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 之家 3 月 6 日消息,據歐盟氣候服務部門哥白尼(Copernicus)的衛星測量數據顯示,今年 2 月,全球海冰覆蓋面積降至有記錄以來的最低點。這一現象是全球變暖的直接後果之一。

歐洲中期天氣預報中心(European Centre for Medium-Range Weather Forecasts)的桑曼莎・伯吉斯(Samantha Burgess)表示:" 全球變暖導緻海冰融化,南北兩極的海冰覆蓋面積處于曆史或接近曆史最低水平,進而推動全球海冰覆蓋面積降至曆史新低。"
IT 之家注意到,哥白尼氣候服務部門的數據顯示,今年 2 月全球平均氣溫較工業化前水平上升了 1.59 攝氏度,成爲有記錄以來第三熱的 2 月。這一高溫态勢對全球海冰範圍産生了顯著影響,包括北極和南極地區,這兩個地區的衛星記錄可追溯到 1979 年。
在北極地區,今年 2 月的海冰覆蓋面積持續低于平均水平 8%,相當于英國國土面積大小的冰面消失。這是北極地區連續第三個月創下月度曆史新低。與此同時,南極地區在過去兩年也呈現出長期的海冰減少趨勢。盡管去年 12 月南極海冰曾短暫恢複至接近平均水平,但随後又迅速下降。今年 2 月,南極海冰覆蓋面積降至該月曆史第四低水平,較平均水平低 26%。
英國南極調查局(British Antarctic Survey)的羅伯特・拉特(Robert Larter)指出,南北兩極海冰覆蓋面積的曆史性低值 " 令人深感擔憂 "。他表示,海冰的減少将對極地生态系統造成破壞,并使冰架更多地暴露在海水中,這可能會加速冰架的融化以及海平面上升。
此外,海冰的減少還會對極地以外的地區産生影響。海冰的缺失意味着更多太陽輻射被地球吸收,而非反射回太空,這将進一步加劇全球變暖。同時,海冰的減少還可能削弱依賴于海冰形成時産生的高密度、高鹽度海水的全球洋流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