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月口罩放開,出現這 6 個信号,預示 2023 年養老金繼續上漲!實現 "19 年連漲 ",可謂 " 手拿把掐 "。【一】6 大信号,預示養老金繼續上漲。【1】物價上漲。2022 年 CPI 持今天伊人飄雪要和大家分享的是養老金2023年實現“19年連漲”!6類人受益,4種退休人員哭慘!早點防備!,歡迎閱讀~
12 月口罩放開,出現這 6 個信号,預示 2023 年養老金繼續上漲!實現 "19 年連漲 ",可謂 " 手拿把掐 "。
【一】6 大信号,預示養老金繼續上漲。
【1】物價上漲。2022 年 CPI 持續上漲,其中,食品價格漲幅最大,11 月漲幅高達 7%,有的月份漲幅高達 12%。養老金是廣大退休人員的唯一依靠,物價尤其是食品物價上漲,往往預示着養老金要漲。
【2】工資上漲。2022 年前三季度,社會平均工資的漲幅為 5.1%。在職人員漲工資,物價飛漲,養老金不漲的話,退休人員就要吃土了。
【3】參保人員新增。2022 年參保人數不斷增多,意味着社保繳費的新鮮活水源源不斷。
【4】養老基金投資賺錢了。2021 年養老基金投資盈利了 631 億元,投資收益達到了 5% 左右。
【5】财政劃撥給力了。2022 年,中央财政繼續從央企、國企和财政給養老基金劃撥資金。央企和國企是全民所有制,掙的錢不能隻讓一小部分獲益,而應該普惠所有人員。
【6】全國實現統籌。2022 年國家幹了三件大事:養老金實現全國統籌、跨省調劑,可以 " 均貧富 " 了。養老金資格實現全國統一,建立統一平台。養老金發放時間也将統一。給養老金上漲提供了基礎。
PS:以上 6 個信号,都是真金白銀的支撐,氣氛都到這兒了,養老金不漲都不好意思了吧?那麼,哪些人漲得多,咧嘴笑呢?哪些人吃苦,默默哭呢?
【二】漲得多的群體,哈哈大笑。
一是機關事業單位的退休人員。他們的退休金的替代率非常高,基數高漲幅就高,越漲越高。比如,有些地方的公務員、教師在當地就是 " 神 " 一樣的存在,退休金普遍在八九千元,比在職管理人員都高。
二是央企的退休人員。特别是那種具有壟斷性質的能源類央企,在職時年薪高,退休後養老金也高,而且央企還有特殊福利,按照老人老辦法,每個月還有轉移支付的補充養老金,逢年過節還有慰問金和福利費,原來有企業辦社會職能的央企,退休後還有住房、取暖、物業、水電氣補貼呢。
三是地方國企的退休領導。地方國企是兩極分化的,企業領導都拿幾十萬上百萬的年薪,一線工人全年收入不會超過五萬元。副處級以上的企業領導的養老金一般高于萬元,哪怕養老金上漲 4%,也是每月漲 400 元。有的退休工人的養老金才一千元。差距是天壤之别。
四是養老基數高和繳費年限長的退休人員。養老金上漲機制是按照定額、挂鈎和傾斜三結合的,全國統一上漲 4%,隻是一個大概的比例。但是,不管怎麼漲,基數越高的增加值越大。10000 元漲 4% 就是 400 元,1000 元漲 4% 隻有 40 元,前者仍是後者的 10 倍,差距是越漲拉得越大。在挂鈎部分,繳費年限越長,相對漲幅越大。
五是偏遠地區和享受高齡補貼的退休人員。在養老金上調機制中的傾斜部分,要向邊遠地區和高齡人員傾斜。其實,這一點是可以理解的,畢竟邊遠地區條件艱苦,無法吸引人才,多漲一點養老金也是一種引才措施。人人都會老,給高齡老人多漲錢,誰也沒意見。
六是軍轉幹部退休人員。每年都有一批軍轉幹部和士兵,轉入公務、事業、央企和國企單位,這一群體有一定的保護措施。比如,他們的退休金或養老金低于當地的平均水平,上級将專門補充資金給予補足,不能讓這一群體吃虧。他們曾經保家衛國,沒有人反對給他們增加福利。
【三】這四類退休人員哭慘了。
【1】老一輩退休工人。當年參與國企建設,付出青春,又遭遇下崗失業的工人,養老金普遍在一兩千的水平。每年漲 4%,還跑不赢食品價格上漲的幅度,生活十分艱難。
【2】靈活就業人員。他們沒有單位可以依靠,都是自己全額購買社保,因為工作不穩定,收入偏低,他們隻舍得買最低年限為 15 年的社保,所以,退休後的養老金隻有 910 元,還不到 1000 元,低到塵埃裡。
【3】4050 人員。他們是指 40 歲以上的下崗失業的女性、50 歲以上的下崗失業的男性,他們曾經繳過社保,現在連工作都找不到,如何繳納社保都是一個問題,能不能繳足 15 年享受養老金待遇都是未知數。
【4】私企民企人員。很多私企都不給員工繳納社保,稍微大一點的民企即使繳社保,也是按照最低标準繳,等退休之後,養老金之低,也隻能滿足基本生存而已。
PS:您認同嗎?多多轉發給更多的人,呼籲政策更加溫暖、接地氣。
關于養老金2023年實現“19年連漲”!6類人受益,4種退休人員哭慘!早點防備!就介紹完了,您有什麼想法可以聯系伊人飄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