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 @視覺中國
文|BT 财經
掉隊七年後,中興面臨的市場環境已經物是人非。
近日,百度推出文心一言,正式對标 ChatGPT,掀起了一場讨論高潮。随後中興通訊傳出消息稱,其服務器将支持文心一言,爲 AI 産品應用提供強勁的算力支撐。消息一出,中興通訊在 3 月 17 日迎來了約 10% 的上漲。
此前不久,ChatGPT 曾因算力不足遭遇服務器宕機,算力資源由此進入大衆視線,中興通訊作爲通訊基礎設備制造龍頭,也引發了關注。多家機構發布研報認爲,中興通訊有望在這波 ChatGPT 掀起的 AI 浪潮中受益,還有機構将中興通訊稱作 " 被低估的 5G 算力龍頭 "。
就在一年前,中興通訊迎來了曆史性時刻——終于擺脫了美方長達七年的制裁,48 萬股東共享狂歡時刻,A 股當天瞬間漲停,港股下午開盤最高漲幅超過 53%。遺憾的是,讓股民沸騰的時刻并沒有持續多久。拉長時間線來看,中興通訊的股價始終沒能回到或者超越 2020 年 56 元的曆史高位,而是反複震蕩,直到 2022 年 11 月後才開始出現了較爲穩定的攀升。
被制裁耽誤黃金的七年發展時間後,中興通訊能否憑借 ChatGPT 和文心一言這場 AI 風暴重回巅峰呢?3 月 11 日披露的 2022 年财報或許能給出一些回答。
營收增速放緩,長期償債壓力大
1997 年,中興通訊登陸深交所 A 股上市;1998 年,中興通訊赴美開拓海外市場,一時間成爲拿到最多海外通信工程項目的中國通信企業。2015 年,中興通訊營收首次突破 1000 億元,到 2017 年這三年内都保持着正向增長。
然而好景不長,2018 年,美國商務部正式對中興通訊發起制裁,7 年内美國公司不得與中興開展包括軟件、技術、芯片等零部件銷售在内的任何業務。這則禁令帶來的負面影響在财報中得以充分展現。2017 年,中興通訊國際市場營收達到 468.6 億元,占比爲 43.06%;2018 年,營收縮減 33.7% 至 310.7 億元,占比也降至 36.3%,淨利潤也由盈轉虧,歸屬淨利潤 -69.84 億元,同比下降 252.88%,扣非淨利潤 -33.96 億元,同比降幅達 475.86%。
好在中興通訊表現較爲堅韌,2020 年營收重回千億之上,2022 年擺脫制裁後,營收創下曆史最好成績,達到 1229.54 億元,同比增長 7.36%;也重新恢複了盈利,2022 年歸屬母公司淨利潤 80.80 億元,同比增長 18.60%;扣非歸母淨利潤 61.67 億元,同比增長 86.54%,也創下曆史新高。
外界普遍認爲,對于中興通訊這樣一家被耽誤了七年的公司而言,這已經是相當亮眼的成績,更有人表示中興複興指日可待。事實真的如此嗎?目前來看,中興通訊還面臨着不少問題。
雖然中興通訊2022 年營收利潤都創下了新高,但增速開始明顯放緩。2022 年第三季度的營收同比增長 6.46%,較 2022 年第二季度的同比增速 18.86% 環比下降了 12.4 個百分點,2022 年第四季度的營收增長進一步降至 -0.98%,爲負增長。
2022 年,淨利潤雖然同比增速在增長,但單季度的環比則一直在不斷下降中。2022 年第二季度歸屬淨利潤 23.49 億元,環比增長 5.98%,第三季度歸屬淨利潤爲 22.54 億元,環比降至 -4.04%,第四季度進一步縮減,僅有 12.6 億元,降幅達到 44.09%。
從經營活動來看,雖然沒有資金缺口,但現金流量淨額出現大幅度縮水。2022 年,中興通訊經營活動産生的現金流量淨額爲 75.78 億元,同比 2021 年的 157.2 億元減少了 51.79%。根據财報,2022 年中興通訊經營活動現金流入同比增長爲 15.6%,高于營收同比增速 7.36%,但在歸母淨利潤同比增長 18.6% 的情況下,經營活動現金流量淨額卻出現了如此大幅度的下滑。那麽,現金流出主要流向哪裏?
财報顯示,2022 年中興通訊的研發費用高達 216 億元,同比 2021 年增加了 28 億元,同比增幅達 14.89%,已成爲除營業成本之外最大的成本來源。此外,截至 2022 年,中興通訊存貨餘額達 452.3 億元,同比 2021 年底增加了 89.1 億元,漲幅達 24.53%,且存貨中 56.6% 爲原材料及委托加工材料,積壓過多,也影響了現金回流。
值得一提的是,中興通訊吸收投資收到的現金在 2022 年大幅減少,僅爲 1.712 億元,2021 年爲 5.38 億元,2020 年則高達 141.7 億元。一方面,反映出投資機構對于中興通訊的态度更趨于謹慎,并沒有外界看來那麽的樂觀;另一方面,也導緻中興通訊不得不依靠借款來籌措資金輸血,2022 年取得借款收到的現金高達 1489 億元,比 2021 年的 668.6 億元增長了 122.7%。與此同時,償還債務所支付的現金也呈高企狀态,2022 年爲 1435 億元,比 2021 年的 615.5 億元增長了 133.1%。也就是說,中興通訊基本上處在一個以債抵債的狀态,整個資金鏈條風險較高,長期償債壓力較大。
三大業務營收,都比不過華爲
中興通訊業務主要分爲運營商網絡、政企業務和消費者業務這三大塊。其中,運營商網絡爲支柱業務,貢獻營收占比高達 65%,其次是消費者業務,營收占比約爲 23%,政企業務爲 10%。
财報顯示,2022 年,中興通訊運營商網絡業務實現營收 800.4 億元,同比增長 5.72%。公司表示,主要是由于固網、核心網、服務器産品收入同比增長所緻。最新報告顯示,2022 年,公司 5G 基站、5G 核心網、光傳輸 200G 端口發貨量均爲全球排名第二,PON OLT 收入提升至全球第二。在 2022 年國内多個運營商服務器集采中,公司份額排名均位列第一。
簡單來說,運營商對通訊設備的需求,是中興通訊推動營收增長的動力。以中國移動爲例,2022 年上半年,中國移動資本開支爲人民币 920 億元,其中 5G 相關資本開支爲 587 億元,占比爲 63.8%,較 2021 年同期均有所上漲。
有觀點認爲,随着 5G 建網高峰期過去,運營商對設備的需求增速放緩,中興通訊的運營商網絡業務也将出現增長放緩。但也有觀點表示,三大運營商都在加大算力投入,比如中國移動就在 2022 年中期報告中将算力進一步提到了戰略高位,中興通訊有望從中深度受益。
運營商網絡的毛利率是三大業務中最高的,2022 年達到 46.22%,不僅比 2021 年增長了 3.77 個百分點,還超過政企業務和消費者業務兩者毛利率之和。政企業務、消費者業務毛利率分别爲 17.8%、25.4%,且都有不同程度下滑,降幅分别爲 1.7 個百分點、0.44 個百分點。
2022 年,中興通訊的政企業務實現營收 146.3 億元,同比增長 11.84%。政企業務被寄予希望成爲拉動中興通訊增長的新曲線,但目前來看,2022 年營收貢獻占比爲 11.9%,較 2021 年僅微漲了 0.48 個百分點,而且毛利率連續 7 年持續走低,表現并不出色。相比之下,華爲的政企業務占比已經達到了 18%,且 2022 年上半年的營收規模就達到 547 億元,是中興通訊同期的 8.16 倍。
不止政企業務,華爲在另外兩項業務上也實現了碾壓。2022 年上半年,華爲實現銷售收入 3016 億元人民币,是中興通訊同期的 5.04 倍。其中,運營商業務收入爲 1427 億元人民币,是中興通訊同期的 3.69 倍;終端業務收入爲 1013 億元人民币,是中興通訊同期的 7.04 倍。
需要說明的是,華爲的終端業務原爲消費者業務,但因榮耀品牌分離後,加上麒麟芯片短缺,便将部分 B 端業務也納入進來整合爲終端業務。中興通訊的消費者業務也不容樂觀。2017 年,消費者業務曾占比将近三分之一,營收能達 352.02 億元,但 2022 年消費者業務占比下降了将近 10 個百分點,營收也縮減了将近 70 億元至 282.8 億元。
中興通訊并未在财報中披露手機銷量,但根據 Counterpoint 數據,2022 年中國市場全年手機銷量排名前六的品牌分别爲 vivo、蘋果、OPPO、榮耀、小米和華爲,中興默默無聞在餘下的 6.8% 市場份額中。雖然于 2020 年整合了旗下中興、努比亞、紅魔等手機品牌,但手機産品的毛利率有所下降,且由于智能手機市場遭遇史上最冷,消費者業務想要提速有不小的阻力。
5G 算力,能複興中興嗎?
中興通訊雖然在 2022 年交出了史上最好答卷,但未來發展仍面臨着較大的不确定性。一方面,能否重新拿回失去的海外市場?另一方面,能否追上華爲的規模體量,在更多業務上跻身第一陣營?
2022 年 3 月,中興通訊董事長李自學第一次向外界表态,目标是進入《财富》500 強。中興通訊2021 年營收 1145 億元,相比于《财富》500 強第 500 名的優美科相差了約 900 億元。換言之,如果想要實現這個目标,中興通訊還要做出一個比運營商網絡(2022 年營收 800 億元)更賺錢的業務。那麽,有嗎?
這些問題的答案,似乎都押注在了 5G 算力上。
自從我國發布數字中國建設規劃以來,算力、通信作爲數字經濟的底層基礎建設,逐漸被市場關注。因此,不止是百度等 AI 企業,中國移動等運營商、政企客戶都在加大連接和算力的投入,建設算力網絡。
中興通訊也将未來業務的發展重心放在這一塊上面,以服務器及存儲、5G 行業應用、汽車電子、終端、數字能源等爲代表的第二曲線業務,實現了 40% 這一較爲高速的增長。
根據外部機構最新報告顯示,2022 年中興通訊的 5G 基站、5G 核心網、光傳輸 200G 端口發貨量均排名全球第二。其中,服務器及存儲 2022 年全球發貨量超 24 萬台,營業收入近百億元,同比增長近 80%,在國内三大運營商服務器的集采份額中,以 25.6% 的份額位列第一;Golden DB 分布式數據庫完成國内首個證券行業核心業務改造,以第一份額中标中國移動和中國聯通集采,并蟬聯市場競争力第一。
中興通訊爲了搶占 5G 算力市場高地,投入了大量研發成本。2022 年全年,中興通訊研發投入達到 216 億元,占營收比例爲 17.6%,無論是投入金額還是占比,都達到了曆史新高。2022 年一年裏,中興通訊增加了研發人員 2878 人,研發人員總計達到 3.6 萬人,全員工占比也提升至 48.5%。
在巨大研發投入下,中興通訊在多個領域上取得了核心技術的突破。2023 年,中興通訊發布了新品 G5 系列服務器,具備高密度算力、異構算力、海量存儲、穩定可靠、全場景通用等特性,雙路最大支持 120 核,AI 性能提升 10 倍。
中興通訊表示,基于 ICT 基礎能力,公司圍繞連接和算力,助力建設高效的數字基礎設施,并全面進入産業數字化、智慧家庭、數字能源、汽車電子等多個領域,從而實現營業收入持續增長。
丢失了黃金的七年發展時間,中興将面臨更複雜的市場環境,一方面海外市場的生存環境更加惡劣,一方面國内通信行業競争已經趨于白熱化,如果能夠占領技術高地,中興通訊在海内外或有機會把握住 5G 新建等機會,重新開拓市場,但是這對中興來說是個十分艱巨的任務。
更多精彩内容,關注钛媒體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載钛媒體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