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ICphoto
美股周四盤後,包括京東、阿裏巴巴、拼多多和美團等多家主要中概股股價均有下跌,其中京東下跌幅度最大,收跌 8.27% 報 27.83 美元。10 月 13 日至午後,京東港股繼續保持跌勢,盤中跌超 11%,一度下探至報 102.5 港元,創今年以來新低,最新總市值 3248.56 億港元。
10 月 13 日下午,@京東發言人 發文稱,我們關注到有謠言稱 " 劉姓商人涉嫌違法被抓 ",該謠言被别有用心的人刻意發布在京東相關新聞動态下,以混淆視聽、操縱輿論。我們對此惡劣行徑表示強烈憤慨,并已向公安機關報案。随後,京東股價小幅回升至 104.7 港元,仍跌超 11%。
此輪股價重挫最直接原因來自于多家大行對京東評級的下調,及對其三季度業務信心不足。10 月 13 日,麥格理将京東集團港股評級下調至中性,目标價 124 港元。摩根士丹利将京東集團 ADR 評級下調至平配,目标價 33 美元。
野村發表報告,預期京東第三季度收入按年增長 1% 至 2460 億元人民币,并估計京東零售收入按年持平于 2120 億元人民币,較市場預期的 2200 億元人民币低 4%。
多家分析評級機構對預期的調整,反映出在目前新舊電商競争的大環境下,京東還未獲得太多的肯定和支持。事實上自今年年内開始,京東就确定了低價競争策略,力圖重新确定消費者對其 " 多快好省 " 的用戶心智,但拼多多今年第二季度營收 66.3% 的增長預示着京東低價戰略并未對市場競争對手造成太多的幹擾。此外電商零售增速整體放緩的當下,也導緻了京東的預期增速不足。
京東的 " 低價 " 競争還在艱難推進之中。2023 年第二季度,拼多多實現了營收 66.3% 的增長,阿裏巴巴旗下淘天集團 2024 财年第一季度(2023 年第二季度)收入同比增長 12%,對比來看,京東整體的營收增速則爲 7.6%,其中京東零售收入爲 2532.8 億元,同比增長 4.8%。
京東零售的低價策略則被認爲是船大難掉頭,過去數年京東以自營商品和快速物流等服務建構起了品質購物的用戶心智,而要重拾低價策略就不得不引入更多的第三方中小商家,同時降低一部分物流服務和成本。爲了低價,今年 8 月份京東還将 99 元的包郵門檻降低到了 59 元,但另一個層面也降低了部分用戶體驗,最近已有用戶反映原先早上抵達的京東包裹,需要在下午才能拿到了。
事實上京東也在利用自身整體去進行低價競争,藍鲸财經此前報道過,京東零售當下也在深耕優質産業帶,試圖深度介入上遊供應鏈。9 月份,京東就同山東威海達成合作,成爲了威海海參産業的獨家電商戰略合作夥伴,利用自身物流體系優勢和京東超市平台,将海參價格打到了最低。而京東還需要更多的産品品類去不斷豐富自身的低價供給。
此外,京東零售未見明顯起色也被認爲是與經濟環境周期有關,3C 品類受宏觀環境影響較大。在消費爬坡複蘇的當下,京東零售作爲内地最大家庭電器零售商,也處在一個緩慢複蘇的周期中。
今年以來京東股價都處于一個下行态勢之中,也足見當下中國電商行業正處在一個激烈競争态勢之中,京東也受到了來自競争對手們更多的挑戰。
在 DAU(日活躍用戶)這項電商平台重要數據上,今年 8 月份,高盛研報發布了一份 2023 年主要電商平台日活躍用戶增長變化情況,數據顯示,京東的 DAU 落後于淘寶和拼多多之後,且呈現出一個較大的差距,如淘寶在 4 億 DAU 左右徘徊,而京東則在 1 — 2 億區間徘徊。
DAU 代表着平台的用戶活躍度,京東處于第二陣營的背後,淘寶背後的淘天集團在今年實踐 DAU 是比 GMV 更重要的數據的策略,也通過一系列繁榮平台内容的辦法重新拿到了第一,拼多多則在 " 砍一刀 " 用戶急劇減少後,更多有購買力的用戶湧入後,仍維持着 GMV 以及平台營收的高速增長。
而京東在提升平台 DAU 層面似乎沒有做過太多重要動作,DAU 數據即代表着平台内流量枯榮狀态,電商生意在一個側面上也是對流量的競争。而在這個領域内,抖音和快手電商,甚至正在起步的小紅書電商,都因爲聚集流量而促使電商業務往前走,而傳統電商們往前的市場份額眼看着被慢慢侵蝕。
自去年年底,劉強東回歸以來京東就處在大變革之中,低價競争也成爲了最重要的公司戰略,隻是從下行的股價來看,京東還需要走一段艱難的道路。即将來臨的 2023 年雙 11 ,也是對京東的一個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