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廣西壯族自治區審計廳廳長羅海山在一次作工作報告時提及,高校科技成果市場轉化率低。1 所高校累計獲得财政投入科研經費 1.79 億元,實施科研項目 702 個,僅有 5 個項目成果實現市場轉化,占比 0.71%;1 所高校累計獲得财政投入科研經費 1.31 億元,實施科研項目 862 個,實現成果轉化 0 個。
投入大,項目多,但轉化率低得可憐,甚至直接 " 領鴨蛋 "。如此反差,令人驚詫。
報道并未提及轉化率爲零的具體原因,但高校科技成果市場轉化率低不是個别現象,早已引起有識之士的憂慮。
今年 3 月,中國科學院大學特聘教授陳凱華等曾在光明日報撰文指出:數據顯示,高校發明專利産業化率僅爲 3.9%,證明高校科技成果在有效轉化方面存在較大挑戰。作者認爲如高校科研人員在項目立項階段,往往與企業需求對接不緊密,決策過程也缺乏專業的市場前景與産業化潛力評估,這就使得落地的科技創新活動偏離市場需求。
這當然是原因之一,也是主要原因。
在我國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進程中,科技成果的市場轉化至關重要。唯有讓科技成果與市場結合,讓科研價值與商業價值結合,以此推出有價值的技術産品,科技成果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才能得到保證。
盡管近年來高校科技成果市場轉化率整體上有所提升,但科技成果的 " 自娛自樂 ",卻是值得關注的問題。全國政協委員、中科院上海光機所信息光學與光電技術實驗室主任司徒國海調研發現,目前高校和院所的成果與企業的需求匹配度不高,存在大量 " 沉睡 " 專利。
如果搞了一大堆項目,但絕大多數項目深藏閨中無人識,那這樣的項目存在,就意味着巨大的浪費:既耗費了巨額資金,也沒有讓社會得享 " 福利 "。
對此,既要思考校企對接度的提升,爲科技成果大力開拓市場,發展出叫得響、利于民的産品,也要對一些科研項目的價值和前景進行梳理,防止大而不當、價值不高的項目混入其中。
科研項目集中體現出科研人員的追求,科研人員爲之付出了巨大的心血。正因如此,我們才更對科技成果的市場轉化提出更高要求,以避免無用功現象。
貳拾柒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