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出發,驅車 1.5 小時就來到荷蘭南部農業小鎮菲爾德霍芬。鎮上最高的建築就是全球光刻機主要生産廠家——荷蘭阿斯麥(ASML)公司。建築周圍環繞着玉米和小麥田,俯瞰着比利時邊境的一座巨大風電場。如今,這家看起來與世無争的歐洲科技公司卻成了美國對華 " 科技戰 " 的受害者。
光刻機巨頭回函總台:2023 年仍可向中國出口
衆所周知,荷蘭的芯片制造設備巨頭阿斯麥公司(ASML)幾乎壟斷全球最先進的光刻機。目前,中國是阿斯麥公司在全球最大的出口市場,2022 年中國市場占阿斯麥公司全年出口份額的 14%。爲了限制中國獨立制造芯片的能力,今年 6 月,荷蘭政府跟随美國,推出了許可證制度,規定阿斯麥公司在出口光刻機設備之前,要單獨申請政府許可,這項出口管制自 9 月 1 日正式生效。就在 1 日生效當天,阿斯麥表示已獲得了政府的許可證。
△阿斯麥公司回應總台記者詢問的正式回函截圖
中央廣播電視總台記者爲此向阿斯麥公司進行了求證。在正式回複中對方确認,荷蘭有關部門機構已于 9 月 1 日起向阿斯麥公司頒發了許可證,以便該公司能夠在今年繼續向中國提供 NXT:2000i 型深紫外線光刻機(DUV)及後續系統。根據荷蘭新的出口管制規則,該公司将在今年年底之前運送這些系統,以履行對中方客戶的合同義務。但同時該公司宣稱,自 2024 年 1 月 1 日起,該公司不太可能獲得将這些系統運送給中國國内客戶的出口許可證。
然而,得益于來自中國的深紫外線光刻機訂單,中國大量的需求抵銷了全球半導體産業低迷對阿斯麥的沖擊,提振了該公司 2023 年的盈利。阿斯麥總裁、首席執行官溫甯克在不久前的一次采訪中表示,在上半年公司生意受到沖擊的背景下,深紫外線光刻機卻實現了超兩成的增長,實際上超出了公司的預期。業界預料,中企可能趕在年底前,持續加大采購力度。
阿斯麥總裁、首席執行官 溫甯克:深紫外線光刻機我們計劃供貨 375 台,正如之前提到的,這是個非常好的數字。更重要的是,我們在發貨時而不是在客戶現場安裝時确認收入,所以這爲深紫外線光刻機帶來了更好的盈利數字。最初我們的設想是深紫外線光刻機能帶來 30% 的銷售提升,但事實是帶來了 50%,深紫外線光刻機銷售比我們預期的要好很多。
荷蘭對美國作出了緩兵之計式的回應
迫于美國的壓力,荷蘭針對中國推出了對光刻機的出口禁令,但在荷蘭政府的點頭之下,阿斯麥還是會在今年年底繼續出貨給中國客戶。做出這樣的回應,無論是出于維護商業利益的考慮,還是出于維護市場競争規則的目的,體現出的是荷蘭對中國市場的不舍,以及對美國無理要求的無語和緩兵之計式的回應。
其實早在 2022 年年底,溫甯克就對美國要求荷蘭限制半導體方面的對華出口提出疑問。他說,在美國壓力下,自 2019 年起,荷蘭政府已經限制阿斯麥向中國出口其最先進的光刻機。他表示,這對銷售替代技術的美國公司有利,雖然阿斯麥 15% 的銷售額來自中國,但美國的芯片設備供應商有 "25%,有時甚至超過 30%" 的銷售額來自中國,美國的芯片制造商能夠向中國客戶出售他們最先進的芯片,但阿斯麥卻隻能出售舊設備,這看起來是矛盾的。溫甯克直言,美國芯片制造商自己制定規則的同時也在違反規則。
一直從事中美經貿和歐盟事務的歐盟智庫高級研究員艾麗西亞 · 加西亞 - 埃雷羅在接受總台專訪時表示,歐洲缺少自然資源,貿易成了歐洲繁榮的關鍵,因此很容易成爲地緣政治的犧牲品。面對美國将貿易變成一種武器,歐洲國家手中的選項變得越來越少。
00:23
歐盟智庫高級研究員 艾麗西亞 · 加西亞 - 埃雷羅:歐洲沒有什麽資源作爲武器,隻有貿易,而貿易很容易成爲别人施壓的工具,它可能不受 " 硬核 " 力量的影響,但很容易成爲經濟上人爲設置障礙的目标。所以衆所周知,貿易禁令已經成爲一種工具,歐洲卻無力改變。
美國還能 " 卡 " 中國的 " 脖子 " 嗎?
△ 傅聰大使接受英國《金融時報》采訪截圖(中國駐歐盟使團提供)
此前,中國駐歐盟使團團長傅聰大使在接受英國《金融時報》采訪時,曾對美國試圖阻止或阻礙中歐正常的商品和技術貿易發表觀點。" 我們堅信這不符合歐洲國家的利益。坦率地說,我認爲這甚至不符合美國的利益。我們始終認爲,世界足夠大,能同時容納中美兩個大國,中美競争不必非得是零和博弈。我認爲這點很重要。但不幸的是,就美國的政治環境而言,有時真的很難讓一些政客聽進去。"
歐盟智庫學者加西亞 - 埃雷羅對此也表示,美國對歐洲國家施加很大壓力,荷蘭已屈服于美國的壓力。荷蘭在該事件的立場确實背離了長久以來的自由貿易原則。在歐洲經濟目前日趨陷入高通脹和能源困局的背景下,美國在科技領域 " 圍堵 " 中國的做法,人爲地綁架了他國,不僅損害中國、歐盟利益,還破壞多邊貿易規則。
事實上,現在中國的半導體技術發展,并不是美國想攔就能攔得住的。中國海關總署 7 月 18 日公布的 2023 年 1 至 6 月部分進口商品主要貿易方式量值表(人民币值)顯示,2023 年上半年,中國通過一般貿易進口集成電路 930 億個,進口數量同比下降 21.9%,這一數字印證了中國芯片行業在自主研發和生産方面取得的巨大突破。
有意思的是,大約一周前,準确說就在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到訪中國的第二天,中國企業華爲悄然推出了首款芯片完全自主設計制造的手機。美國《華盛頓郵報》不由驚呼," 這可不是一個普通的小玩意。它的推出充分說明了美國的制裁未能阻止中國取得關鍵技術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