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多的時間三次換款,這樣的操作對于汽車産品來說屬實不多見。
近日,極氪車友紛紛吐槽,目前在極氪店内你甚至能買到 23 款、24 款、25 款三款極氪 001。實際上,這樣的操作在燃油車時代曾出現過,甚至 " 花活 " 更多。
比如此前的 2022 款日産奇駿,雖然僅研發動力系統就花了 300 億,但三缸發動機的奇駿終究還是被中國消費者抛棄。無奈之下,日産恢複了老款奇駿的銷售,并改名奇駿榮耀版,相當于新款老款一起賣。即便是 2023 年推出混動版奇駿,老款奇駿依然在售賣,與極氪 001 的情況比較類似。
不同的是,奇駿的換代經過了車企的深思熟慮,也的确是産品到了換代周期,屬于順應市場的舉動,而極氪 001 的換代就有些操之過急了。
這場 " 背刺 ",跟以往不太一樣
新能源車滲透率飛速增長的這幾年," 背刺 " 貫穿了整個曆程。最初是特斯拉通過改善工藝及成本優化,達成了無預告降價,引發車主不滿。此後,由于新能源車技術升級、工藝改進以及原材料成本下降,最重要的是 " 内卷 ",導緻車價如過山車下落一般,消費者已經跟不上市場節奏了。
但無論新能源産品節奏有多快,絕大部分車企依然能遵循産品換款的市場規律,一年換一款,這也就襯托出了極氪 001 一年内換三款的獨特。如果說 23 款到 24 款是對産品功能性配置的 " 縫縫補補 ",6 個月的時間,從 24 款到 25 款,可謂質的飛躍,重點在于 25 款極氪 001 除最低配車型外,其餘配置車型均升級了激光雷達和雙 Orin-X 芯片,智駕也升級爲極氪浩瀚智駕 2.0,能實現高速 + 城市 NZP。
衆所周知,2024 年是智駕元年,極氪在 8 月推出高速 + 城市 NZP 相對于友商來說進度稍慢,但好在還是趕上了這輪技術變革,因此從産品升級的角度來看,由于 24 款車型在硬件設施上已經無法滿足城市 NZP 的使用,如果僅将新車定位爲 24 款車型的增配,不僅價格會出現重疊,而且會使産品線變得更加混亂。所以從企業角度來看,将新車發布成 25 款車型,并沒有太大問題。問題在于,24 款車型的上市節奏是不是出現了問題。
從時間線上看,2024 款極氪 001 于今年 2 月 27 日正式上市,新車做到了 " 降價增配 ",并擁有更好的整車性能和功能優化。再往前推,2023 款極氪 001 于 2023 年 1 月 1 日上市,充分說明了 2024 款極氪 001 的上市節奏并無問題。
問題到底出在哪裏,從極氪對産品力的布局,尤其是智駕上車的節奏把控出現了問題。筆者在今年 1 月份探訪極氪經銷商時曾特别詢問了銷售,關于極氪城市 NOA 智駕的問題,銷售表示大約在 7、8 月份,極氪會上線城市 NOA 功能。事實驗證,極氪銷售早在 1 月份就知曉了極氪城市 NOA 的上線節奏,也就是說廠家對此功能的上市節奏是完全清晰的。
這也就預示了,極氪很早之前就能預判到,2 月底發布 24 款車型後,大約在半年後,一定會上新帶有高階智駕的車型。但随着内卷深入,車企強打價格戰,2 月底極氪推出 24 款 001,除了升級部分配置外,還降低了售價,實際上是有意針對價格戰而爲之。在此之前,23 款車型最低配售價已經降到了 28 萬以下,但依然無法應對價格戰帶來的副作用,也就是說,極氪不得不在價格戰最慘烈的時間點,推出新款 001 車型,穩定品牌銷量。
收效同時," 背刺 " 便成了必然
極氪 001 事件真實地反映出新能源車市現狀,就是内卷帶來的 " 拔苗助長 "。
都說新能源車逐步向快消品靠攏,對比手機,2022 年,中國消費者手機換新周期在 25.3 個月,到 2023 年,這個時間增加到 40 個月以上,而 2023 年全球手機平均換新周期,更是達到了 51 個月,超過 4 年。
而汽車流通協會的數據表明,中國新能源車的換新周期恰巧是 4 年起,也就是說,新能源車的換新周期已經與手機相近,說其是快消品是有一定依據的。
以此爲前提,老問題還是新能源車的技術更叠過快,導緻業内雖然有明确的技術發展路徑,但市場卻亂了套。極氪 001 的處境恰巧說明這一點,如果不在全行業都叠代技術時推陳出新,終将落後于市場,但問題恰恰就是,當下的新能源競争,無論是三電、智駕、座艙還是整車其他技術,隻要有一環出現全行業突破性進展,就需要面臨産品叠代。
再看一組數據,按中國原先的新能源發展規劃,預計在 2035 年新能源滲透率達到 50%,相當于我們提前了 11 年完成了這個計劃,也就意味着,一是整個新能源體系的建設速度超乎想象,二是新能源技術叠代速度超乎想象,這就引發出極氪 001 一年多的時間就出現 " 三代同堂 " 銷售的名場面。
還有一些案例可以佐證這一點,如方程豹豹 5 上市不到一年便官降 5 萬的做法。比亞迪通過強大的成本控制能力,能夠實現一款 30 萬級産品在銷量不足以達到規模決定成本的地步,并上市僅不到 1 年,官降 5 萬還能保證利潤,從側面很好地印證了新能源技術發展之快,沒有技術發展,就不可能實現大幅成本控制。
無論是極氪 001 還是方程豹豹 5 的例子,都能說明類似的事情在未來還會持續上演。換句話說,新能源老車主感到 " 背刺 " 這件事,未來一段時間内或仍無法避免。
近兩年,伴随着 " 背刺 " 一同出現的是 " 等等黨 " 這個詞,也直觀地說明了新能源車市變化完全捉摸不透,似乎連車企本身都無法預判市場下一步的進展。正因爲這樣,新能源車企長期處在神經緊繃狀态,生怕錯過某一個競争節點,導緻滿盤皆輸的局面,從這個角度看,似乎又能理解極氪 001 事件背後的市場發展之必然結果。
但話說回來,新能源時代是要求車企全能的時代,其中就包括令用戶滿意的服務,畢竟幾乎所有車企,近兩年喊得最多的口号,就是 " 以用戶爲中心 "。所以,追趕市場變化的前提,還得是讓用戶滿意。否則,一切的産品進化,都将是徒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