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年上半年,對于國内遊戲市場來說," 二遊 " 絕對是個出現率很高的關鍵詞。
今年剛過去快五個月,就已經有多款二次元産品或公布,或測試,或宣布上線日期,最終的成品質量暫且不論,但這樣的 " 二遊大年 " 也意味着玩家群體的屬性和偏好正在發生改變。
蛋糕可能變大了,但吸引來的用戶也會帶來新的需求,過去的經驗和方法論可能不再完全适用,這反過來也會對廠商提出更高的要求。
在這樣的環境下,由米哈遊研發的回合制 RPG《崩壞:星穹鐵道》也于今天正式開啓多平台公測。
自 2021 年首次公布以來,《星穹鐵道》前後共經曆了三次内部測試,在正式上線前夕,遊研社還受邀提前體驗到了最終版本的全部遊戲内容,因此也在這裏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們體驗後的看法。
關注過之前測試的讀者應該都知道了,《星穹鐵道》是一款以回合制 RPG 爲核心玩法的遊戲,且作爲存在 Gacha 元素的二次元手遊,角色和武器的主要獲取途徑自然就是 " 抽卡 "。
遊戲内存在不同卡池
在養成系統上,角色擁有常見的屬性和命途區分,存在 " 火、冰、雷、風、物理、量子、虛數 " 七種不同屬性;而角色功能則以特殊的 " 命途 " 加以區分,比如既有專攻單體傷害的 " 巡獵 " 型角色,也有負責群體攻擊的 " 智識 " 型角色,而 " 豐饒 "、" 同諧 " 則分别對應了角色的 " 回複 "、" 增益 " 關鍵詞。
不同角色有各自的技能、天賦、終結技,你需要在提升人物、技能等級的同時,爲角色搭配不同的 " 光錐 " 和 " 遺器 "(相當于武器和裝備),另外,重複抽取到同一名角色也可以解鎖對應的 " 星魂 ",從而獲得更強力的被動技能。
從素材獲得、副本挑戰這類外圍玩法到人物的養成系統,你可以很明顯看出它基本沿用了《原神》裏的設計思路,不同的是在類似的框架下,搭建起來卻是回合制的戰鬥系統。
而這個回合制系統本身,其實并沒有太多需要重點介紹的 " 新東西 ",如果你是個 JRPG 老玩家,相信很快就能熟悉它的戰鬥邏輯—— " 明雷遇敵 "、" 屬性克制 "、"ATB 時間槽 " 等,基本都是經典作品中經常出現的系統。
那麽在如今這個二遊紛紛試圖向 " 開放世界 " 靠攏的環境下,《星穹鐵道》作爲一款回合制 RPG 的優勢在哪裏?
前不久,《星穹鐵道》的制作人 David 曾和經典 JRPG《女神異聞錄》系列的制作人橋野桂有過一次訪談對話,在談及 " 回合制是否過于老舊 " 時,橋野曾表示:
" 哪怕是回合制戰鬥,隻要能将其‘作爲一種演出方式合理插入到劇情畫面的結構裏’,就算不得是老舊的系統。"
《星穹鐵道》也在一定程度上踐行了這個标準,比如在前期的一場多階段 Boss 戰中,遊戲會根據戰鬥階段改變參戰的角色和場景,而銜接不同場景和階段的,則是演出效果優秀的過場動畫:
這種通過在戰鬥中穿插高質量 CG 來提升沉浸感和補充叙事的技巧,一直是米哈遊的常用套路。在一年前二測時,遊戲内高規格的過場動畫時長就已經達到了 447 秒,它不僅體現于關鍵劇情的連接中,而且在每名角色釋放終極技能時,同樣也會有一段風格各異的動畫演出:
而在玩法層面,雖然遊戲以回合制爲主,但依舊給每名角色設計了大世界中的即時攻擊動作,通過不同的攻擊動作切入戰鬥,能夠給自己的隊伍争取不同的優勢,除此之外,也能在探索場景中打碎 " 可破壞物 " 以獲得補給。
這種利用即時技能切入戰鬥的形式,一定程度上也緩解了回合制對探索和地圖的割裂感。
另外對于回合制來說,一個天生的優點是 " 玩家會更容易把注意力放在戰鬥數值的變化上 "。
像《原神》這樣的即時戰鬥模式,雖然同樣能通過調整配隊、戰術、裝備等組合打出更高的傷害,但由于戰鬥節奏偏快,傷害數字一閃而過,玩家其實無暇顧及 buff 帶來的強化效果,也無法直觀感受到某個組合會怎樣影響到戰鬥。
《原神》戰鬥畫面,玩家在戰鬥時很難将注意力 Buff 對數值的影響上
在這樣的情況下,人們會更傾向于以時間爲基準來判斷強弱,比如 " 通關這個副本現在需要 1 分 20 秒 " 之類;而對于回合制來說,在緩慢的節奏下,玩家對戰鬥數值和回合數的增減變化會更加敏感,也更容易體會到不同增益效果對戰場的影響。
而由于回合制 " 必定會承受敵人攻擊 " 的特點,讓遊戲偏防守的角色(諸如護盾、回複)也有了更高的存在感,對于非氪金玩家來說,流程中勢必會遭遇 " 多名隊友陣亡 " 的情況,在這種時候,通過剩餘隊員能力的巧妙配合,最終絕地翻盤的場面,也将更直觀且有成就感。
這一特點也影響了遊戲的另一拓展玩法——模拟宇宙。
模拟宇宙是一個 Roguelike 形式的拓展戰鬥玩法,玩家在戰勝強敵後可以獲得不同效果的增益 Buff 和道具,遊戲提供的 Buff 分别對應了幾大不同的系統。
比如 " 存護 " 類往往與護盾機制有關,在保證生存的同時可以通過 " 反震 " 效果對敵方造成傷害;" 歡愉 " 類 Buff 可以攻擊後觸發 " 追擊 ",對敵人造成進一步削弱;" 記憶類 "Buff 可以通過各種手段限制敵方行動……
和傳統 Roguelike 一樣,模拟宇宙玩法的樂趣除了獲取獎勵外,還在于獲得不同種類 Buff 後,彼此相互疊加影響,進而産生出 "1+1>2" 的效果。在第一次體驗時,我就通過多個 " 存護 " 類祝福,構築出了一套依靠疊加護盾保證生存力,并利用高護盾造成的 " 反震 " 傷害破敵的思路。
相比于即時類的戰鬥,在回合制的視角下,不同機制的 Buff(尤其是那些基于數值變化的)能夠更直觀地讓玩家感受到,也就更容易産生 " 自己正在變強 " 的既視感。
當然,如果光從遊戲玩法上看," 回合制 RPG 究竟适不适合主流玩家?" 依舊是個見仁見智的問題,但《星穹鐵道》的制作人 David 在訪談時,也曾提及在進行玩家調研時,95% 的人給出的反饋都是:
" 隻要遊戲本身好玩,畫面夠好,就有繼續玩下去的動力。"
這裏的 " 本身好玩 " 我更傾向于理解成遊戲整體層面上的優秀。" 整體層面 " 指的是畫面、音樂、人物設計能在平均線以上,劇情、世界觀邏輯自恰,養成與玩法系統合理不突兀,并且可持續産出新内容。
在這一點上,緻力于 " 遊戲工業化 " 的米哈遊确實具有相當的優勢。
David 自己曾表示 " 研發過程中制作好的素材和系統,會在米哈遊的其他産品中進行傳承 ";而在這次的遊戲裏,我們确實能看到不少在《原神》已經得到驗證且可行的設計,《星穹鐵道》需要做的是在這種基礎上做進一步的優化,并從中衍生出自己專屬的風格。
所以這次《星穹鐵道》的地圖場景和世界觀,又增添了不少前衛大膽的設計,比如以 " 絲綢朋克 " 爲主題的中式科幻場景 " 仙舟羅浮 ":
" 仙舟羅浮 " ——遊戲的主要場景之一
又比如大幅增加了劇情和大世界的文本量,哪怕是地圖裏一個随處可見的垃圾桶,玩家也可以不斷與之互動并解鎖大量的文本内容。
這除了能增加世界的沉浸感,在遊戲之外也成了一個被津津樂道的話題和梗,在過去幾次測試裏,就有不少 Up 主專門圍繞 " 垃圾桶文學 " 制作了不少内容:
從玩家個人的角度上看,評價遊戲的優劣是個相對主觀的行爲;但對《星穹鐵道》來說,無論是地圖場景、過場動畫這些人人都能看出工作量的設計,還是細節上文本、世界觀以及劇情的處理,至少都向玩家呈現出了在整體層面的優勢,如果最後能得到玩家的認可,我想也不是什麽多麽驚訝的事。
最後再提件小事,都說今年是 " 二遊大年 ",前一陣子剛好另一個款話題度很高的二遊《鳴潮》也開啓了測試,這遊戲在測試裏所呈現的質量同樣不低,再加上 " 開放世界 " 的類型,吸引了很多玩家的關注。
而我在評論區裏注意到了一位玩家的意見:
哪怕是不懂技術細節的普通玩家,在如今這個各大廠商逐漸 " 内卷 " 的環境下,也能輕易看出遊戲整體質量的優劣,但他在明知遊戲會更好的前提下,依舊表示自己 " 玩不動 "。
這其實說明了另一個問題:在對一個遊戲投入了大量精力後,其實很難再對另一個類型或系統類似的競品産生更大的遊玩欲望,哪怕這款競品已經做了一定程度的提升。
對于晚一步上線的産品來說,如果沒有一些本質上的改變或者玩法上的創新與嘗試,容易會讓玩家發出 " 那我爲什麽不去玩 XXX" 這樣的靈魂拷問。
從這點上看,《星穹鐵道》的 " 回合制 RPG" 也許算是一次富有勇氣的嘗試。
公衆号近期改版,文章容易在時間線消失
推薦把遊研社設爲星标,不錯過每一篇報道
點擊下方卡片關注遊研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