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這些日子,京東在資本市場的表現,隻能用一個詞來形容,那就是糟心。比如,雖然大家都知道中概股的行情不濟,但像京東這樣從年初以來跌了近 50% 的 " 大盤股 ",也是少見啊;而這一悲觀情緒在昨晚更是被渲染了,原因是,京東股價又跳水了,今早收盤跌了 8.27%,這一周的跌幅也差不多 17% 了。所以,很多人都在問,京東到底怎麽了?
而與以往的 " 小弟 " 對手拼多多相比,京東的境況就顯得更糟心了。拼多多的股價自今年以來已經漲了 30%。截至今日,拼多多的市值爲 1420.26 億美元,京東的市值爲 438 億美元。京東的市值僅爲拼多多的 30%,相差了近千億美元。遙想到三年前,京東和拼多多的市值還互相追趕咬合,而現在,拼多多則早已遠遠甩下京東,絕塵而去了。
那麽,市場到底爲啥對京東的情緒如此悲觀呢?八姐觀察了下,短期來看,還是因爲京東預期三季度的營收增速放緩,引發投行對其價格下調,最終帶來了股價的昨日大跌。
比如,傑富瑞分析師認爲,京東核心的零售業務,在第三季度隻會出現同比持平的增長速度,而上一季度,零售業務的同比增長爲 5%。因此,該機構也對京東的目标價進行了下調。而事實上,過去一個月,已有多家投資機構對京東的目标價予以下調。
也有投行的童鞋告訴八姐,根據其溝通了解,京東第三、第四季度的收入和 GMV 增速可能都不會有起色,這主要是因爲宏觀經濟以及京東還在進行内部業務調整,不過,京東的利潤依然會有提升的。
當然,上述投行的童鞋也認爲,這也可能是短期的市場情緒做空行爲,因爲,長期看來,京東股票可能還是被嚴重低估了。
而京東的增長放緩,落後于主要競争對手,這也是其股價最近震蕩的原因。比如,與拼多多動辄超過 60% 的增速相比,與淘天拆分第二季度有了兩位數增長相比,京東似乎真的是短期沒有吸引力。
那麽,京東是否會如數年前那波低谷一般,最終觸底反彈走出低迷呢?
目前看來,京東從去年三季度開始,在積極地進行内部業務和架構調整,同時也在今年開始主打 " 低價 ",比如劉強東親自帶隊,還下場做百億補貼,甚至連包郵價格都下降了。另外,京東也在今年開始争奪第三方商家,讓渡部分自營的流量和資源給商家,而扶植這部分業務也會在短期内令京東傳統核心的自營零售業務增速放緩。
當然,京東所做出的一系列調整,一方面是爲了應對洶湧而來的拼多多、抖音、快手們,另一方面,也是對宏觀經濟萎靡、消費降級這一大趨勢的無奈妥協。在經濟向好、大家手中都有錢時,京東的重資産、重物流模式是加分項,而現在,京東以往的優勢在低價面前反而成了掣肘。
以往,劉強東帶領京東數次走出低谷,而這次,他能否帶領京東穿越這個更大的周期呢?希望如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