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導演是懂鏡頭的!
一個"微博之夜",鏡頭"随便"切一切,兩條熱搜到手。
黃曉明上台講話,切baby聊天。
baby上台走秀,立馬切黃曉明。
雖然黃曉明和baby都官宣離婚一年多了,但黃曉明最近跟離異帶兩娃、身價過億的網紅葉珂各種傳绯聞。
又讓這對前夫妻重回話題榜。
翻看葉珂的生活照,隻有一個感覺:
曉明哥的心雖然變了,審美還是一直沒變。
先抛開绯聞真假,如果黃曉明骨子裏的"大男子主義"一點沒改,葉珂也不願一直做小伏低,那麽他倆的感情很有可能隻會重複黃曉明和baby的過去。
爲什麽這麽說?
很多時候我們愛上一個人究其根本就是"自戀"。
要麽對方與自己相似,要麽對方擁有自己渴望的特質。
黃曉明和baby的愛情正是黃曉明自戀的産物。
他曾公開談論過自己的擇偶标準:我的女人是被我寵愛的,她要以我的工作爲重。
現在回看他們的戀情,早期的baby完美滿足了他的大男子主義虛榮心。
2009年他們剛戀愛的時候,20歲的baby還隻是一個剛小有名氣的模特。
而32歲的黃曉明已經是家喻戶曉的明星,并且因爲華誼上市,作爲股東的他更是一躍踏入億萬富豪行列。
有名有錢有人脈的他,追baby的手段可以說是霸總的真實演繹。
baby生日,他一出手就是價值好幾百萬、曾在《變形金剛》裏出鏡過的蘭博基尼跑車。
有一次baby在橫店拍戲,說天氣熱想吃哈根達斯,黃曉明就把橫店整條街的哈根達斯都買了下來。
2015年更是斥資2個億,請了大半個娛樂圈,爲baby舉辦了童話般的夢幻婚禮。
黃曉明曾經在采訪裏說過,自己想做中國的超級英雄。
他骨子裏是帶着英雄般的拯救情節的。
20歲的baby剛到内地發展,人生地不熟,除了滿滿膠原蛋白和那時稀缺的混血顔,可以說是一無所有。
這樣的baby闖入了黃曉明的生活,激起他爆棚的保護欲。
對她好隻是小兒科,實打實爲她砸資源才是真利益。
黃曉明說:"我跟她好的時候,我是一個比較高的起點,而她什麽都不是。"
自從認識黃曉明後,毫無經驗的baby,就接連出演了《花田喜事2010》和《全城熱戀》。同時,黃曉明還讓她做自己新歌《受不了》MV的女主角。
2011年,兩人終于公開戀情,黃曉明馬上就帶着baby簽約了華誼。
2013年甚至把她拉進電影《一場風花雪月的事》做女主,兩人公開合體拍電影,用公費談戀愛。
黃曉明還會像前輩一樣,親自教baby演戲。
到了2014年《奔跑吧,兄弟》開播,演戲上沒有激起太大水花的baby,卻在真人秀上一炮而紅,成爲"小學生女神",成功跻身一線女星,收入暴漲。
那時候的黃曉明對于baby來說,猶如"真霸總"降臨,"像神一般的存在"。
他身上擁有着她渴望擁有的成熟與成功。
她也願意"成爲",或者更準确地說願意"扮演"那個被寵愛的角色。
爲了讓黃曉明度過一個難忘的生日,baby會召集自己一班模特姐妹,穿上水手服,打扮得像"美少女戰士",包下了一家法國餐廳的偏廳,替他慶生。
會公開說,把黃曉明視作她的學習榜樣。
上綜藝,也時不時配合演繹一下霸總壁咚的情節。
2015年黃曉明被網友曝料愛上夜店,身邊有十幾個女網紅陪酒。baby不僅沒有興師問罪,還直接在微博上發文"我是夜店",幫他緩解了這場輿論風波。
甚至在自己的事業巅峰時期去生孩子,隻是因爲:"但凡他年輕點兒,我也不會那麽早生孩子。"
可以說,早期的baby是懂"做小伏低、提供情緒價值"的。
也難怪黃曉明公開喊話:"自己真心愛baby,因爲她很單純,很善良,在我面前小鳥依人,非常柔軟。"
那時的黃曉明和baby恰好兩塊拼圖,彼此滿足對方對伴侶的需求。
一個需要依賴,一個需要被依賴;一個需要拯救,一個需要被拯救。
這時候的他們,甜是真的甜。
愛也是真的愛。
可是,自戀的人,隻是喜歡自己投射出的那個戀人,并不能接受戀人真實的樣子。
而自戀本質恰恰是自我虛弱,因爲他們的自我很虛弱,沒辦法進行自我滿足。就需要去通過控制别人,用别人會聽自己的,來驗證自己是被愛的、是有力量的。
他們通過改變别人,把别人理想化,來掩蓋那個虛弱的自己。
黃曉明享受被崇拜,當大家長的感覺。在他的理解當中,愛的最高境界,是把伴侶當女兒來養。
與其說他愛baby,不如說他愛的是那個能被自己掌控,滿足自己拯救者情節的baby。
如果他倆能一直這樣"強弱搭配",或許也能成爲娛樂圈模範夫妻。
可惜随着時間的推移,當初"霸道總裁愛上貧民女孩"的劇本徹底改寫成了"頂流女星和過氣男星"的愛情。
baby不但和楊幂、劉詩詩、倪妮成爲"新四小花旦",還學着黃曉明進入投資領域,成立了AB Capital創投基金。
到了2017年,baby不僅拿到了百花獎最佳女配獎,年收入也高達1.4億,和黃曉明已經不相上下。
反觀黃曉明,2018年被卷入"股票操縱案",财務出現危機。
自己也一直在爛片裏打轉,不停演繹着"油膩霸總",消耗了觀衆緣,在和易立競的采訪中直言"自己已經掉下一線"。
兩人事業的颠倒,很難不對兩個人的婚姻産生影響。
黃曉明依然是那個黃曉明,baby卻不再是那個baby。
她早已不是當年一心隻想讨黃曉明歡心,就算被對方叉腰呵斥,都一聲不敢吭的小女孩。
她不想再做那個被寵愛的小嬌妻,而是想奪回劇本,成爲自己掌控自己的人。
在綜藝《奇遇人生》裏,她開始展現自己的獨立人格。
"我習慣靠自己,就算另一半再有錢,我也不想伸手問人要錢"。
也不甘心隻被人記得"老公對我很好"。
當黃曉明依然沉浸在自己的"霸總人設"中,baby卻從貧民女孩進化成了"吸金女王"。
baby不再是黃曉明心中那個小鳥依人的理想化的妻子,無法控制、得不到依賴的黃曉明在這段關系中不僅失去了掌控感,還越發感受到真實自我的虛弱。
而當baby自己成爲"女霸總"之後,她也不會像過去那樣被"男霸總"吸引。現在能吸引她的,或許反而是能提供情緒價值的伴侶。
對于自戀的人來說,他們愛上的隻有自己理想化出來的戀人。他們無法接受戀人真實的樣子,也自然無法給到戀人真正的理解、尊重。
很早以前baby就在采訪中吐槽過,當兩人産生矛盾時,黃曉明會道歉,但極其敷衍。
這完全就是一種拒絕溝通的表現。
我相信他們婚姻的破裂,更多的是來自這些小矛盾一點一點的累積。
而娛樂圈中陷入自戀型戀愛模式的夫妻簡直就跟生産流水線一樣,一抓一大把。
有名的追妻狂魔賈乃亮,大家都知道他爲了李小璐一口氣紮7個耳洞,導緻化膿的故事。
也知道他對李小璐一見鍾情,愛得那叫一個癡狂。完全就是随叫随到,當牛做馬,把李小璐寵上了天的架勢。
但我們少有人知道的是,他婚前婚後兩幅面孔。
結婚第二天就去拍戲,留懷孕的李小璐在家裏捧着肚子哭。幾乎不帶孩子,對甜馨的狀況一問三不知。婚前的幽默體貼,全在婚後消失不見。
讓李小璐一直感覺這個戀愛談得挺騙人。
李亞鵬追王菲的時候,每天發一百條短信。聽到王菲感冒,立馬飛去上海照顧。王菲開演唱會的時候,買了100多萬的門票送人。
婚後,卻一直讓王菲出席各種商業活動,扮演她最讨厭的女企業家形象,惹得王菲經常翻白眼。
買超追張嘉倪的時候也是一樣的老套路,各種死纏爛打,就算父母不同意,也直言要麽不結婚,要麽隻和她結。
"我們沒有離婚,隻有喪偶"還成了名言金句。
各種示愛是做得很好,但是張嘉倪最在意的婚禮卻一直不兌現,就連婚戒都是張嘉倪叫他買的,更不要說後面爆出的出軌事件。
看出來沒有,這些所謂一開始很甜的愛情,無非都是男方的自我感動。他們對伴侶的愛,隻是自戀的投射,爲了讓自己感覺良好。
一涉及溝通、傾聽、解決問題就開始逃避,讓伴侶在感情中一次次失望。兩個人看起來甜,也不過是"假性親密關系"。
那什麽是"真性親密關系"?
基礎就是:我能看到你真實的模樣,也接納你有缺點。
前段時間,鋒菲合體現身,立馬搶占熱搜。兩個人複合8年,還是猶如熱戀。
謝霆鋒從一開始就非常欣賞王菲,覺得她衣品突出,有性格。
我們都知道王菲的性格直爽,很怕做作。和李亞鵬在一起時,她并不能全然地做自己,而是要變成曲意逢迎的女企業家。
但謝霆鋒不同,他欣賞王菲的單純,也呵護她的單純。不會要求她去改變,他愛的就是王菲最真實的樣子。
所以王菲可以在他面前松弛下來,不再需要扮演任何角色。
當我們能欣賞真實的伴侶,也能展現真實的自我,内心便會得到滋養,于是就有充足的力量去愛人。
大家都知道吳京能有今天的成功,謝楠絕對功不可沒。
因爲吳京太忙,整個婚禮全是謝楠獨自操辦,她隻讓吳京請一天假來參加婚禮就行了。
吳京《戰狼》的時候,缺少資金,直接把自己的房子抵押了,他讓謝楠好好考慮還要不要嫁給自己,因爲萬一輸了的話,自己可能一無所有。
沒想到謝楠就說了一句話:你輸了,我養你。
謝楠做這些換誰都會覺得犧牲太大了,但她自己不覺得,她認爲自己想做就做了,并沒有誰欠着誰。
她發自内心欣賞吳京朝着自己的目标一直努力,她想做的從來不是他的妻子而是可以和他并肩作戰的戰友。
因爲這種沒有付出感的愛,吳京才能坦然地接受妻子的支持,去追求自己的目标。
兩個人才能在結婚9年後,還可以浪漫地深夜壓馬路。
同樣基于接納彼此真實的自我,當兩個人産生矛盾時,更願意一起溝通一起解決,你改你的那部分,我也改我的這部分。
戚薇曾說過:"真愛永遠不是遇到的,是養成的。"
之前上節目,戚薇專門給李承铉煲了湯,期待地問他味道怎樣。沒想到李承铉這個大直男,很誠實地回答道:"好喝,但是淡",還特别加了一句:"跟你四年前煲的相比,就是特别水。"
戚薇一聽有點生氣,"老娘辛苦給你炖湯,你龜兒不識好,求都不懂"。(我自己腦補戚薇用四川話罵人)
戚薇開始進入冷戰模式,不理李承铉,一個人玩手機。
不過"冷戰"隻持續了短短幾分鍾,戚薇就主動去跟李承铉溝通。
她明确告訴了李承铉自己不開心的點在于,自己煲湯的心意居然敵不過味道本身。
還親自教李承铉怎麽說話:我覺得味道70分,但是你做這件事的感動程度,可以打100分!
戚薇願意放下自己的情緒表達,李承铉也願意認真地傾聽,馬上運用剛才學到的方法去哄老婆。
兩人遇到問題不是拒不溝通,而是一起談論如何解決。這樣在一次次的磨合争吵中,兩個人反而更能觸達到彼此内心深處。更加了解彼此,形成"真性親密關系"。
李承铉說過他在錄《披荊斬棘的哥哥》時,跟戚薇最長的通話時間是74分鍾,把在場的其他哥哥都驚到了。
在一起這麽久爲什麽還有這麽多話可以聊?因爲戚薇不僅是他的妻子,也是他的朋友、哥們、閨蜜。
說了這麽多,但兩性關系的真正難點在于,并不是所有人都願意爲了高質量的親密關系去努力。
爲什麽我一直說女性的成長,其實可以決定親密關系的質量。意思不是說,女性要努力成長,去維系和一個人的關系。
而是在感受到對方并不在意時,可以大膽地選擇離開關系。
不管是換個隊友,還是選擇單身。不管是搞事業,還是享受生活。讓愛情、婚姻不再是必需品,就是女性的自我成長。
楊幂在離婚後曾豪氣地說過:"我才是前任的人脈"。
這或許也是離婚後的baby、佟麗娅、趙麗穎、張嘉倪的選擇。
這也可以成爲我們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