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自微信公衆号:王智遠(ID:Z201440),作者:王智遠,題圖來源:視覺中國
你得三思而後行。
是的。
把計劃分析清楚,把預案準備充足,事情成功概率才會提高;爲此,我們理性分析,學習不少思維模型。
比如:
學過事後歸因(Hindsight Bias),會有效識别并避開潛在問題;學過機會成本,考慮做新項目時,會思考能否帶來其他好處 ......
不知什麽時候,打開社交媒體,流行過一陣 " 模型風 ",一搜決策,會出來各類被簡化過的工具;查理 · 芒格把思維模型變成樸實化産物,成了大家描繪決策的新方法。
不過,我得吐槽下:過多模型會導緻思考決策變得複雜,陷入不必要的煩惱中。
周末,跟幾個老朋友喝咖啡。一位朋友吐槽,老闆不知去哪參加商學院,回來後堅持按照課程上導師給的框架做分析,折騰團隊半個月,也沒得出什麽實質性結果。
所以,決策框架本身是框架,即便經典也存在局限性。
講過身邊的事:
去年 10 月份,我妹面臨就業問題。她在 985 學校讀書,是材料研究高材生,機會相對多一點。國企相對穩定;外企入職直接給北京戶口,名額有限;私企薪資水平高。
各有利弊。她很聰明,直接用預期效用法計算。
羅列出不同選項中的各種效用值(比如金錢、工作氛圍、職業發展,崗位挑戰),然後,爲每個效用打分,再進行對比。
做完後,打電話在我面前炫耀,讓我誇誇她會決策。
預期效用我也用過。公式強調每個選擇的信息,無比精确;我妹的情況不這樣,她羅列的并非所有優缺點,是個人傾向度。
換句話說:隻把想到的因素羅出來打分,忽略了一些潛在、未被直接考慮的條件。
例如:
她提到國企穩定,上下班時間固定,可以利用業餘時間考博士;我提醒她,你有沒有問身邊的朋友?假設沒有,僅靠幻想工作場所的決策不準确。還有,國企人際更複雜,你這麽愛折騰,性格類型不一定能穩定下去。
她聽完後,愣住了。
說:這不是徒增煩惱嗎?我說:不是的。
模型很好,别忘了,其一,掌握更多信息,決策更清晰;其二,信息永遠在流動,永遠篩選不完。既然提到預期效用,就要對每個選擇的信息全面考慮,沒有做到這些,怎麽算分析清楚?
最後我說,剛畢業,考慮到職業生涯很長,大膽用 1~2 年時間探索,大可不必思維負擔太重,能做到這樣已經不錯。
通過她,我想告訴你什麽?所有模型都是标準化框架,當運用一個框架進行分析問題,已經被框架束縛,決策主要困難就在于這一點。
決策模型有很多。
群體智慧面前,總共依靠兩個大的決策思維模型。一個叫:" 深層遞進決策模型(Layered Progressive Decision Model)"。這是我起的名字。
簡單講:從 " 直覺框架 - 經驗秩序 - 群體與個人潛意識 - 意識 - 行爲 " 同構成一個體系,裝在大腦中無法卸載。
直覺框架,是你第一眼看到東西,不假思索給出的反應;經驗秩序是以往各種經曆的總和,包括從小到大所學、所做過的事情,潛移默化影響怎麽想,怎麽決定。
什麽是群體意識呢?
通常涉及到社會規範、大衆行爲。比如:遵守交通規則,紅燈停、綠燈行;個人意識代表一個人面對事情獨特思考力,基于價值觀、信仰,給出的看法。
最後一層行爲表現,是整個決策過程的最終産物。
一連串思考過程,幫助我們在複雜的生活、工作中做出選擇,隻要涉及外部與人相處,80% 行爲均在此範圍内。
舉個例子:
假設你打算跟小李開一家咖啡廳。你會本能反應,他這人靠譜不?會不會虧錢?然後,會根據經驗來判斷,小李以前合作的項目有哪些,做得怎麽樣?人品口碑如何,他對失敗案例怎麽處理的。
接下來,考慮周圍人的看法、内心感受;比如,其他夥伴怎麽看小李?類似項目在圈内大家怎麽想?之後你會分析小李的提議,有哪些風險、收益,項目能不能行得通?
最終會召集大家用各種市場模型,開個會,推導出結論,再根據分析結果,決定是否合作,還是提出更多問題。
另一個是貝葉斯模型。它把所有選擇看成概率遊戲。
你可以在網上找到很多它的介紹。從數學角度看,公式是:P ( H|E ) = [ P ( E|H ) * P ( H ) ] / P ( E ) ;看起來極其簡單,意義卻深刻。
核心思想是:用已有知識(先驗概率)和新得到的信息(近似然後的概率)來計算新證據下,某個假設成立的概率(後驗概率)。
簡單來說:用數學方法量化人的直覺、經驗,幫我們根據新信息,更新對某件事發生可能性的判斷。
這就很麻煩了。爲什麽?
想象一下,你正在考慮離職做副業。離職前,根據目前所掌握的全部信息和直覺。你會問自己:副業賺錢嗎?穩定嗎?怎麽做好?
要打分的話,用貝葉斯會得到一個基礎概率,類似于 40、50、60、80 等等 .....
但是,真離職後情況會發生一系變化。你有更多精力專注副業,而且還會接觸更多新信息,比如:市場具體需求,别人怎麽幹的。換句話說,新信息會影響你對副業成功概率的估算。
你會發現,起初估算 80 分能成的概率,現在更高或更低;畢竟每一次市場、收入反饋,終将影響你的看法。
所以,決策不是一成不變。
對副業了解加深、市場情況的變化,以及個人經驗積累,你的判斷會持續調整。離職前的思考更多是基于假設、預測,離職後,思考會基于實際經驗和不斷更新的信息。
我不知道說得是否夠清晰。
直白地說:決策最大 BUG 是決策本身。面前選擇,比我們看到的要多,有些選擇因爲不确定性會被忽視,那些沒有注意的信息,會帶來新解題思路。
我以前找大佬幫忙,話都不敢說,怕拒絕,怕說錯。現在直接一個微信甩過去,把問題需求說清楚,對方想幫就幫,不幫算了;這麽做直接有效,因爲對方所有的反饋,不一定我都能事先想到。
這就是決策困境。能實際行動換來的,絕不顱内推演。
通過兩個模型,我想表達什麽呢?一句話總結即:行動産生新信息,新信息帶來新反饋,新反饋不斷增加信心,信心會讓成功概率變大。
前幾天,學習《機器學習》之後,我才意識到,人是高級智能體(agent),人的決策 = 舊知識(經驗)+ 貝葉斯模型 + 感性屬性。
這個公式中:
決策指每天行爲動機的結果,舊知識指當下之前所有經驗總合,它構成決策基礎;貝葉斯則包含你學過所有模型,感性屬性不過多解釋,想必你了解一二,類似于七情六欲。
抽象角度看,智能體反應出 " 學習的哲學 "。
人的信念可以被改變,我們不會固執的依賴舊信念行動,會把新觀察和舊信念結合起來,形成一種更有信息量的信念。
所以,所學的知識在不斷被驗證、調整,慢慢逼近真實的結果。不過,人比較高級(存在感性部分),所以,高級智能體在理性層面有時也不高級。
我周圍有不少 90 後創業者,認知水平似乎很高,談如何做流量、如何賣貨聊個不停。可是,你看他們拿到的結果,卻非常有限。
還有一類資深創業者,對特定商業信心滿滿,比如,讨論大模型未來趨勢,有哪些風口得抓住,細心觀察會發現,他們很少親自下場實踐。
因爲不管新晉還是資深玩家,都過于相信個人推理,很容易被沒驗證的想法和舊經驗束縛,真正高知的人,會在獲取信息後第一時間看真僞,去行動,在驗證中完善自己的想法。
由此,可以說:知行合一的人很少。
還有一些人,自認不夠 " 知行合一 "。事實上,按照智能體邏輯," 知行合一 " 絕非 " 知 " 與 " 行 " 的一緻性,它倆應該是踏腳石關系,相互更新。
" 知 ",包括舊知(經驗)和新知(驗證後的新信息,更新後的經驗),從使用角度看,我們經常會混淆 " 新信息 " 和 " 新知 "。
前一段時間看不少人抱怨說,去年 12 月份看到 A 股信息,判斷未來一個月會降,早知道趕緊抛售;當再次問他們爲什麽沒抛?他們卻說再等等看。
實際上,這不是真正原因。
行爲很誠實,他們的确接受一些股票會降的信息,不過,信息沒有完全打消所有顧慮(舊經驗),也才沒有信心賣出。
沒必要自責,人在理性面前并不高級;如果把該決策邏輯給智能體(AI),它會馬上給出一個決策方案,畢竟一旦接受新信息,會默認把信息納入 " 先驗知識 " 中去,不像人一樣被感性因素(損失利弊)影響。
所以,信息不代表新知,如果你選的好(即最大化效用、利益),那麽,證明你是理性行事;如果選錯,行爲就被歸納到 " 非理性 " 範疇。
我上述提到過," 預期效用 " 假設有個前提:面前很多選擇,必須從中挑選一個,這些選擇是在你已經擁有充分信息情況下進行。
因此,所有決策,都有可逆、不可逆情況。可逆意味着還有機會改正,不可逆則沒有回頭路。
明白這一點,你會發現:查理 · 芒格提出 100 個思維模型,決策上幾乎都有局限性,模型所有假設不總是在現實世界中成立。
你睜眼的每一瞬間,都在接納信息,信息不斷地影響着決策,唯一能做的是把不可逆的概率減低。所以,我很少内耗,決策基于有三個原則:
1)想不通先上路
我 5 年前開始寫作,現在回看,根本不知道能寫出兩部作品(一部待出版),更沒有想到,還成了職業第二曲線。
一位快速拿到結果的創業者告訴我:爲什麽想那麽多,你得用實踐去驗證自己知道的,親身體驗它會發生什麽,比你在會議室、顱内推演、聽一下午課要好很多。
很多個體創業,動不動覺得某某生意很 low,感覺鐮刀在韭菜;換個角度想,适應性強的捕食者未必是鐮刀最快的,它可能先看到了某個賽道中群體需要的東西。
也就是說,最好的創業者(領導者)未必是做出最精準預判、或懂算計的人,傳統商業課分享中,很少告訴你什麽時候應該停止分析。
你知道嗎?
時間是一個極爲關鍵的因素。不要爲了不确定而焦慮,實際上,大家在面對不确定時的許多判斷可逆,這種先驗的信息比别人後分析的更有價值,除非你能讓信息更精準。
即便選擇錯誤,帶來的價值不那麽明确,但至少會推動你獲取更多沒有體驗過的信息。
2)保持心智開放
以前,我天性排斥意外,意外來了要去消化,要重建個人框架,很消耗資源。後來想通了,一味守着固有框架,心智世界會變得越來越窄,無法真正與現實結合。
最近看到一個普遍現象,當你直接指出某人内心的恐懼和不安時,他會本能地說:" 我就是這樣 ",實際上,這種防備時刻是一個很好的思考機會。
今天這個觀點紛飛的時代,對立觀點并不那麽重要,對方能提供事實、具體的結果,你就有能力根據信息推演出一切。
就像那句話說的,商業世界,你認爲自己理解的正确,可爲什麽沒賺到錢?前幾天我還發了一個朋友圈,現實的人講事實,理想的人講觀點,感性的人随心所欲。
别曲解我的意思。
我說的随心所欲,不是胡作非爲,而是心智開放,視别人的想法和意外當做一種新鮮感,一種探索 " 不同 " 的時刻。
3)接受灰度時刻
有時,你沒辦法判斷哪個選擇是理性、最佳最優的。
我有一個原則是從亞馬遜首席執行官傑夫 · 貝索斯(Jeff Bezos)演講中學到的,即:如果你的決策是可逆的,那就迅速采取行動。如果不可逆,就停下來分析。
現實中,大多數事情決策屬于 " 雙開門 ",你以爲上帝給你關上了,實則有另一種解法。對于重大不可逆的單向門決策,我會停下來深思熟慮。
什麽是不可逆呢?停下來想下,除了生死也沒其他的。
大視角看,結婚、加杠杆買房似乎選擇錯誤都不可逆,如果切換到小視角想想,結婚可以離,買房可以賣,無非帶來損失,改變起來比較困難。
再具體一些,就重要性而言,很少有比得過生死攸關的事,你不妨把煩惱決策帶入這種場景下,想想,10 分鍾後,你必須要在 5 件事中選出兩個,你會怎麽選?
好了,想不同先上路、路上把心智打開、給決策加個時間,這三點,是當下最高的貝葉斯模型,我沒辦法再把決策,言簡意赅些了。
總結而言
是的,行動産生正向信息。
想把未來變可控,最好把自我想法提前驗證。這種驗證,是自己驗的,不是道聽途說的。當然,至于花錢的決策,就把我說的反過來看。
本文來自微信公衆号:王智遠(ID:Z201440),作者:王智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