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債市場近期不斷暴跌。
10 年期國債價格從前期的 110 附近,持續跌破 109、108 兩個整數關口,不斷逼近 107 整數關口。
跌幅超過 2%。
這是個非常危險的信号。
這相當于國債二級市場今年以來 " 加息 " 了 20 個基點,換句話說資金環境很緊張。
此外,還有更麻煩的事。
國債的大幅回調,将會沖擊到我們大多數普通老百姓。因爲我們隻要在年初購買了銀行的理财産品,那麽就不可避免地要虧錢了。

數據來源:文華财經
我來解釋一下邏輯。
銀行理财産品按風險等級分爲 R1-R5 五類,其 R 是英文單詞 risk(風險)的意思,數字越大代表風險等級越高,數字越小則代表風險較小。
所以,我們老百姓在銀行裏接觸到的絕大多數是 R1(低風險)和 R2(中低風險)理财産品。
那麽,這些産品華麗的外包裝之下隐藏的是什麽呢?
R1 級别理财産品的底層資産爲國債、存款、貨币基金等,年化收益率約 2%,接近無風險産品,是定期存款的替代品。
R2 級别理财産品是在 R1 基礎上增加銀行債、央企債及長期債券,收益略高但波動性略大,底層資産仍以債券爲主。
R3 及以上級别理财産品,則涉及到了股票、基金、非标資産等高風險标的,銀行一般也擔心客訴,所以往往不會推薦。
結論顯而易見。
我們老百姓在銀行裏買的理财産品,它的收益與債券市場(尤其是國債)高度正相關,因爲他就是一籃子債券組合打包的産品啊。
這就會導緻一個現象。
國債市場走牛市的時候,銀行理财産品的收益也往往不錯,老百姓們到年底一看收益率不僅實現了預期收益,還往往能有個驚喜。
相反,國債市場走熊市時候,銀行理财産品的收益就會慢慢下降,不及工作人員給你口頭承諾的收益。嚴重的時候,理财産品甚至是會虧錢,給老百姓帶來 " 驚吓 "。
所以,我說國債市場如果繼續回調,勢必将會沖擊龐大的理财市場。
一定要注意。
老百姓買理财産品是沖着賺錢去的,是沖着你給他說的 3% 左右的預期收益去的。老百姓的風險承受能力是很低的。
另外,理财市場裏也有龐大的套息交易者。
比如某些優質企業能夠從銀行裏拿到低息的優惠貸款,然後轉頭在這家銀行裏買入高息的理财産品。他們的風控也是極其敏感,一有風吹草動,就會贖回。
國債如果在這個位置繼續砸,大量的銀行理财将會出現更大幅度的虧損,贖回一旦集中出現,将會重演 2022 年 4 季度的 " 擠兌 " 行情。
這無疑是金融市場的一場局部地震。
接下來,我們聊下大家關心的事情。
國債收益率能走到哪?
說說 3 點看法吧。
第一個看法,國債市場最近有聲音說是 10 年期國債收益率能到 2.3%、甚至 2.5%。
我不認可。
如果 10 年期國債收益率能到 2.3%、2.5%,就意味着國債的價格要繼續下跌 4%~6%。
換算到理财市場,下跌幅度打個對折,就是說銀行理财在當下已經浮虧的基礎上繼續下跌 2%、3% 左右。
這完全是不可能的。
因爲老百姓們根本不可能有這麽大的風險承受能力,我們買理财就是沖着賺錢去的,一年下來不僅沒有賺錢,還虧錢了,對這個市場的信心一定會動搖。
理财的贖回,也一定會使得銀行大面積地被動賣出持倉,那麽這些持倉抛售到盤面上就又會形成債券市場的進一步下跌。
這些螺旋下跌,最終會造成負反饋,造成市場的非理性恐慌!

數據來源:網絡、侵删
第二個看法,如果銀行理财持續下跌,将會影響實體經濟的融資。
我們舉個 2022 年 4 季度的例子。
截至 2022 年 4 季度末,理财産品存續規模共計 26.85 萬億元,較三季度末大幅下降 0.78 萬億元。其中,固定收益類産品規模減小 0.78 萬億元。
這種贖回潮,在二級市場形成了巨大的抛售壓力,不僅僅使得國債價格下跌,也使得信用債、城投債價格發生了下跌。
這些債券市場因爲流動性較弱,特别是一級市場一度出現流動性枯竭,就是大家都害怕虧錢,不敢買。
結果是什麽 ?
如上圖所示,2022 年 11 — 12 月信用債淨融資額出現收縮,這兩個月分别下降 1396 億元和 6125 億元。其中,産業債淨融資額下降較多,這兩個月分别下降 1363 億元和 4750 億元。
這意思就是,發行人融資成本上升,融資難度加大。同時,它也影響到了當月社融數據。影響到了實體經濟的複蘇預期。
再來說說第三個看法。
高層領導反複強調,擇機降準降息。
我們要保持适度寬松的貨币環境,保持貨币市場的流動性充裕。
所以,國債市場如果繼續下跌,那麽就意味着利率繼續上漲,豈不是意味着貨币環境持續緊張?!
顯然不符合管理層的預期引導。
最後,我想說的是。
國債唱空論可以休矣!
同時,老百姓也要保持足夠的定力,不要被恐慌吓壞了。
因爲,理财也好,國債也罷,拉長時間周期來看,2022 年 4 季度是個非常不錯的加倉點位,并且持有至今漲幅在 6~8% 以上,收益不菲。
★提醒:下單的朋友請務必留下正确的手機号碼,并且留意接聽來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