觸樂夜話,每天胡侃和遊戲有關的屁事、鬼事、新鮮事。
各取所需?(圖 / 小羅)
本周三,我去參加了《GT 賽車:極速狂飙》首映場,觀看了這部由真實玩家故事改編的電影。
坦白地說,現實中的賽車運動和虛拟的競速遊戲對我而言都相當陌生。就算用 " 門外漢 " 來形容,我恐怕都是離門最遠、連門長什麽樣都看不清楚的那種人。作爲遊戲編輯,我當然叫得出一些知名賽車遊戲的名字,但我和它們最近距離的一次接觸是幾年前采訪一位全身癱瘓、僅靠微軟無障礙控制器(Xbox Adaptive Controller,簡稱 XAC)體驗遊戲的玩家時。在獲得 XAC 前,他唯一能玩的遊戲就是競速類——大部分時候,他隻用 WASD 就能操作。而他玩《極限競速:地平線 4》比我熟練得多。
至于現實中的賽車運動,我對它的了解僅限于身邊同事、朋友科普的趣事。比如說,有相當一部分賽車比賽(我當然沒能記住那些級别的具體名稱)是有錢人的遊戲。某種意義上,它和一些 " 課金就能變強 " 的遊戲有些異曲同工之處,差别則在于,老闆和贊助商們在這裏砸的錢是普通課金玩家的不知多少倍——在觀影過程中,我的同事、也是賽車愛好者鄧培鈞老師經常指着熒幕上賽車的某個零件說:" 就這小東西,撞壞了一個,換新的就要幾萬美元…… "
首映場電影票,背面印着座位号
和其他許多運動相似,車手也需要從小培養。但按照頂尖賽車運動的 " 燒錢 " 程度,一個有賽車理想的孩子,或是一個想讓孩子當車手的家長,橫在他們面前的是巨大的資金鴻溝。鄧老師曾經在電影開場前向我估算了一個職業車手從兒童時期開始訓練到開上頂級賽事所需的金額,後來我不小心給忘了,但還記得聽到那個數字時的第一反應:真的要這麽多錢嗎?假如最後沒能進入職業圈子,這個沉沒成本未免太大了!
也許正是有着如此巨大的限制——尤其是金錢,我們甚至還沒有說到天賦和努力——一個從遊戲玩家到職業車手的勵志故事才會格外讓人感慨,而這正是《GT 賽車:極速狂飙》的劇情:賽車手詹恩 · 馬登伯勒的前半生。
由于電影還沒有正式上映,我不想透露太多劇情。隻能說,同樣是索尼出品,同樣是遊戲 IP 改編,《GT 賽車:極速狂飙》給我的觀感比《神秘海域》要好上不少。或許是真實背景讓我更感興趣,或許是主角遊戲玩家的身份讓我有共鳴,又或許是《神秘海域》那種探險尋寶、走哪塌哪的故事讓我産生了一定抗性……總而言之,盡管《GT 賽車:極速狂飙》以電影的标準仍然中規中矩,但遊戲玩家看它還是有些親切感的,尤其是山内一典出現的幾個鏡頭……
片中還有奧蘭多 · 布魯姆,雖然我走進電影院之後才發現這一點
當然,站在玩家和編輯的不同角度,我從《GT 賽車:極速狂飙》中也看到了不一樣的東西:遊戲和遊戲背後的巨大企業讓一個有天賦的玩家實現理想,這聽起來像是童話,卻也實實在在地發生了。相應地,全世界數千萬玩家的支持又是這個童話誕生的前提。在現實中,故事的起因可能沒有那麽戲劇化,但它的确給衆多玩家帶來了一種 " 看吧,遊戲可以做到這個 " 的揚眉吐氣感。盡管類似話題在當下這個遊戲得到一定程度認可的時間節點顯得有些陳舊,但賽車與遊戲的交叉仍然能夠讓很多人感覺到新鮮:遊戲高手與現實高手的距離可能比我們想象的要近得多。
不過,電影結束後,賽車迷鄧老師還是繼續向我普及了這位詹恩 · 馬登伯勒的經曆。比如,他小時候其實開過幾年卡丁車,而在作爲賽車手開上真車之前,他不僅在遊戲中開了幾千小時車,還要在和他同樣水準的玩家裏脫穎而出,之後又要熬過職業賽車手的訓練與比賽,才能成功。如果說日産、索尼這樣的大公司在外部條件上幫了他的忙,那麽他自己也必須去努力兌現天賦——從這個角度,詹恩 · 馬登伯勒又回到了 " 機會隻給有準備的人 " 的傳統故事裏。
右邊這位就是詹恩 · 馬登伯勒本人,他在電影裏還擔任了駕駛替身
但即使隻有這些,《GT 賽車:極速狂飙》已經足夠吸引我的注意力了。這個速度與金錢的遊戲,不論現實還是虛拟,似乎都變得有意思起來。看完電影之後,我很想去開一局賽車遊戲,并且看一場真正的賽車比賽——對于電影出品方來講,這些是不是已經足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