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年,隻要說其合資車相信大多數人都會有一種扼腕歎息的感覺,曾經合資車是市場的香饽饽,基本上大家說買車買的大多都是合資車,然而就在最近幾年,伴随着新能源汽車特别是自主品牌汽車的全面崛起,合資車無疑是遭遇了滑鐵盧,各家合資車品牌都面臨着快速的銷量下滑,各種自救方法似乎都難以發揮作用,在這樣的情況下," 一口價 " 似乎一下子成爲了最近的潮流,合資車開卷一口價我們到底該怎麽看?一口價真的能幫合資車逆襲嗎?

一、合資車全面開卷 " 一口價 "?
據北 · 京 · 日 · 報的報道,吉利将 A 級轎車門檻下探至四萬元級、别克 B 級轎車起售價降至 10.69 萬元、豪華品牌凱迪拉克全新 CT5 上市 21.59 萬元起 …… 近期,不少傳統車企對燃油車實行 " 一口價 " 策略,希望重奪市場主動權。
何先生最近打算換購一輛傳統燃油車。對比了大衆、豐田、别克等品牌,何先生發現了一個變化:多年前自己買車要到同品牌的不同 4S 店對比價格,如今不少品牌推出了限時 " 一口價 ",實現全國經銷商裸車售價一緻,不僅省去了比價的麻煩,而且價格降幅不小。" 這個變化挺好的,價格透明了,消費者也省心,不用擔心自己買貴了。" 何先生說。
以往,燃油車在廠家指導價基礎上,往往會由經銷商制定力度不同的促銷策略,不同渠道的售價存在一定差異。去年,别克在傳統車企中率先推出 " 一口價 " 模式,借鑒新能源車企定價模式,将經銷商打折促銷變爲車企 " 官方直降 "。記者注意到,目前這種模式正成爲傳統車企的價格戰新手段,一汽大衆、廣汽豐田、東風日産、北京現代、吉利等車企均有車型加入 " 一口價 " 促銷。

" 一口價 " 不僅實現了價格透明,更重要的是通過大幅降價吸引消費者。2 月 28 日,上汽通用别克針對旗下 B 級轎車君威再次推出 " 一口價 ",起售價僅爲 10.69 萬元,較原指導價格降幅達 30% 以上。上汽通用宣布,從今年起,别克所有新推出的車型都将采用新能源定價模式,全面實行 " 一口價 ",促進經銷商由低效的價格博弈轉向服務質量競争。
無獨有偶,據易車網的報道,林肯汽車官宣,即日起至 2025 年 3 月 31 日,冒險家以及林肯 Z 推出限時一口價 18.88 萬元起。林肯表示,該金額是用目前相對主流的金融産品(5 年期)計算得出。在活動期間,通過金融機構貸款購買林肯 Z,可以 18.88 萬元起的金額購買。
而據華夏時報的報道,從 2024 年下半年開始,上汽通用就已通過旗下多款車型進行了 " 一口價 " 的嘗試,成效顯著。其中,别克昂科威 plus 在推行 " 一口價 " 後,60 天内交付量突破 2 萬輛,2024 年 12 月單月銷量達 13540 輛,同比增幅高達 198.2%。當月,上汽通用終端銷量達 73058 輛,環比增長 9.4%,創 2024 年月銷量新高,并實現環比六連漲。最新數據顯示,2025 年前兩個月,上汽通用的銷量約爲 6.5 萬輛,同比增長 31.67%。

二、一口價真能幫合資車逆襲嗎?
近來," 一口價 " 銷售策略作爲衆多轉型求生手段之一,逐漸在市場中嶄露頭角。然而,這一策略是否真的能幫助合資車逆襲,我們到底該怎麽看這件事呢?
首先,合資車當前的問題是一口價出現的基礎。在汽車行業的發展曆程中,合資車曾經占據着舉足輕重的地位,前些年堪稱市場的香饽饽。憑借着國外車企先進的技術、成熟的管理經驗以及品牌影響力,合資車在中國市場收獲了大量消費者的青睐。無論是德系車的嚴謹工藝、美系車的大空間與動力,還是日系車的燃油經濟性與可靠性,都在不同維度滿足了消費者對于汽車品質和性能的追求。它們在市場份額上長期處于優勢地位,衆多消費者在購車時,合資品牌往往是首選。
然而,時過境遷,最近幾年合資車的業務呈現出持續下滑的态勢。市場份額不斷被壓縮,曾經的輝煌逐漸褪色。一方面,随着國内汽車工業的不斷發展,國産汽車品牌在技術研發、制造工藝和産品質量上有了質的飛躍。許多國産汽車品牌推出的車型在性價比方面遠遠超過了合資車,例如一些國産 SUV 車型,在配置豐富程度、車内空間和外觀設計等方面都表現出色,而價格卻比同級别合資車低很多。另一方面,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崛起也對合資車造成了沖擊。新能源汽車代表着汽車行業未來的發展方向,而許多合資車企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布局相對滞後,未能及時跟上市場的變革步伐。
在這種情況下,合資車企必須學會改變。" 一口價 " 策略無疑是各種轉型求生手段中的一次選擇。車企希望通過這種方式來吸引消費者,提升市場競争力。" 一口價 " 簡單來說,就是汽車銷售價格固定,消費者無需再進行繁瑣的讨價還價,以一個明确的價格就能購買到想要的産品。

其次,傳統汽車銷售中的困局也讓一口價成爲了破局的關鍵。回顧前些年汽車市場的銷售模式,我們會發現汽車生産與經銷之間存在着明顯的 " 兩張皮 " 現象。車廠主要專注于汽車的生産制造環節,将産品交付給經銷商進行銷售。而經銷商體系往往較爲複雜,存在多層級的架構。在這種模式下,價格的嚴重不透明成爲了汽車銷售過程中的一大頑疾。消費者在購車時,很難獲取到準确且統一的價格信息。很多人爲了能夠拿到更低的價格,不得不四處找人拉關系,通過各種渠道打聽所謂的 " 内部價 "。這種現象不僅增加了消費者的購車成本和精力投入,也讓整個汽車銷售市場顯得混亂無序。不同消費者因各種因素購買同款車型的價格差異較大,這對于市場的公平性和健康發展極爲不利。同時,多層級經銷商爲了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在銷售過程中可能會采取一些不規範的手段,如強制搭售、虛報價格等,進一步損害了消費者的權益,也影響了品牌形象。
" 一口價 " 策略的初衷就是爲了解決這些問題。通過制定統一的價格,讓價格更加透明化,消除消費者在購車時對價格不确定性的擔憂。同時,這也有助于規範汽車銷售市場,減少經銷商的不合理定價行爲,從而提升消費者對合資車品牌的好感度。

第三,一口價對于合資車企有什麽好處呢?當前,新能源汽車市場發展得如火如荼。衆多新能源車企不斷推出具有創新性的産品,在電池技術、智能駕駛輔助系統以及車聯網等方面取得了顯著突破,吸引了大量消費者的關注和購買。相比之下,合資車即便通過輪番降價,在面對新能源汽車的競争時,也難以展現出足夠的優勢。在這種嚴峻的市場形勢下," 一口價 " 策略的推出可謂是合資車企的背水一戰。
從積極的方面來看," 一口價 " 策略具有多方面的優勢。一方面,它能夠讓價格變得更加透明。通過明确統一的定價,消費者無需再爲了捉摸不定的價格而費盡心思,真正讓之前被人诟病的經銷商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解決。消費者在購車時能夠清晰地知曉車輛的價格,不再擔心因信息不對稱而被宰,從而打消了購車過程中的顧慮。另一方面," 一口價 " 是一種非常有效的價格戰宣傳手段。在市場競争激烈的當下,消費者對于價格往往較爲敏感。合資車企通過推出 " 一口價 " 策略,能夠讓消費者直觀地感受到企業的誠意,展示出其在價格方面的競争力。這種清晰、直接的價格策略有助于吸引消費者的關注,激發他們的購買欲望,從而促進成交,在一定程度上提升銷量。

第四,一口價真能徹底幫助合資車企解決問題嗎?然而,我們也應該清醒地認識到,當前的 " 一口價 " 策略其實隻是在原有的市場模式和經營基礎上進行的調整,并沒有從根本上打破合資車目前面臨的困境。合資車長期以來嚴重依賴外國車企的技術,缺乏自主研發的核心技術和産品創新能力。在技術快速叠代的今天,這種技術依賴症成爲了制約合資車發展的關鍵因素。單純依靠 " 一口價 " 這種價格策略,雖然能夠在短期内吸引部分消費者,提升銷量,但無法從根本上改變合資車在技術和産品方面的劣勢。
因此,合資車推行 " 一口價 " 策略是在當前市場壓力下的一種積極嘗試,它在提升價格透明度、解決經銷商問題和作爲價格戰宣傳手段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然而," 一口價 " 策略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合資車面臨的問題。合資車要想真正實現逆襲,必須要正視自身嚴重依賴外國車企技術的問題,加大技術研發投入,形成自己的技術和産品優勢。
在當前汽車市場競争日益激烈,尤其是新能源汽車蓬勃發展的大背景下,合資車企業如果不能從根本上解決技術問題,僅僅依靠營銷策略的調整,其未來的發展前景仍然充滿挑戰。隻有将技術創新與營銷策略相結合,合資車才有可能重新奪回市場份額,實現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