種狀态下的香奈兒,是一種高飽和度的色彩,如花開極盛,韶華正好。人生裏必須有這樣的狀态,拼盡所有氣力,做一次全無保留的綻放。
香奈兒始終相信明媚的紅能帶來幸運與力量,因爲這種色彩會給人莫大的鼓舞和暗示。
但她又不執迷于這種高飽和色調,人生,不是應該張弛有度的嗎?華麗是一種勇氣,簡樸更是。
簡樸,并不意味着寡淡,它也可以是緊張之後的放松,戰鬥後的修整,是将對抗轉爲自洽的彈性,生命逐步深入之後的迂回和反思。
随着香奈兒女士逐漸事業有成,她也開始調解自己的節奏。
并不隻有飽和度超強的色彩才能帶來高光時刻,自信的人,即便溫柔似水,你也能感覺到她的力量。有一種勇氣叫做 " 不強調 ",放低自己的聲音,也許更有可能讓周遭對你側耳聆聽。
當然簡樸并不是赤腳或穿木鞋走路,它仍然是由内心真正的需求生發出來的。
香奈兒重新發現了米色,她設計出米色緞面晚宴裙,這種不張揚的色調,卻更能帶來氛圍感,像是一種沉靜而有力的叙說,像月光灑滿湖面,散發柔軟細膩的光亮,美麗中透出時間成就的智慧。
米色,能夠讓人擁有寵辱不驚的自信。
▲香奈兒女士設計的米色晚禮服,收藏于大都會藝術博物館。
對于金錢,她也有了更豁達的态度。她認爲錢不能代表美,它僅代表舒适,若是人對錢産生由衷的熱愛,那便非常恐怖。
她喜歡買東西,喜歡各種小店,縫紉用品店,舊貨店等等。但同時她對物欲是有戒心的,她說,讓人恐懼的是,買下之後,你便會擁有。
木心說,歲月不饒人,但我也沒饒過歲月。香奈兒的人生是這句話最好的诠釋。她接受時間對她的改變,但不意味着逆來順受,從衆地接受衰老。
相反,她會反過來雕刻時光,讓不同的年齡變成不同的狀态,可以飛揚也可以隽永,可以明亮,也可以深邃,但激情不死,隻是換了表達方式。
李清照寫自己的晚年,是 " 不如向簾兒底下,聽人笑語 ",但對于香奈兒女士來說,每一個年齡都有意思,也同樣可以擁有不尋常的創造力。
她從少女時代就喜歡閱讀,即便後來事業繁忙,她也沒放棄這一愛好。
随着年齡增長,她的藏書也越來越多,閑暇時,她像獅子一般窩在康朋街三十一号寓所的沙發上,進入閱讀狀态。
周遭靜谧,她珍藏的東方烏木屏風是濃郁的棕紅色,高大的木質書櫃裏整齊碼列着皮革裝幀的藏書,随着時間的推移逐漸呈現出略帶棕褐色調的濃郁玫瑰木色。
這種色調更加沉着,但激情猶在,就像她所言的 " 奧弗涅唯一不熄滅的火山 ",蘊藏着潛在的爆發力。
就是在這個時期,香奈兒女士爲追求自由與獨立的女性設計出永不過時的 2.55 手袋,它解放了女性雙手,黑色皮革和精緻的鏈條,精緻典雅,内裏卻有一抹深邃濃郁的酒紅,那是她的永恒不變的激情表達。
香奈兒的迷人,在于她的多面,她真的悅納自己,忠實于内心,探索保存每一個自我。正是她以自己爲本,才有那麽多有趣的發明。
" 我知道怎樣表達我的時代。我爲我自己發明了運動裝;不是因爲其他的女人們要做運動,而是因爲我自己要做運動。
我不出門應酬是因爲我需要設計時裝,而我設計時裝隻是因爲我要出門,隻是因爲我是第一個享受到這個世紀的生活的女人。"
她因此吸引了無數與她同頻共振的靈魂前來相認。
她和她的粉絲,真正的關系是陪伴,她們通過她的作品對話,找尋真正的自己。從飛揚到沉澱,她們越來越沉郁深邃,同時也越來越通達剔透。
但這并不意味着今是而昨非。相反,時間在她們身上,是一種并列關系,香奈兒女士說過一句特别鼓舞人心的話:" 我的年齡取決于當天的狀況,以及我和誰待在一起。"
感覺就是,她随時可以賦予自己各種色彩,她的每一種色彩,都不會被丢棄在歲月裏。
随時賦予自己喜歡的色彩吧,在自己的時間裏肆意穿梭,說到底,創造的根本就是發現自己,對自己有誠意,才能延伸出對世界的誠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