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彭容
編輯 | 彭孝秋
近日,江蘇中潤光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 " 中潤光能 ")更新二輪問詢函,其在今年 5 月向創業闆提交上市申請。
中潤光能主營高效太陽能電池片的研發、生産和銷售,子公司中輝光伏是江蘇省專精特新 " 小巨人 " 企業。主要産品爲太陽能電池和光伏組件,業務位于光伏産業鏈中遊的電池片、組件環節。
圖源招股書
業績方面,2020-2022 年,中潤光能營收分别爲 25.33 億元、50.89 億元和 125.52 億元,近三年複合增長率爲 122.61%;扣非淨利潤分别爲 -0.24 億元、-2.07 億元和 7.3 億元。2021 年,受上遊原材料價格波動影響,中潤光能主營業務的毛利率跌至 5.28%,導緻虧損面擴大。
今年上半年,中潤光能實現營收 107.69 億元,扣非淨利潤爲 8.6 億元,是去年全年的 120%。财務預測顯示,今年中潤光能的業績将創新高,預計營收同比漲 116.46% 至 271.7 億元,扣非淨利潤的增幅将超過 200%,達到 26.22 億元。
作爲光伏發電系統的核心部件,太陽能電池片是中潤光能的主要産品,可分爲單晶電池片和多晶電池片。2020-2022 年,該類産品的營收分别爲 25.29 億元、48.12 億元和 115.78 億元,占比分别爲 99.99%、95.14% 和 92.5%。
在光伏組件上,中潤光能也開始發力。2021-2022 年,光伏組件貢獻營收分别爲 2.46 億元和 9.38 億元,占比分别爲 4.86% 和 7.5%,業務規模逐步擴大。
客戶方面,中潤光能的産品已經進入晶科能源、晶澳科技、天合光能、隆基綠能、阿特斯等知名光伏組件廠商。
2020-2022 年,晶科能源連續 3 年穩坐第一大客戶的位置,交易額分别爲 5.56 億元、7.46 億元和 26.44 億元,占比分别爲 21.94%、14.67% 和 21.07%。值得注意的是,大客戶晶科能源還是中潤光能的矽片供應商、競争對手。
2022 年,光伏巨頭隆基綠能以 7.41 億元的銷售額成爲第四大客戶,占比 5.91%。同時,隆基綠能也連續 3 年作爲中潤光能的前五大供應商,向其供應矽片、矽棒原材料。
中潤光能的競争對手主要包括通威股份(600438.SH)、愛旭股份(600732.SH)、晶科能源(688223.SH)和潤陽股份。據 PV InfoLink 的數據,2020-2022 年,中潤光能與通威股份、愛旭股份、潤陽股份的電池片出貨量均位列全球前五名。
最新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中潤光能以 14.17GW 的出貨量位居全球第三。通威股份和愛旭股份分别以 35.87GW、18.76GW 的出貨量,排名全球第一和第二,是中潤光能的有力競争對手。
中潤光能的創始人是龍大強,本科學曆,畢業于中國人民解放軍電子工程系(現國防科技大學電子對抗學院)。2010 年,龍大強創辦中宇光伏,現爲中潤光能的重要子公司之一。目前,他與妻子孟麗葉同爲中潤光能的實際控制人,共同持有 49.71% 的股份。
在中潤光能的高層隊伍中,一衆碩博集聚,學曆比創始人要出色得多:豐平博士和餘林蔚博士都是南京大學電子系的教授,馬新智博士是新疆大學經管系教授。
作爲高新技術企業,中潤光能的研發費用逐年上升。2020-2022 年,研發投入分别爲 0.84 億元、2.11 億元和 3.69 億元,占營收比分别爲 3.33%、4.15% 和 2.94%。
中潤光能的核心技術人員有三位:豐平、李賀傑、陳實,都是在 2019 年後加入的。其中,豐平教授和陳實此前都在晶科能源做技術研發,李賀傑是北大力學系碩士。中潤光能對技術人才的吸納可圈可點。
本次上市,中潤光能拟募集資金 40 億元,一半用于子公司中潤滁州的光伏電池項目擴産。
據招股書透露,截至 2023 年上半年,中潤光能已擁有 45.04GW 的電池片産能。除了在國内的江蘇、安徽兩地設有生産基地,中潤光能還在海外的柬埔寨、老撾建立生産基地。
位于光伏産業鏈中遊的中潤光能,既要面對上遊原材料價格波動帶來的風險,又要承擔下遊需求不足、産能過剩的風險。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手持 23 家子公司、布局海内外的中潤光能已經别無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