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各大 APP 每年年底例行的 " 年度盤點 ",我還沒意識到 2022 年已經所剩無幾。
包括我在内的很多影迷,在親曆無數的支離破碎和雞飛狗跳後,甚至拒絕回望和翻看年度十佳和十差。回望這過去的一年,我們焦慮且無力,妥協又不甘。這一刻,對明天再華麗的溢美之詞,也顯得蒼白而無意義。
想了又想,還是決定把這個年度專題續寫。(2021 年華語電影十大憾事)
無論這是華語電影的最低點,亦或是觸底反彈的拐點,它都有必要被紀錄下來,以讓後來的影迷能看到發生過什麼。
年度票房至暗時刻
截止到發稿前,2022 年内地電影總票房為 297 億;
2021 年這一數字為 470 億,相比之下,近乎腰斬;
2020 年在電影院營業不足半年的情況下,這一數字是 203 億;
2019 年的 641 億票房,是中國電影市場的最高位。
其實這個成績毫不意外——
早在年初 3 月份,大盤連續跌破 2000 萬,3 月 10 日全國票房 1708 萬,創下了電影院全面複工以來 546 天單日最低紀錄;
5 月中旬,全國電影票房累計僅 150 億左右,其中有 60 億來自 7 天春節檔,較去年同期暴跌三分之一以上;
6 月 1 日至 8 月 31 日,共計 92 天的暑期檔,共産出票房 92 億元,這一數字相比去年上漲約 23%
被寄予厚望的國慶檔期,則全面垮塌:14.98 億,較去年同期 43.89 億的成績減少 28.91 億,跌幅 65.87%。在票價提升的前提下,今年國慶檔的票房成績也創下 2014 年以來内地市場最低國慶檔票房紀錄。
也是在這冷到冰點的大環境下,整條影視産業鍊條上的危機共同爆發,以華誼為代表的大量制片公司倒閉、裁員;宣發公司無片可接,大面積閑置;而電影院作為鍊條最後一個環節,盡顯慘淡,在今年 5 月份的長沙市,單日票房 200 元,影院就可以沖進全市前二十名," 我們今天中午 10 個觀衆,就排到前十了。" 部分影院為創收,甚至推出了 " 午睡套餐 "" 圓桌沙龍 " 等業務。
極限定檔,大面積檔期空白
代表作《新神榜 · 楊戬》。
8 月 15 日下午 16:00,《楊戬》官方微博發布預告,正式宣布定檔 8 月 19 日。
從公布檔期到最終上映僅有三天半時間。
制片人路晞向界面文娛介紹,制作《楊戬》的想法誕生于 2019 年初,約在 2022 年 6 月最終完成制作,曆時三年半。
三年半的制作,三天半的宣發。
另有,《獨行月球》、《小黃人大眼萌》、《斷 · 橋》各有提前 10 天以上上映的事例。
這樣 " 趕着 " 上映的節奏,宣發團隊要把以往兩個月的物料集中在幾天發出,而觀衆往往對影片上映信息一無所知。
這樣的極限定檔模式,摧毀了以往 " 檔期、制片方、發行方、宣傳方、院線方 " 的緊密聯系,催生了 " 以映代宣 "、" 映後宣發 " 的新業态,通俗點說,片子先行,宣傳後置。
這樣的模式,從暑期檔蔓延至國慶檔,直到 9 月 30 日當天,4 部即将上映的影片仍猶抱琵琶。(看誰沉不住氣先定檔)
詭谲的是,今年自國慶檔至十一月底,将近一個半月的時間,竟沒有一部影片上映,這又出現了大面積的檔期空白。
從以往的從容定檔,到如今的極限定檔,中國電影的不确定性因素,仍在增加。
好萊塢創 10 年引進新低
累積不如一部《複聯 4》
2022 年共上映電影 325 部,其中,引進片 44 部,好萊塢分賬電影共 20 部。
44 這個數字,比 2021 年全年減少 11 部,不到 2019 年的三分之一,即便是十年前的 2012 年,全年引進片也多達 71 部。
其中 1 億 + 體量的僅有 8 部,比去年 12 部破億引進片大幅下滑。
以《阿凡達:水之道》最終落點在 12 億的體量來看,好萊塢引進片票房僅為 40 億,不足一部《複聯 4》(42.5 億)。
與此同時,2022 年度全球電影最賣座的《壯志淩雲 2》《奇異博士:瘋狂多元宇宙》《雷神 4》等影片均無緣中國内地。
《阿凡達 · 水之道》不及預期:僞全球化文化崩塌
1998 年,《泰坦尼克号》給中國帶來了全球化文化的第一聲巨響;
2022 年,詹姆斯卡梅隆親手揭開了全球化坍塌的序幕。
當《阿凡達 · 水之道》還沉浸在 " 技術決定論 " 的烏托邦中,試圖以一套家庭價值延展至世界時,現實中的主流技術,卻是去中心化的,他們試圖在 web3.0 的革命中,颠覆原有的所有價值觀,他們要用分布式網絡,消滅掉所有的權威,争奪世界的主導權。
2009 年的《阿凡達》雖然沒有實在意義,但足夠激蕩人心,電影中映射的驅趕原著居民、環境污染、全球變暖、意識形态輸出,的的确确是現實中存在的問題,所有的觀衆,也沉浸在全球一體化的美夢中。
但現如今正在發生的戰争、瘟疫、複雜的地緣政治,無情地擊碎了全球化泡沫,在 " 嚴防境外輸入 "" 對華入境政策調整 " 的大背景下,潘多拉星球顯得如此無力和蒼白。
. 國際電影節全面失聲
&
海南島電影節拖欠百萬獎金
在今年的 A 類國際電影節上,中國内地導演陳劍瑩的短片《海邊升起一座懸崖》斬獲短片金棕榈獎。
9月中旬,第 70 屆聖塞巴斯蒂安電影節獲獎名單公布, 由王超執導電影《孔秀》獲得最佳編劇獎。
一長一短,這是 2022 年,内地電影人在國際上的唯二身影。
中國電影是否真到了無需憑借獎項來自我證明,還沒有定論。
但與此同時,以柏林電影節、羅伯特 · 德尼羅為代表的世界影人,正在為伊朗國内的女性聲援。
反觀國内電影節,最近爆出一樁醜聞:
《扔你的貓》制片人錢藝妮(制片代表作《兩隻老虎》《小偉》《烏海》)表示,海南島國際電影節拖欠百萬獎金,多次催款未果。檢索發現,承辦公司海南島國際電影節有限責任公司已被列為失信被執行人。
據悉,其他獲獎項目如《刺客與明信片》《羊命》《人海同遊》《神明都在看》等的獎金,乃至電影節工作人員的工資、落地活動執行方的結款、給媒體的費用等等,都有不同程度的拖欠。
随後爆出,海南島電影節組織架構的松散、财務管理的混亂、運營的困難,貫穿其舉辦的 5 年。
而這背後醜聞的表面,則是紅毯上的星光熠熠和創投會的觥籌交錯。
前有流量明星蹭野雞電影節紅毯,今有業内最壕盛典壓榨電影人創作。
周冬雨:電影人最好的時代
于冬:《阿凡達 2》不适合中國觀衆
11 月 10 日,金雞獎開幕 " 點亮金雞 " 環節,電影人周冬雨說「這是中國電影最好的十年」;
此話引發巨大争議。
此前,周冬雨主演的 6 部影片積壓,上映消息未知。
12 月 20 日,海南島國際電影節上,博納影業董事長于冬談到了博納影業公司近年來在主旋律叙事上的創新,以及中美電影發展的不同路徑。
他說美國電影拍的更多的是科幻英雄和動漫英雄,「這已經和今天中國的觀影習慣漸行漸遠。」
他說,每個人都想在屏幕上看到中國人的故事和中國人的感情。
預計《流浪地球 2》将超越《阿凡達 2》。
于總這段話迅速讓本屆電影節破圈,評論區反對聲此起彼伏。
這兩句語出驚人的熱搜,看似無關,前者照本宣科唱贊歌,後者一拉一踩繼續吃主旋律紅利,但其反映的底層邏輯根本不是 " 懂不懂電影 " 和 " 說不說實話 ",而是電影人即将進入失去自主表達的「腦死亡」狀态。
周冬雨照本宣科,沒怎麼招黑;
而于冬,則在 10 年前就曾表示他有興趣與卡梅隆合作《阿凡達 2》。
在全行業寒冬的 2022 年,博納在資本市場風生水起,8 月 18 日登陸深交所後 9 次漲停;
而回顧 2016 年博納從納斯達克退市的凄涼,于冬靠着主旋律起死回生,他的每一句話,往小裡說影響着股價,往大裡挖那就是國際形象。
于冬和周冬雨的區别是,講話稿一個在手裡,一個刻在腦子裡。
《長空之王》極限撤檔
頭一次見明星已就位,紅毯已鋪好,主持人都準備好上台了,卻突然宣布影片撤檔。
有人為這部電影的撤檔歡呼,但更值得探究的是,其撤檔的謎因。
一部穩賺不賠的商業主旋律,能在上映前最後一刻被叫停,其背後的力量不可小觑。
與《保你平安》純商業考量的戰術性撤檔不同,《長空之王》的撤檔,或許暗示着即便是大制作的主旋律,也别以為自己穩了。
《隐入塵煙》的忐忑命運
這部電影因未被豆瓣收錄而再次翻紅。
回顧其忐忑的一生,真如今年的你我一樣魔幻、憔悴、而疲憊。
2022 年 1 月 20 日,影片入圍柏林電影節,是該年為數不多 A 類電影節上的華語身影;
原定檔 2 月 25 日上映,後因 " 技術原因 " 撤檔;
5 個月後,登陸國内院線;
先期票房慘淡,首周未過 100W;
8 月中旬,上線視頻平台後,馬有鐵的 " 逆來順受 " 切中民意,随着口碑發酵,觀衆紛紛從小熒幕轉戰大銀幕,不少三四線城市的觀衆主動 " 二刷 " 貢獻票房,豆瓣 8.5 分,登頂 2022 年華語電影口碑,之後一路高歌猛進,排片甚至超越《斷橋》,與《楊戬》持平,随後破億;
進入中秋檔的前一天,該片排片叫停,第二天失守大銀幕;
9 月 26 日,該片從國内視頻平台下線,合法渠道已無法觀看。
陳可辛的出走 & 田壯壯的退休
2019 年,陳可辛執導的《李娜》殺青,後改名為《獨自 · 上場》。
2022 年,《獨自 · 上場》尚未定檔,陳可辛宣布創立泛亞洲制片公司,要拍全世界都看的中文劇。
此舉代表着陳可辛從電影人轉型為電視劇人。
有支持的聲音說,陳導找到了自由表達的環境,希望他創作出更優秀的劇集;
也有人批評陳,這是在吃 " 别人的紅利 ",尤其在内卷嚴重的韓國影視市場,一部劇集的撲街代價是職業生涯的葬送。
在一則談話節目中,第五代導演田壯壯表示,「無法接受《鳥鳴嘤嘤》送審兩年卻得不到一句回複」的結果,并對電影「再一次失望」。
在訪談中,他回憶了早期作品《盜馬賊》的過審流程,并在短片結尾表示 " 自己這部電影也要殺青了 "
影迷講此話解讀為田壯壯獲獎從電影界退休。
香港影協發信:參加 " 金馬獎 " 務須三思
9 月中旬,距台灣電影 " 金馬獎 " 頒獎典禮還有約兩個月。
香港影業協會近日向會員發信稱," 金馬獎 " 近年日趨政治化,要有意參與的香港影業協會會員 " 務須三思 "。
香港影業協會成立于 1986 年,是香港電影界保障和促進電影從業人員權益及福利的團體,同時也是中國國家版權局委任為指定香港電影作品的版權認證及發證機構。
目前,香港影業協會會員約有 170 個,現任理事長為狄龍國際電影有限公司的洪祖星,名譽會長為向華強等 10 人。
非獻禮型新冠題材電影缺失
經過 2022 年,我發現自己對電影沒以往那麼癡狂了。
看的片目沒少,但注意力、感受,明顯有了縮水。
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在消耗大闆塊時間觀影的時候,腦子裡總有一個聲音在提醒我,銀幕外正在發生着比電影裡更值得關注的事情,朋友圈傳播的 404 短視頻,遠比電影要有沖擊力。
抗疫三年,被蒸發掉的文章、視頻數不勝數,每一句 " 根據相關規定禁止訪問 ",都是牆壁上被擦除的彈孔。
2021 年的柏林電影節最高獎,給到了羅馬尼亞新冠題材喜劇《倒黴性愛,發狂 H 片》;
去年春節,鐘孟宏的《瀑布》在豆瓣上強勢反彈;
日式小清新《稍微想起一些》,講述的是一對情侶在疫情下戀愛的終結;
即便是近期撲街的《利刃出鞘 2》,也毫不扭捏的套用了新冠的大背景;
而我們的當代現實主義題材的電影、電視劇,大多數時間點卡在了 2018 年。
外面的咳嗽聲呼天搶地,屋内的短視頻歲月靜好。
世界不該這樣,表達也不該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