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行業,無所不在、無處不需,卻又不引人注意。
這就是檢測行業。
小到手機、大到飛機,平常如蔬菜,稀缺如鑽石,都需要檢測。
這個 11300 億元的大生意,SGS、BV、Intertek 和 Eurofins 四大國際檢測機構占據主導地位。
中國企業,何時才能拿到話語權?
據 QYResearch 的數據,檢測行業 2023 年的全球市場規模大約爲 1517.7 億美元(約合人民币 11300 億元),預計到 2030 年,将達到 2140.2 億美元。
1500 億美元是個什麽概念?
要知道,2023 年全球冰箱的市場規模也就 700 億美元。
這是一個 2 倍于冰箱的大市場。
有權威機構預測,全球檢測行業至少還能以 4%~6% 的複合年增長率發展到 2030 年乃至更久。
妥妥的,悶聲發大财。
我們再來看一下行業内的龍頭企業。
瑞士的通标标準技術服務有限公司(Societe Generale de Surveillance,簡稱 SGS),占有全球 6%的市場規模,檢測範圍覆蓋所有的檢測項目,是當之無愧行業老大。
2023 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 66.22 億瑞士法郎(約合人民币 523.23 億元)。
營業收入 來源:TIC Notes
以 " 一點之差 " 屈居第二的企業是法國的 Bureau Veritas(簡稱 BV),占有 5%的全球市場份額。
BV 在食品檢測、環境檢測、生物制藥服務領域處于全球領先地位。2023 年這家企業的營業收入爲 44.9 億歐元(約合人民币 344.1 億元)。
除此之外,還有 Intertek 和 Eurofins 等年營收動辄三、四百億人民币的巨無霸。
悶聲發财,既要看規模,更要看利潤。
檢測行業的特點之一,就是利潤率高。
比如 SGS,2023 年的營業利潤 9.71 億瑞士法郎(約合人民币 76.72 億元),利潤率接近 15%。其他頭部檢測機構的利潤率也均在 10% 以上。
SGS 營業利潤 來源:TIC Notes
正解局注意到,SGS、BV、Intertek 和 Eurofins 這全球四大檢測機構中,除了 Eurofins 成立時間稍短,其他三家機構都成立于 1880 年代。
這三家機構,曆時 140 多年而不衰,規模越做越大。
也就說,他們不僅悶聲發大财,而且發了 100 多年。
檢測機構,憑什麽賺這麽多錢?
一個基本的前提是,檢測先要成爲剛需。
這兩年,胖東來超市很火。
在很多人看來,胖東來超市裏的商品,可以 " 閉眼買 "。
消費者之所以如此信賴,是因爲胖東來有嚴格的檢測标準。
以食品爲例,胖東來設有專門的食品安全檢測室,配備多種專業設備對蔬果、肉類、海鮮等進行安全檢測,并将檢測結果公示在牆上。
胖東來張貼的檢測公示
如果檢測發現蔬菜農殘超标,胖東來會立即暫停銷售這些産品,并且不會再次上架,直到重新通過檢測爲止。
民以食爲天,如果連吃的東西都不能保證最基本的安全,公衆健康和社會穩定就無從談起。
同理,我們住的房子、開的車、穿的衣服、用的藥,甚至生活的生态環境,都應該保證安全。
安全與否,要看檢測結果,檢測也就成爲了剛需。
我們以電動汽車爲例,看看檢測能有多細。
與電動汽車整車質量相關的關鍵領域,分爲電池系統檢測、電驅動系統檢測、整車安全性能檢測、充電基礎設施檢測、電磁兼容性(EMC)檢測、環境适應性檢測、性能和能耗檢測、可靠性和耐久性檢測等多個大項。
整車測試下來,大幾百項是少不了的。這可都是白花花的銀子啊。
有的商品看起來小,檢測的項目卻也不少。
比如手機,上市前要進行的檢測項目也有 150 多項,這方面也不少花錢。
做這些檢測,目的是确保産品推向市場前,能滿足所有安全和性能要求。
産品檢測的剛性需求既是對消費者的負責,更是給頭上戴上緊箍咒。
市場競争激烈,很多商家會自我加壓,主動做一些超過行業外的檢測,以增加産品的吸引力。
一些手機廠家會主動去做耐摔、防水等檢測,并拿到認證。
OPPO K12 Plus 獲得的認證
像 OPPO K12 Plus 獲得的耐摔認證,便是瑞士 SGS 頒發的。
反過來說,如果産品不檢測,後果會很嚴重。
不做檢查會違反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可能會被責令停止銷售,沒收違法所得,并處以罰款,嚴重時可能會被吊銷許可證照。
市場信任度下降。沒有檢測報告的産品難以獲得消費者的信任,影響産品的銷售和企業的聲譽。
另外,未經檢測的産品可能存在安全隐患,使用後可能會對消費者造成傷害,企業可能因此面臨法律責任和經濟賠償,主要負責人還有可能入刑。
以上還隻是國内的法律,在全球貿易一體化的今天,中國企業想要順利出海,更是必須要遵守他國的産品質量要求,這也更離不開國内外檢測機構出具的報告。
比如,中國乳品想要出口歐盟國家,生乳中的蛋白質含量至少得爲 2.9%,菌落總數不得超過 10 萬個 /mL,體細胞數不得超過 40 萬個 /mL。
是否達标,檢測說了算,權威檢測機構的報告更值得信賴。
2023 年,僅中國的出口總值就高達 23.77 萬億元人民币。
我國有這麽多的産品銷往全世界各個國家,也就意味着這些産品都要經過全世界各種檢測機構的認可和證明。
中國的出口貿易,還隻是國際檢測機構賺得盆滿缽滿的一個縮影。
全球檢測行業,目前由 SGS、BV、Intertek 和 Eurofins 四大機構主導。
這些機構,是如何獲得話語權的?
SGS 的發家史,是檢測行業的龍頭企業發展到今天的一個樣闆。
1878 年就創立的 SGS 公司,最初隻是爲船運谷物提供檢驗服務,後來将總部搬到了日内瓦,才确立了服務範圍和品牌。
SGS
經過一個多世紀的發展,SGS 的業務幾乎覆蓋到地球上每個國家,經營範圍也涉及到所有的檢測領域。全球員工人數近 10 萬人,分支機構及實驗室數量約近 3000 個。
在不斷的創新和擴張中,SGS 完成了從單一服務向多元化、全球化服務的轉變,同時也成爲全球領先的檢驗、鑒定、測試及認證服務的機構。
SGS 這家機構到底有多牛,曾任中國區總裁的申屠獻簡單一句話即可說明:
你能想到的名企,幾乎都是我們的客戶。
SGS 是如何崛起的?
首先,必須 " 起個大早 "。
從客戶的角度看,找檢測機構要找 " 老字号 ",這跟看病找老中醫、補課找老教師一樣,誰辦事兒都希望找個經驗豐富資曆老的。
SGS 出具的檢測報告
SGS 集團憑借 140 多年的曆史,在全球檢測行業中建立了标杆地位,成爲質量和誠信的代名詞。
其次,薪酬要舍得投入,把人留住。
與很多人的直覺不同,檢測行業裏其實并不需要最頂尖的儀器設備。
檢測所使用的儀器都一樣,方法也僅有幾種可選——都必須按照标準的要求——最關鍵的是檢測服務,這就是人的要素了。
SGS 的收入構成比較均衡,檢驗、檢測和認證三大服務闆塊的構成大約是 4:4:2。
檢驗和檢測都需要設備,相對而言,檢測的業務資産更重,人工需求更小,隻需技術員按照标準,照方抓藥;認證主要是基于文本的審核,靠人員,不需要太多設備資産。
當然,操作儀器的技術員也需要知識更新,比如同一個産品同一個項目的檢測,在不同國家的要求會不一樣,而且還會随時變化。
檢測行業,說起來的确需要設備,但說到底,還是靠人來賺錢,薪酬的投入一定要跟上。
SGS 集團的支出中,職工薪酬常年占比 50% 以上。
舍得花錢,保證了人員的穩定與質量。
最後,玩轉資本,收購建立強強聯合。
頭部檢測公司盈利能力強,最劃算的投資就是戰略性收購。
把那些掌握新技術的公司收入麾下,不僅快速實現創新,還能建立技術壁壘,形成壟斷。
SGS 最近 20 年裏,每年的并購數量都在 10 起以上。今年上半年,SGS 已經完成了 5 宗收購。
以生命科學領域檢測聞名的 eurofins 相對更倚仗新技術,也更看重并購。今年上半年,公司已完成 15 項業務合并。
eurofins 公司
檢測行業,本質做的信譽。
曆史越悠久、規模越大、技術越強的公司,出具的檢測報告就越具有權威性,行業壁壘也就越堅固。
不難看出,檢測這份錢看着賺得很爽,可作爲競争的後來者,想要切進這個賽道,還是不那麽容易。
中國巨大的市場體量,自然也催生出巨額的檢測需求。
2023 年,我國檢驗檢測機構數量達到 53834 家,包括 103 家上市企業,全年實現營收 4670.09 億元,從業人員 156 多萬人。
2015-2023 年中國檢測行業機構數量 來源:智研咨詢
盡管體量非常驚人,問題也不少。
一是小微機構多。
華測檢測認證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是我國最大的上市檢測機構,2023 年的營業收入爲 56.05 億元,僅爲 SGS 營收的十分之一。
在 53834 家檢測機構裏,就業人數在 100 人以下的,竟然有 51814 家,占絕大多數;這其中又有 38911 家僅服務于本省。
小企業雖然業務靈活,但承受風險能力比較弱,且服務半徑和服務項目跟不上," 本地化 " 傾向較重。
二是民營力量依舊薄弱。
民營檢測機構看數量有 34171 家,占比過六成,但 2023 年營收則僅有 1867.06 億元,占比還不到四成。
不少民營檢測機構是從事業單位性質的檢測機構通過市場化改革轉變過來,不算純靠市場化成長起來的。
三是國際化程度低。
5 萬多家檢測機構裏,業務範圍涉及境内外的機構僅有 347 家,占比不足 1%。
相比之下,國際頂尖檢測機構是爲全球範圍内提供服務,自然也具有更廣泛的國際網絡和品牌影響力。
四是品牌意識不強。
中國的檢測機構起步較晚,大多數是在近幾十年内發展起來的,談不上曆史積澱。
絕大多數檢測機構,似乎也沒有品牌方面的意識。
生活中常見的甲醛檢測
從商标數量上看,全行業僅有 1704 家機構擁有自己的注冊商标,占比僅有 3%。
最後,也是最關鍵的是,沒有話語權。
我國在很多具體的檢測項目上,水準低于國際标準,無法滿足對産品質量要求的認證。
究其根源,又得回到制造體系上。
檢測體系,從根本上看是根植于制造體系之上的,而整個制造體系又來源于西方創造,檢測話語權自然不在我國手裏。
與其說是檢測标準影響了中國制造,不如說是中國制造的水平還沒達到世界領先,拖慢了國内的檢測标準的建立。
以目前這個狀态,中國企業想要打破外國檢測企業的壟斷,屬實有點難。
這個局,該怎麽破?
與其坐等熬成 " 百年老店 ",不如主動出擊。
中國檢測機構很多有之前國企或政府事業編的底子,應該在市場化改制中主動聯合,通過資本紐帶、市場運作等手段,積極開展重組、并購、擴張,實現規模化、集團化發展。
業務上也不能松懈,要多多鼓勵從提供單一服務向綜合服務轉型,鼓勵檢測與認證結合,一體化發展,提升資源配置效率。
" 一帶一路 " 框架下的國際合作已經取得豐碩成果,我國相應的檢測業務,也可以借勢出海。
在标準方面,我國已建成了自己的 CMA 認證體系,搭配上能跟 ISO/IEC 接軌的 CNAS 認證,完成了檢測體系的 " 國産化 "。
好消息是,我國的話語權反擊戰已經打響了。
去年 11 月,國際标準化組織(ISO)正式發布了全球首個直播營銷國際标準。該标準由中國主導,耗時兩年研制完成,大大增強了我國直播産業的國際話語權。
相關新聞
最大的契機,還是中國制造的叠代升級。
随着在新材料、新能源、重大裝備、信息技術等重點領域不斷取得進展,我國開始掌握這些新産業新領域的技術标準和制造體系。
就拿特高壓技術來說,我國是全球唯一掌握特高壓核心技術和全套裝備制造能力并将其投入商業運營的國家。
在特高壓技術領域,我國制定的國際标準 14 項,國家标準 50 項,行業标準 73 項,全世界都在使用中國制定的這套标準。
特高壓變電站
這些标準不僅推動了中國特高壓技術的全球應用,還增強了中國在國際電力領域的話語權和影響力。
隻有中國制造整體進步,确立國際标準,中國檢測機構才能擁有話語權。
這是我國檢測業務彎道超車的最大底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