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丨唐婧
編 輯丨曾芳
圖 源丨圖蟲
7 月 7 日,國家外彙管理局發布統計數據顯示,截至 2023 年 6 月末,我國外彙儲備規模爲 31930 億美元,較 5 月末上升 165 億美元,升幅爲 0.52%。
國家外彙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2023 年 6 月,受主要經濟體貨币政策及預期、全球宏觀經濟數據等因素影響,美元指數下跌,全球金融資産價格漲跌互現。彙率折算和資産價格變化等因素綜合作用,當月外彙儲備規模上升。我國經濟回升向好态勢明顯,高質量發展穩步推進,有利于外彙儲備規模繼續保持基本穩定。
同日,中國人民銀行公布數據顯示,中國 6 月末黃金儲備報 6,795 萬盎司(2113.48 噸),環比增加 68 萬盎司(21.15 噸),爲連續第八個月增持黃金,累計增持規模達 531 萬盎司(165.16 噸)。
值得注意的是,盡管中國 6 月末黃金儲備規模較 5 月末的 6727 萬盎司有所上升,但黃金儲備餘額卻從 5 月末的 1321.52 億美元回落至 1299.34 億美元,主要原因是 6 月黃金價格有所回落。Wind 數據顯示,6 月國際金價從 1962.80 美元 / 盎司回落至 1919.36 美元盎司,下跌幅度爲 2.18%。
另外,在金價回落等多重因素的影響下,到 6 月底,我國黃金儲備餘額在我國國際儲備餘額中的占比從 5 月末的 3.92% 回落至 3.84%,仍遠低于全球平均 14% 左右的水平。這意味着我國國際儲備資産多元化、分散化配置還有較大空間。
黃金儲備八連升背後
彙率和資産價格變化因素仍是 6 月外彙儲備恢複正增長的主要原因。事實上,一直以來金融市場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隻要當月美元指數出現明顯回落,多個國家的外彙儲備規模都會因非美資産折算成美元後的金額增加,出現環比回升的狀況。
民生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溫彬指出,貨币方面,6 月美元指數下跌 1.4% 至 102.9,非美元貨币總體升值。資産方面,以美元标價的已對沖全球債券指數下跌 0.1%;标普 500 股票指數上漲 6.5%。彙率折算和資産價格變化等因素綜合作用,外彙儲備規模上升。
相比之下,市場可能更加關注我國黃金儲備的 " 八連升 "。截至 6 月末,黃金儲備錄得 6795 萬盎司,較前值上行 68 萬盎司,爲連續第八個月增加,且月度增幅創近四個月新高。植信投資研究院高級研究員常冉告訴記者,央行持續增持黃金可能出于三大考慮。
一是從市場化角度優化儲備資産結構的需要。黃金兼具金融和商品的多重屬性,有助于優化一國儲備資産的收益性和穩定性。
二是當前歐美市場金融條件收緊,面對經濟下行壓力增大和銀行業危機演變的風險,黃金能起到較好的投資和避險作用。
三是爲人民币國際化推進起到基礎性支持作用。我國外彙儲備的黃金儲備占比約爲 4% 依然偏低。充裕的黃金儲備則是一國的信用保障。
英大證券公司首席宏觀經濟學家鄭後成認爲,國際金價在中長期将會呈現 " 波浪式前進,螺旋式上升 " 的特征,而美元指數在中期卻是大概率下行,兩相對比之下,黃金的保值增值屬性會強于美元,預計中長期我國央行還将繼續增持黃金儲備。
當然,央行的考量遠不止中長期的保值增值。世界黃金協會中國區首席執行官王立新此前告訴記者,全球央行增購黃金,絕不是基于金價短期上漲獲利,而是從更長遠的視角配置黃金。各國央行的儲備資産,第一個要求是安全性,第二個要求是很好的流動性,第三個才考慮到回報。央行持續增持黃金的一大目的是分散自身儲備資産的構成,減少對某一主權貨币的過度依賴,另一方面則是看中黃金在全球金融資産價格波動加大趨勢下的避險功能,有助于降低儲備資産的波動幅度。
事實上,提升黃金儲備資産的占比已經成爲全球一大趨勢。據 IMF 相關數據,截至 2022 年末,全球黃金儲備資産占國際儲備資産比重爲 13.8%,較 2008 年末整體上升 3.7 個百分點。
人民币彙率何時迎來拐點?
建設銀行金融市場部研究員梁煊表示,自人民銀行退出常态化外彙幹預、把彙率更多地交給市場決定以來,我國外彙儲備規模基本沒有出現較大幅度的波動,這表明人民币彙率穩定具有堅實基礎,雙向波動将成爲常态。
在他看來,經曆了一段時間貶值壓力的釋放,人民币進一步快速走貶的可能性不大。當前美元指數的下行趨勢幾乎已經确認,外部壓力難以再對人民币币值形成大幅拖累。記者采訪的多位專家也都認爲,人民币彙率有望在今年四季度進入企穩回升階段。
鄭後成告訴記者,人民币彙率在 3 季度大概率繼續承壓,4 季度大概率有所好轉。這一判斷的依據有以下四點:
一是下半年美國銷售總額同比與美國庫存總額同比大概率雙雙處于負值區間。從曆史經驗看,美國銷售總額同比與美國庫存總額同比雙雙處于負值區間意味着美國對我國消費品與資本品的需求将下降,這将在 3 季度持續施壓我國出口增速,進而對人民币彙率形成一定壓力;
二是随着時間的推移,美國進入主動去庫存階段,而我國進入被動去庫存階段,我國宏觀經濟基本面強于美國,人民币彙率中期具備升值的基礎;
三是拉長時間周期看,人民币彙率走勢具有較強的周期性,目前人民币彙率總體處于第三輪周期的底部區間,中期升值是大概率事件;
四是在 " 美國銷售總額同比 + 美國庫存總額同比 " 這一複合指标處于負值區間的情況下,美聯儲降息概率逐步加大,這将有利于縮小中美兩國利率的倒挂程度,對人民币彙率形成利多。
常冉認爲,短期來看,美聯儲可能還有兩次加息,中美貨币政策分化導緻中美利差倒挂加劇,美元指數可能高位震蕩,人民币彙率則存在一定外部壓力。中長期看,人民币彙率出現持續性、趨勢性貶值的可能性不大,原因在于我國國際收支整體仍然呈現順差、經濟基本面仍有支撐,且中美貨币政策目标逆向而行的程度也可能會縮小。另外,合理有效的外彙管理工具也可能會适時引入。
值得一提的是,近日,以國有大行爲代表的多家銀行對美元存款産品利率進行調降,此輪調整後,國有大行一年期美元存款由 4% 以上降至最高 2.8%。
中國銀行研究院高級研究員王有鑫告訴記者,金融機構下調境内美元存款利率主要有兩方面考慮,一是與境内美元供求失衡相關。随着美元利率走高,投資者和市場參與者開始增持美元資産,境内美元供給增加,金融機構美元存款增多。與此同時,由于美元融資成本提高,美元指數維持在高位,市場對美元融資需求有所下降。下調美元利率是金融機構基于國内外彙市場供需變化做出的正常經營策略調整。
二是下調境内美元利率也可以緩解境内人民币和美元資産之間的利差,降低美元資産吸引力,改善外彙市場供求形勢,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宏觀審慎政策工具的效果。
王有鑫預計,7 月美聯儲議息會議後人民币彙率将逐漸企穩,并在四季度進入穩定回升階段。屆時美聯儲加息周期基本将進入尾聲,貨币政策分化對人民币彙率的影響将大幅減弱。進入四季度後,歐美經濟的疲弱态勢和衰退壓力将更加凸顯,中國經濟複蘇态勢将進一步好轉,市場信心将逐漸恢複,将推動彙率企穩回升。
SFC
本期編輯 劉雪瑩 實習生 趙鳳鈴
21 君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