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ICphoto
華夏幸福(600340.SH)近日發布的 2023 年中期業績顯示,今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 106.16 億元,同比下降 26.09%,實現銷售額 48.27 億元,同比下降 34.07%。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 -12.67 億元,經營淨現金流 1.55 億元。
在債務重組逐步落地的同時,華夏幸福通過全面重啓産業新城等原有業務并積極開拓創新業務,逐步恢複和提升自身經營 " 造血 " 能力。
金融債務重組簽約超 85%
截至 6 月底,華夏幸福的金融債務重組簽約已超 85%。華夏幸福于 2021 年 9 月 30 日公布《華夏幸福債務重組計劃》,截至報告披露日,實現金融債務重組簽約金額約 1864.69 億元(含 49.6 億美元境外債),約占金融債務金額 2192 億元的 85.1%。華夏幸福對已簽署《債務重組協議》中适用 " 兌、抵、接 " 清償方式的相關債權人已啓動三批現金兌付,預計兌付金額合計爲 44.49 億元。
境内外公司債券全部重組完成,以股抵債超百億。其中,面值 49.6 億美元的境外債協議安排重組已正式生效,并已完成重組交割,面值 371 億元的公司債券已召集債券持有人會議并審議通過。
立足自身業務情況,華夏幸福搭建了 " 幸福精選 " 和 " 幸福優選 " 兩大平台,以平台股權抵償金融及經營債務。截至中期業績報告披露日,已實現以股抵債金額超 115 億元,其中以 " 幸福精選平台 " 股權抵償金融債務約 76.30 億元,以 " 幸福精選平台 " 及 " 幸福優選平台 " 股權抵償經營債務約 39.06 億元。
在 " 保交樓 " 方面,華夏幸福在中報裏表示,通過銷售回款、資産處置回款、欠款催收、借助政府平台存量資産融資、跨區域資源調配、國家專項借款等多種方式籌集資金,在項目屬地政府支持和資源單位配合下,确保房屋按期交付。自 2020 年四季度至其報告披露日,已累計交付 9.2 萬套,其中 2022 年實現 7.73 萬套複工,2.53 萬套交付,2023 年 1-8 月實現 63 個項目 6.47 萬套複工,14 個項目 1.76 萬套交付。
原有業務與創新業務相結合
在 " 全面轉型産業新城服務商 " 的戰略下,華夏幸福現已形成産業新城及相關業務、住宅開發及相關業務、創新業務三大業務闆塊。
産業新城業務依然是華夏幸福的核心主營業務,立足現有區域、保留優質區域、分類甄别、精準施策、持續優化調整綜合性片區開發模式 ( 開發性 PPP 模式 ) ,同時強化以産業招商爲核心的市場化服務能力,并系統性輸出政府服務綜合解決方案,實現産業新城業務的良性發展。
上半年,産業新城區域平穩運行并持續優化,華夏幸福在各區域共新增簽約包括深圳中尚恒業、北京遠大、蘇州威博達、蚌埠明威等 18 家入園企業,新增簽約投資額 101.3 億元,同時在對外合作、服務轉型方面有所突破。産業招商能力持續強化,産業發展集團自研 7 級招商賽道,聚焦 189 個招商标準産品單元精準招商,上半年爲 4 個市場化合作委托區域引入 10 個産業項目,固定資産投資額爲 46.76 億元。
與此同時,封裝并輸出園區及城市發展綜合解決方案,以及産業招商、産業集群打造、城市規劃建設、城市運營、城市營銷、投融資等全流程全方位服務,面向地方政府提供一體化服務,持續打造産業新城綜合解決方案系統性輸出平台。
以産業新城爲基本盤,華夏幸福也從重資産模式向輕重結合轉變。在創新業務闆塊,華夏幸福重塑以産業發展爲核心的政府服務體系和以空間服務爲核心的企業服務體系,同時積極探索地産發展新模式。
其中,幸福産城依托華夏幸福二十年産業新城開發經驗打造綜合服務平台,上半年新增載體簽約面積 102 萬平方米;幸福安基全力打造 "AMC+ 保交樓 "、" 産業代建 " 兩大核心産品,業務範圍覆蓋環北京、環南京、環武漢等核心都市圈,上半年新增簽約規模 158 萬平方米幸福藍線聚焦産業園資産招租及運營服務,上半年市場化拓展拓展面積 36 萬平方米,落地北京首鋼園六工彙項目、唐山華創産業園、固安瑛明産業園等标杆項目。幸福基業物業上半年市場拓展持續發力,外拓簽約 40 個項目,簽約額達到 4.74 億元。
華夏幸福表示,下半年,公司将繼續在完成 " 保交樓 " 和債務重組的前提下,繼續推行 " 全面轉型産業新城服務商 " 發展戰略,重塑優化機制以确保戰略落地、保障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