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年養老金繼續上漲 3.5%,但是,對養老金水平低的人群意義不大。養老金高的永遠高,低的永遠低,貧富差距越來越大。
有些退休人員呼籲:給四類退休老工人(附後)" 一步到位 "!滿 60 歲發 6000 元、滿 70 歲發 7000 元。可行嗎?請看以下分析:
【1】社保專家的反對意見。
一是按照年齡統一标準,違反 " 多繳多得、長繳多得 " 的市場經濟原理。二是社保繳費的空間是社平工資的 60%-300%,按照年齡統一标準,打擊高收入群體的社保繳費積極性。三是全國有企業退休人員 1.3 億人,平均養老金 3000 元,一步漲到位,養老基金的總盤子兜不住。
【二】退休人員的意見。
(1)符合人類的基本規律。退休之後,對社會的貢獻歸零,身體構造一樣,按照年齡分配養老金,讓每一位退休老人都能過上平等的、體面的生活。
(2)符合共同富裕的理念。按照年齡統一養老金的基數,這并不是搞平均主義,高收入群體的養老金也會繼續上漲,他們還有豐厚的房産、存款等财富。
(3)符合民生的需求。全國養老金平均水平是 3000 元,但大多數退休人員的養老金都低于 3000 元,當年那一批做出過曆史貢獻的下崗工人的養老金普遍隻有一兩千元,多漲養老金能給他們最基本的尊嚴。
(4)符合曆史貢獻的規律。下崗、失業、買斷、内退的國企老工人,他們曾經做出的曆史貢獻最大,付出的艱辛最多,個人 " 犧牲 " 也最多。現在的經濟發展好了,反而把他們給遺忘了。
【三】尊重曆史和對比現實。
(1)養老體系不能走市場化的道路。養老是最大的民生,也是最大的保障,更是最大的福利,絕不能用 " 市場化 " 來搪塞他們。吸取教育市場化和醫療市場化的教訓,不能讓養老體系市場化,所以,福利的歸福利,市場的歸市場。
(2)一定要尊重退休老工人的曆史貢獻。中國經濟的基礎是上一輩退休工人打下來的。因為中國工人的工資太低了,所以,發達國家才把制造業轉移到中國,今天的經濟發展得益于上一輩老人釋放的人口紅利。
(3)社保專家強調養老基金沒有錢的說法是行不通的。M 國人口隻有 3.33 億,養老金餘額是 GDP 的 150%,而中國有 14 億人,養老資産隻有 GDP 的 10%,相當于 M 國的 4%。養老基金沒錢的問題在哪裡?
(4)全民所有制的央企和國企紅利應該歸屬全民。現在中國的經濟 75% 仍是央企和國企,産生的利稅應該歸全民所有,而不應該歸他們的圈子所有。央企和國企的紅利,應該劃撥一部分進養老基金!
PS:這四類退休老工人值得善待!
第一類是當年參加國企建設、低工資、低福利的老工人。
第二類是當年響應号召下崗分流、晚年辛酸的國企老工人。
第三類是當年支持改革,犧牲個人利益,買斷工齡、自謀職業的老工人。
第四類是當年提前内退、養老金太低、生活艱辛的老工人。
這四類退休工人為中國經濟做出了巨大的曆史貢獻,做出了個人犧牲、出讓了個人利益,造成了中國的人口紅利。他們值得被善待!
PS:您贊同嗎?多多轉發給大家,呼籲政策送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