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 315 晚會中曝光了涉及電商和直播運營、代刷單和群控軟件等水軍行業的内幕。
随着直播和電商行業的高速發展,爲了吸引觀衆的注意力,網絡水軍開始占領各路直播間。許多平台甚至公然售賣水軍相關服務,直播間人氣、點贊、轉發、評論、播放量等。此類工作室機房内擺放着數以百計的手機,他們宣稱 " 隻有想不想刷,沒有能不能刷 "。
據央視記者調查發現,使用水軍已經是直播帶貨行業公開的秘密,明碼标價,直播人氣 100 人一小時在線 49 元,點贊 10 萬 18 元,評論 30 個 59 元。
那麽近些年來,國家嚴厲打擊的水軍行爲爲何如今依然 "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
據群控軟件經銷商介紹,通過使用群控系統可以同時操作上千台手機進行作業。爲了讓這些機器人開起來更加真實,系統還可以設置水軍分批次進入直播間,并設置不同的發言内容,從而起到以假亂真的作用。
除了直播間和電商平台以外,遊戲代練也可以在上千台手機上同時進行。不僅如此,這些工作室的系統還開發了惡意抹黑的功能,可以随時進入競争對手的直播間進行 " 爆破 ",幹擾競争對手的心态,從而破壞直播間的運營環境。
衆所周知,國内的各種平台賬号注冊都需要手機号注冊,且注冊手機号都需要實名認證,那麽這些黑作坊是通過何種手段才能将上千個電話号碼同時完成注冊的呢?
對此,在走訪過程中,嘉興宇禾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的周經理向記者透露了一種全新的渠道:物聯卡。周經理表示,使用物聯卡注冊短視頻賬号并不是像常規的 1000 張手機卡就需要 1000 張身份證。在物聯卡這種批量注冊的捷徑加持下,水軍行業變得更加肆無忌憚。
但更離奇的是這些系統操控的遊戲賬号居然全是通過了實名認證的。
在進一步調查中,記者在亞潤進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中了解到,該公司通過将大量居民身份證信息導入雲端數據庫,水軍賬号在進入遊戲前,系統會自動輸入姓名、身份證号信息,這些水軍得以順利通過遊戲實名認證的檢測。
記者進一步追問商戶是如何獲得如此龐大的身份證信息,周經理有些含糊其辭地說:" 我們有我們自己特殊的渠道,我們這個行業多少沾點兒灰色地帶,這個買賣身份信息是違法的,所以具體的不方便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