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時代周報 作者:齊鑫
曾被稱爲 " 國産 CPU 第一股 " 的龍芯中科(688047.SH)因多名股東拟減持引發投資者關注。
6 月 27 日晚,龍芯中科發布股東減持股份計劃公告,中科百孚、橫琴利禾博、鼎晖祁賢以及鼎晖華蘊拟合計減持不超過 13.17% 的股份。
具體來看,中科百孚計劃減持不超過 2305.75 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比例不超過 5.75%;橫琴利禾博計劃減持不超過 1615 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比例不超過 4.03%;鼎晖祁賢計劃減持不超過 781.87 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比例不超過 1.95%;鼎晖華蘊計劃減持不超過 577.01 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比例不超過 1.44%。
而據上述公告,中科百孚約持有公司股份 5165.17 萬股,占公司總股本比例爲 12.88%;橫琴利禾博約持有公司股份 3615.62 萬股,占公司總股本比例爲 9.02%;鼎晖祁賢和鼎晖華蘊互爲一緻行動人,合計約持有公司股份 3041.05 萬股,占公司總股本比例爲 7.58%。
" 上述股份來源均爲公司 IPO 前取得的股份,除中科百孚持有公司股份的 374668 股以及鼎晖華蘊持有公司股份的 41 股外,其他股份均已于 2023 年 6 月 26 日起解除限售并上市流通。" 上述公告中稱。
相關消息一經發布迅速引發了投資者關注。" 讓人心寒。"" 有沒搞錯,還沒分過紅剛上市才多久,減持那麽多…… " 面對如此大規模的減持,部分網友在龍芯中科的股吧裏發帖表示。
圖片來源:龍芯中科股吧
6 月 28 日,龍芯中科早盤低開低走,股價最低跌至 111.29 元,跌幅一度達到 17% 左右。
圖片來源:通達信交易軟件截圖
爲了解相關情況,6 月 28 日,時代周報記者以投資者身份緻電龍芯中科證券部。
" 我們是 PE 類的創投類的股東在做減持,公司的員工持股和公司的實控人這一塊都沒有做減持。" 證券部一名工作人員表示。
事實上,龍芯中科于 2023 年 6 月 24 日在上交所科創闆上市,如今上市才剛滿一年。
" 公司主營業務爲處理器及配套芯片的研制、銷售及服務,主要産品與服務包括處理器及配套芯片産品與基礎軟硬件解決方案業務。" 龍芯中科在 2022 年年報中稱,目前,公司基于信息系統和工控系統兩條主線開展産業生态建設,面向網絡安全、辦公與業務信息化、工控及物聯網等領域與合作夥伴保持全面的市場合作,系列産品在電子政務、能源、交通、金融、電信、教育等行業領域已獲得廣泛應用。
此外,公司還在 2022 年年報中表示," 龍芯 " 系列是我國最早研制的通用處理器系列之一,通過長期積累,公司已擁有一系列自主專利和知識産權,技術優勢突出,産品競争力較強,處于國内通用處理器行業的領先地位。公司推出了自主指令系統,掌握了 CPU IP 核的所有源代碼,擁有了操作系統和基礎軟件的核心能力,龍芯中科已經成爲國内自主 CPU 的引領者、自主生态的構建者。
盡管龍芯中科曾有 " 國産 CPU 第一股 " 之稱,然而其 2022 年業績表現并不亮眼。年報顯示,公司 2022 年營業收入約 7.39 億元,同比下降 38.51%;歸母淨利潤 5175.2 萬元,同比下降 78.15%;扣非歸母淨利潤 -1.57 億元,同比下降 192.23%;經營活動産生的現金流量淨額 -7.69 億元,同比下降 20132.13%。
今年一季度,龍芯中科營業收入 1.18 億元,同比下降 34.93%;歸母淨利潤 -7217.92 萬元,同比下降 298.17%;扣非歸母淨利潤 -9562.83 萬元,同比下降 1041.2%;經營活動産生的現金流量淨額 -1.7 億元。
西南證券在今年 5 月發布的一份研報中表示,2022 年,公司完成 16 核服務器芯片的産品化工作及 32 核服務器芯片的設計及矽後初樣驗證;2023 年 4 月,公司推出 32 核 3D5000 産品,性能優異,有望成爲公司未來業績增長點。
截至 6 月 28 日收盤,龍芯中科以下跌 10.73% 報收 120.40 元,公司市值約爲 483 億元,而該公司前一交易日的市值約爲 541 億元,一天就蒸發了約 58 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