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白添
衆所周知,粉絲群體的精神狀态通常是不太穩定的。
粉圈裏有專門的一個類别,叫 " 戰鬥粉 ",一旦發生了什麽事,戰鬥粉們是要在前面沖鋒陷陣的。戰鬥粉最大的用途當然是掐架,常在社交論壇混迹的人不難發現,粉圈掐架就像某些美劇裏的人物 CP 關系一樣流行排列組合,今天 A 跟 B 掐、C 跟 D 掐,改天就是 A 跟 C、B 跟 D 了。
花粉如此,生粉如此,紙片人粉如此,影視劇集的粉絲其實也是如此。比如部分《蓮花樓》劇粉視同期對打的《長相思》爲最大對家,又深厭同屬愛奇藝平台的《七時吉祥》過早擡上影響劇集熱度,而同屬恒星引力出品的《蒼蘭訣》劇粉,也對《七時吉祥》裏一些複刻《蒼蘭訣》模式的梗頗爲不滿。
粉絲們鬥來鬥去,其樂無窮,當然,觀察粉絲們的精神狀态,也其樂無窮,星番特選取了粉圈裏相對溫和的影視劇粉絲,對這一群體做了一些精神側寫。
01
電子木魚與賽博哭墳
上映 25 天後,《封神第一部》(以下簡稱《封神》)的票房突破了 20 億大關。
過硬的影片質量之外," 封神胫骨 "(胫骨是 " 精神股東 " 的簡稱)們的自來水與花式玩梗也功不可沒,在 " 滿屏肌肉猛男 "" 妲己是費翔的哈基米 " 等出圈梗之後,費翔飾演的纣王殷壽又因獨特的口音而成了一門最新的小語種—— " 商務殷語 ",掀起了一陣模仿熱潮。
在抖音,就連解釋 " 商務殷語是什麽梗 " 的話題都登上了熱榜,而在 # 商務殷語 #、# 模仿費翔纣王說話 #、# 封神模仿秀 # 等話題下,可以見到抖人們樂此不疲地用英文來注解費翔版纣王的原台詞:" 封神榜 " 是 "fashion 榜 "," 天譴 " 是 " 天 chain",還有網友 cue 費翔去錄導航語音包。
但 " 商務殷語 " 裏有一些内容顯然比較地獄笑話。比如殷壽騙姬昌吃下用其子伯邑考做的肉餅後,笑問姬昌 " 你那麽愛你的兒子,難道嘗不出來他的味道嗎?" 陰間劇情頗有戲劇張力,不過在這等人倫慘劇面前,玩這個梗的網友們也難免覺得自己 " 有罪 ",便想出了敲電子木魚漲功德的方法,慰藉一下自己殘存的良心。而據星番觀察,在《封神》的一衆角色中,伯邑考也是和電子木魚詞條關聯度最高的一個。
提到 " 有罪 ",就不得不提李雪健飾演的姬昌。電影裏他聲嘶力竭喊出的 " 我有罪 , 我僞造卦象 , 我聚衆叛亂 , 我煽動謀反 , 我是罪人 " 這幾句台詞," 魔性 " 程度與纣王的商務殷語不相上下,因此也被許多粉絲青睐,成了被模仿的大戶。
與費翔因爲文化和成長背景導緻的 " 混血口音 " 不同,李雪健台詞的特性是生病導緻的聲帶受損,一位老戲骨帶病堅持原聲拍攝,卻被以戲谑的态度模仿調侃其口音,多少會讓一部分網友感到不适,甚至模仿者本人也會被這種情緒影響,抖音博主 " 大年 BigYear" 即爲此發視頻解釋。
在 " 封神胫骨 " 們狂敲電子木魚的時候,《蓮花樓》的劇粉 " 蓮絡人 " 們忙着四處 " 哭墳 "。對男主角李蓮花 be 結局意難平的抖人,去各類與蓮花、荷花有關的視頻下面刷與李蓮花有關的評論,和李蓮花重名的景點 " 蓮花峰 ",當然也被李蓮花的 " 未亡人 " 們貢獻,就連一些國風的音樂、書畫博主下面,都有 " 蓮絡人 " 們的身影。
一些劇粉意識到這樣的行爲可能過于冒犯,于是解釋道 " 請大家不要怪《蓮花樓》劇粉到處哭墳,那是因爲我們沒有找到李蓮花的墳 ",很顯然,這類看似清醒的發言,其實也是癡狂的另一種表現形式;而哭墳告一段落後,抖音劇粉們又搞起了 " 尋人 " 和 " 亡夫回憶錄 ",還有 " 李蓮花幫我吹生日蠟燭 " 這樣的整活 " 合拍 ", 豆瓣網友們則建起了 " 李蓮花祝福樓 ",進帖的網友們要一人一句 " 李蓮花長命百歲 " 接龍。
樁樁件件,足見劇粉深情。其實這樣的賽博哭墳也并非《蓮花樓》劇粉首創,年初《狂飙》在播時,# 今天是李響頭七 # 的詞條就曾經上過熱搜,衆多劇粉們一起哀悼李響;而《長相思》裏的男二塗山璟,也有 # 賽博哭墳塗山璟 # 的微博話題,供心疼他的粉絲們宣洩情感。
電子木魚也好,賽博哭墳也罷,俨然都是這個時代才能出現的影視劇粉絲奇觀。這其中既有粉絲群體的玩梗跟風心性使然,也是粉絲對影視劇的熾熱情感找到的網絡空間新出口。
02
指點劇方,激揚創作
更高階的劇粉當然不滿足于隻在網絡空間裏敲一下電子木魚,撒幾滴電子眼淚。
在影視資源不甚發達的時期,觀衆們處于一種 " 播什麽看什麽 " 的蒙昧狀态,而今時不同往日,在經過了多年豐富的影視熏陶後,鈕祜祿 · 觀衆們紛紛翻身作主,不僅可以相對準确地甄别佳片與爛片,甚至還能教影視行業的人做事。
上半年大熱劇《長月燼明》的敦煌風造型很是出圈,據說去敦煌找靈感的建議最早便是來自于羅雲熙粉絲,而其粉絲在開拍前許願的 " 額飾 "" 毛毛領 "" 編發 " 等元素,也都被造型師采納。
而論及暑期檔,《長相思》的劇粉存在感之高,在近幾年的影視劇裏算是獨一份的,《長相思》劇方與平台方的 " 乖巧 ",也算是名列前茅。
劇集剛剛開播的時候,劇中的幾個主要男性角色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傷害女主行爲,于是劇粉們建言獻策,提議讓角色們罰站,以消觀衆心頭怨氣,而平台也順勢而爲,做了一個 " 角色罰站牆 ",讓觀衆們跟随劇情給角色選擇罰站還是坐下,就連相柳的坐騎兼愛寵毛球都被送上了罰站牆供觀衆審判。
這樣的設置顯然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觀衆對劇情太虐女的不滿,緩解了古早 IP 與現代觀衆女性意識的一些沖突,也讓劇粉們感受到了被認可與被尊重,于是劇粉們不斷提出更多建議,諸如 " 斷更期劇方應該怎樣做?平台應該怎樣做?女主粉應該怎樣做?" 等等層出不窮。
這些建議堪稱全方位無死角,小到女主角受傷時衣服上的血迹是否不夠真實,大到重寫劇情改寫故事内核,從劇集制作到宣發的方方面面都指點到,而且清一色帶有 "XX 請進 ",以至于《長相思》豆瓣小組裏都有網友發帖吐槽這一現象。
女主角在梅林被虐殺這一原著劇情高潮點沒有達到應有效果之時,不滿的劇粉甚至重新寫了分鏡,而劇方自知 " 理虧 ",幹脆順應這一輿論傾向,放出了原素材,讓觀衆們重新剪輯,也轉移了劇粉們對劇集本身的部分不滿。
但這樣的做法治标不治本,論起真正的爲劇粉 " 定制 ",幾年前的《東宮》倒是更勝一籌。與《長相思》相同,《東宮》在還原原著裏 " 跳忘川 " 這一名場面時也讓觀衆們甚是不滿,特别是 BGM 的缺失更是網友吐槽的重災區,于是《東宮》片方立刻成立了音樂小組,重新讨論音樂鋪設,第二天重新上線的該集就已經增添了 BGM, 劇方的誠意和速度都讓劇粉頗爲雀躍。
除了 BGM 之外,《東宮》的濾鏡、字幕大小也響應觀衆意見及時做了調整,雖然劇集的缺點不少,但在這樣的 " 售後服務 " 面前,觀衆吐槽的聲量倒也小了不少。
顯然,在如今的大衆文化語境下,觀衆們具備了更多的主動意識和參與期待,從多方面參與到了 IP 劇的制作與傳播中,原本單純的觀看行爲已經變成了集觀看、溝通、參與于一體的互動過程。
03
人戲不分,愛恨濃烈
如果說敲木魚和哭墳大多還停留在角色層面,指點創作多少需要理性分析影視劇作,那麽對演員的移情,則顯然是打破次元壁的徹底入戲了。
一個大爆角色會爲演員吸粉無數,不過其中有許多自帶角色濾鏡的 " 三月劇粉 "。想要穩固劇粉,将劇粉轉化爲演員個人粉,最穩妥也最有效的法子其實是演員再出爆角色,但這需要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另一個捷徑則是虐粉提純,職粉或者深谙飯圈運作之道的大粉們通過各種引導掐架,引起粉絲憐愛,從而将其虐成唯粉。
愛意之外,因爲角色而遷怒演員本人的例子也不鮮見,古早如《還珠格格》裏的容嬷嬷飾演者李明啓老師被路人扔雞蛋,馮遠征因在《不要和陌生人說話》裏飾演的家暴犯安嘉和太過深入人心,被路人扇巴掌,近期在《長相思》裏多番坑害塗山璟的防風意映飾演者黃燦燦、《我的人間煙火》裏的許沁飾演者王楚然,都因爲角色不讨喜被不少網友讨伐。
有時粉絲們又會因爲太過喜愛角色,由不得任何三次元的人指手畫腳,從而對主創人員産生不滿。比如《封神》天津場路演過程中,主持人發言稱 " 說話前過過腦子,CP 别亂嗑 " 引起不小争議,部分粉絲的情緒甚至上升到了整個劇組,直到主持人就此事道歉,争議才得以平息。
如何平衡這些過于濃烈的愛恨,還是一個需要長久探索的命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