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AI 剛剛向開發者宣布,那個要給大家分收益的商店,今年它上不了線了!
沒錯,GPTs 商店要推遲到明年年初,才能與大家見面。
而且這個決定是被 迫 的——所有的一切都與猶在眼前的 OpenAI 内讧事件息息相關。
就像 ChatGPT 團隊在向 GPT 開發者發布的公開信說的那樣:
雖然我們原本打算這個月就發布 GPTs 商店,但……一些意料之外的事情讓我們忙得不可開交!
而且現在,這個 " 意料之外的事 "(也就是 OpenAI 爲期 5 天的宮鬥大戲),被《紐約客》挖出了更多細節。
其中有兩點尤其值得關注:
1、奧特曼本人在内部溝通中确實有不誠懇行爲。他曾經想利用語言離間董事會,讓成員之間互相猜忌。
2、董事會開除奧特曼後的種種大戲:從 Mira 短暫上位 CEO,到七百人實名請願希望董事會離職,再到奧特曼和 Brockman 一度答應入職微軟、領導新的 AI 研究室……一系列應急措施均由微軟介入主導(想不到吧)。
就憑這兩點,熊熊八卦之火已經壓不住了,讓 GPTs 商店不得不爽約,OpenAI 的 5 天内讧裏,到底發生些啥啊?!
内讧更多細節曝光
OpenAI 内讧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全世界盯着他們轟轟烈烈上演了一出鈕祜祿 · 奧特曼 " 真還傳 "。
有趣的是,這場爲期 5 天的内讧大戲,在微軟内部被稱爲"Turkey-Shoot Clusterfuck",我們姑且翻譯爲 " 一場結果一塌糊塗的大混戰 "。
而混戰中心的主角,山姆奧特曼,之所以被開除,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董事會對他的定位:
" 一個令人不安的滑頭(an unnervingly slippery operator)"。
董事會倒不是無中生有,他們随手舉了幾個例子。
證據一,也是最新鮮的一個例子:
今年秋天,OpenAI 原董事會成員 Helen Toner(就是那位喬治城大學安全與新興技術中心主任)和别人合寫了一篇文章《Decoding Intentions: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Costly Signals》,隐晦批評 OpenAI" 煽動炒作 AI 的火焰 "。
這篇文章發表後,奧特曼開始單獨與當時董事會的其他成員私下談話,讨論替換掉 Helen 的事情—— Helen 事後爲自己辯解,沒想到一篇稿子能在圈子裏激起這麽大的浪花。
然而幾位董事會成員就談話内容交換彼此意見時,有人發現奧特曼似乎(不知故意的還是不小心的)歪曲地傳達了他們的想法,說他們都支持罷免 Helen。
" 他用謊言挑撥董事會成員之間的關系," 一位熟悉董事會讨論的人透露," 這種事兒在過去幾年常有發生。"
當然了,也有知情人士表示,奧特曼試圖讓 Helen 下台的做法有些拙劣," 但他并沒有試圖操縱董事會 "。
不過,最終結果是奧特曼驅趕 Helen 的行爲并沒有取得成功。
△OpenAI 原董事會 6 名成員
再往前看,2018 年,他成功阻止了早期董事會成員馬斯克沖動收購 OpenAI 的提議,避免 OpenAI 過早地奔向商業化高速路。
但在那之後,奧特曼就自己擔起了爲 OpenAI" 搞錢 " 的重任。
董事會成員認爲,OpenAI 的使命要求他們警惕 AI 過于危險化,但如果奧特曼還在,他們就無法履行這一職責。
雖然有人表示知道奧特曼和董事會進行了 " 非常正常和健康的董事會辯論 ",但一些董事會成員還是被自己的責任(确保 AI 造福全人類)吓倒了。
因此,當要開除這個擁有 " 控制信息和操縱感知的能力 " 的男人時,當時董事會的其他四名成員,即 Ilya、Helen、Tasha McCaule、Adam D ’ Angelo 開始商讨要開除奧特曼時,主打的就是一個出其不意。
微軟緊急采取三項舉措
不過,當初舊董事會罷免奧特曼時,雖然隻是一句通知,不讓微軟參與其中。
一來,防止納德拉跟奧特曼告密,畢竟前幾天還幫着站台,他們之間關系還是蠻好的。
但二來,據爆料稱,他們當時相信:微軟應該是會理解和支持他們的決定吧!
爲啥會這麽理解?
因爲當時的董事會看着微軟的一系列舉措,比如,雖然如此迅速和貿然地進軍人工智能,但又十分重視 AI 技術的安全倫理。
今年 5 月,微軟首席負責任 AI 官 Natasha Crampton 表示,要将 " 負責任的 AI 融入到整個公司 "。換言之,不要之前整個 AI 團隊了。
每個核心業務部門都會有個高級官員來負責推動負責任 AI,并且還會構建了一個人員網絡,以實現更頻繁和更直接的溝通。
這說明微軟對 AI 所帶來的風險還是有譜的,跟他們在觀念上是保持一緻的。
但微軟這邊,好不容易能靠跟 OpenAI 合作有了扳倒谷歌的機會,自然不希望有什麽大的變動發生。
當時消息一出,微軟震驚了,這一決定簡直" 愚蠢得令人難以置信 "。
爲此,微軟高管連忙緊急制定了三項計劃:
第一個,支持首席技術官 Mira 來穩定局面,看董事會是否能回心轉意。
第二個,靠着最大投資者的身份親自施壓,幫奧特曼重返 CEO 之位。
第三個,聘請奧特曼和同樣願景的人,一起來微軟重建。
最終結果也看到了,第一項計劃沒有用;第二項計劃,在微軟支持下,以 Mira 爲首的 OpenAI 員工開始敦促所有董事會成員辭職。
而第三項計劃,也是大家所看到官宣的那樣,納德拉邀請奧特曼和布羅克曼領導微軟内部的新 AI 研究實驗室。
如今,微軟得償所願,不光讓奧特曼重返 CEO 席位,自己還獲得了個董事會席位。
雖然隻是個沒有投票權的觀察員吧,但至少以後面對 OpenAI 有什麽大決定時候,不至于再那麽被動。
GPTs 商店推遲到明年
而在 OpenAI 這邊,内讧的影響還在繼續——
真的拖慢了産品的研發進度。
就在今天,不少用戶和開發者都收到了這樣一封郵件。
△GPT 商店推遲到明年發布,目前僅可以通過鏈接直接共享 GPTs
什麽意想不到的事情,大家也不言自明。
一來 OpenAI 内讧事件,影響産品研發進度;二來他們表示,也收到了大量的使用反饋需要更多改進和優化。
不過,這已經是三周之前的事情了。。。(果然内讧拖慢了進度)
除此之外,還更新了配置界面,在預覽模式中引入了一鍵測試和調試信息,支持多個域名等等。
最後 OpenAI 還表示,将會對 ChatGPT 進行一些其他重大更新。感謝大家花時間和精力參與構建 GPTs。
但從大家的反應來看,似乎對 GPTs 的使用很不滿:
好了,有深度使用過 GPTs 的小夥伴嗎?
有什麽吐槽的點或者更多體驗,歡迎同我們分享。
參考鏈接:
[ 1 ] https://www.axios.com/2023/12/01/openai-delays-launch-custom-gpt-store-2024
[ 2 ] 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38491314
[ 3 [ https://techcrunch.com/2023/12/01/openais-gpt-store-delayed-to-2024-following-leadership-chaos/
[ 4 ] https://www.newyorker.com/magazine/2023/12/11/the-inside-story-of-microsofts-partnership-with-openai?currentPage=all
[ 5 ] https://www.businessinsider.com/openai-sam-altman-firing-what-happened-with-helen-toner-2023-12
[ 6 ] https://www.theverge.com/2023/12/1/23984818/openai-microsoft-altman-nadella-firing-newyork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