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聯社 9 月 23 日訊(編輯 唐葉天)近年,代表我國最高科研技術的各領域成果展示,曾數度以古典式的命名引人贊歎。如中國量子計算機 " 九章 "、航天領域的探月計劃 " 嫦娥 "、太陽監測衛星計劃 " 誇父 "、中國自主研發的衛星導航系統 " 北鬥 ",都是高科技與中華文化結合的典範。寓意古老傳說依托科技進步一一實現。
這一科技産物命名的風潮也爲商業領域所沿用。2023 年以來,科技新突破的浪潮席卷世界,軟硬件創新湧現,中國科技企業命名之中同樣多見古典文化,如命名 " 八卦爐 "、" 天工 "、" 混元 " 的 AI 大模型,或是命名爲 " 楊戬 " 的車載激光雷達芯片。
事實上,在中式命名方面遙遙領先的科技企業,還有市場近期關注的焦點——華爲。
華爲遨遊山海經
8 月 29 日,華爲開售新手機 Mate 60 pro 系列,點燃金秋科技硬件行情。
Mate 60 pro 搭載的操作系統,是已叠代至 4.0 代的鴻蒙 HarmonyOS。
早在華爲鴻蒙系統最初發布時,有社交平台博主發表感歎:" 已有鴻蒙,即将盤古開天地。"
圖源:社交平台網絡截圖
随後有網友紛紛留言:" 鴻蒙未判,混沌初開。好名字!"
鴻蒙操作系統的命名來自古代神話裏宇宙時空等一切概念的起源,自發布鴻蒙系統後,華爲布局萬物互聯的戰略均圍繞其展開。除鴻蒙之外,華爲還注冊過各種與中國傳統文化中神話傳說、曆史名人、良好寓意相關的商标名稱,分别用于軟件、硬件各領域的産品命名。以下爲市場較爲耳熟能詳的産品命名:
編程語言命名倉颉,是古代傳說中造字者;以五嶽中的泰山命名服務器平台,寓意穩定。
觀察華爲的硬件産品命名規則,服務器芯片鲲鵬、5G 芯片巴龍、移動終端芯片麒麟、智慧顯示芯片鴻鹄以及未列出的乘黃、青鳥、當康、靈豸、饕餮、畢文等均出自于《山海經》描述的上古異獸。
有網友感慨:華爲幾乎把整本山海經注冊了。
事實上,華爲《山海經》系列商标注冊的旅程開始得更早。前身爲華爲集成電路設計中心的海思商标取 "Huawei-Silicon" 中的音節,注冊于 2004 年。此後華爲在近 20 年的時間裏還注冊了包括海思麒麟、海思淩霄、海思靈犀、海思巴龍、海矽、海帆、海藍獸等在内的數個 " 海 " 系商标。
" 山 " 系商标華爲亦有涉獵,昆侖、雲山、衡山、泰山、喬戈裏峰、珠穆朗瑪等國内知名高峰均在華爲注冊的商标名單之中,其中中國神話中最重要的神山昆侖用于超瓷晶玻璃面闆的命名,取其堅韌之意。
新科技與古神話:從河圖元宇宙到盤古大模型
科技技術不斷發展,華爲注冊中國文化體系商标的步伐,邁向了新生事物。
華爲元宇宙:河圖 Cyberverse
在互聯網技術突破探尋之路上,随着 AR/VR 空間計算、人工智能、5G 通信技術等底座的不斷完善,萬物數字互聯的元宇宙概念成爲嘗試的方向之一。華爲将自己的元宇宙類引擎命名爲 " 河圖 "(Cyberverse)。底層技術平台于 2019 年 8 月推出,核心能力包括全場景空間計算能力、AR 步行導航、場景編輯、渲染等。
元宇宙概念是新型科技産物,但河圖、洛書的概念來自上古中華文明所遺留,兩幅圖案蘊含宇宙星象奧秘。河圖包羅萬象,恰好與華爲官網河圖 Cyberverse 的描述 " 與現實無縫融合的數字新世界 " 寓意相似。
2019 年 9 月除了注冊 " 河圖 " 商标之外,華爲還遞交了 " 洛書 "、" 華爲洛書 "、" 洛神書 "、" 洛水賦 "、" 洛神賦 "、" 山河社稷圖 "、" 山河圖 " 等共 70 餘件商标。
華爲人工智能基座:盤古大模型
2023 年,由 ChatGPT 點燃的人工智能熱浪席卷海内外市場。華爲也是人工智能大模型領域較早的入局者之一,于 2021 年 4 月發布了盤古大模型。
盤古,是中國傳說中開天辟地創造人類世界的始祖,身軀各部分化爲世間萬物。華爲以之命名的盤古大模型也構建爲垂直行業大模型,建立在最底層的 L0 基座大模型之上,結合 L1 行業、L2 場景再作相應配置,最終目标爲重塑千行百業。與神話中盤古回歸自然的結局不謀而合。
目前人工智能行業技術競賽仍在如火如荼進行。對于華爲," 盤古 " 仍在與 GPT、LaMDA、混元、通義等大模型進行市場競争。
下周,華爲将于 9 月 25 日舉行秋季全場景新品發布會,除了提前公開的 Mate 移動終端系列,或許又将帶來全新産品和背後的命名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