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月 28 日,以阿裏巴巴集團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張勇發出内部信的方式,阿裏巴巴(NYSE:BABA,股價 86.12 美元,市值 2280.06 億美元;HK:09988,股價 84.25 港元,市值 1.78 萬億港元)宣布了 " 成立 24 年來最重要的組織變革決定 ",構建 "1+6+N" 的組織結構。
根據調整,六大業務集團和多家業務公司将分别建立各業務集團和業務公司的董事會,實行各業務集團和業務公司董事會領導下的 CEO 負責制,對各自經營結果負總責。
張勇在内部信中說," 讓組織變敏捷,讓決策鏈路變短,讓響應變快,是本次變革的初衷和根本目的。"
與此同時,28 日當晚,在阿裏内網答問的視頻中,張勇進一步補充表示,"1" 是阿裏巴巴集團,作爲阿裏巴巴的上市公司主體不會改變,但集團的運營重心會從具體業務抽離出來。"…… 孩子大了,要走出去,獨立面對市場。阿裏巴巴集團更像一個大底座,給它們做好支撐。"
種種迹象都在表明,這是張勇所力倡的 " 敏捷組織 " 的延續。張勇曾多次強調,今天的阿裏巴巴已成長爲多業務、多業态的超大型組織,這些業務特質不同,面臨的市場環境不同、客戶不同、發展階段也不同。這也意味着,它們需要擁有更獨立的經營策略,能夠根據變幻的市場需求快速做出适合自身的判斷和選擇。
據悉,張勇曾将組織設計原則總結爲四個字:縱、橫、分、合。" 你要跑得快,就要分,變成縱向;你要沉澱經驗、沉澱知識積累,你就合,變成橫向。" 在商業競争中使用謀略,面對複雜的市場競争環境,阿裏巴巴顯然是爲了更好地 " 應戰 "。
廣科咨詢首席策略師沈萌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阿裏巴巴作爲中國最大的互聯網平台企業,已經從早期的電商,擴展到金融、物流、文娛、雲計算等諸多領域,這些業務領域之間的關聯性、協作性難度越來越大,讓阿裏巴巴在面對新的市場競争與挑戰時,除了規模效應外,難以進行更加靈活、更加敏銳的反應。
" 因此,阿裏這次組織結構調整更加突出各業務闆塊的獨立性,也是希望能夠積極調動業務組織内部的活力,爲各業務闆塊在研發創新等方面注入新的動能。" 沈萌說。
截至 3 月 28 日港股收盤,阿裏巴巴港股收盤價 84.25 港元,跌 1.17%,總市值 1.78 萬億港元。美股盤前則漲超 9%。
阿裏巴巴集團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張勇 圖片來源:企業供圖
24 年來最重要一次組織變革
所謂構建 "1+6+N" 的組織結構,即在阿裏巴巴集團之下,設立阿裏雲智能、淘寶天貓商業、本地生活、國際數字商業、菜鳥、大文娛等六大業務集團和多家業務公司。這意味着各個業務集團将能以更敏捷的姿态獨立面對市場,未來具備條件的業務集團和公司,都将有獨立融資和上市的可能性。
根據全員信,張勇在擔任阿裏巴巴集團董事長兼 CEO 的同時,兼任阿裏雲智能集團 CEO;戴珊任淘寶天貓商業集團 CEO;俞永福任本地生活集團 CEO;萬霖繼續擔任菜鳥集團 CEO;蔣凡任國際數字商業集團 CEO;樊路遠任大文娛集團 CEO。其他公司也将獨立經營管理。
事實上,對阿裏巴巴而言,組織變革并不罕見。
從 1999 年成立以來,阿裏巴巴就不斷在創新和變革中演進和叠代。某種程度上,阿裏巴巴每一次組織調整,都是與整體戰略發展需求相适應的自我變革。
回顧阿裏巴巴曆年來的動作,此次 "1+6+N" 的組織變革,并非毫無基礎。
2015 年 12 月,阿裏巴巴啓動 " 大中台、小前台 " 戰略。到 2016 年,張勇強調阿裏巴巴集團已經擁有多元的業務闆塊,并表示未來阿裏 " 将逐漸實現闆塊化發展 "。2019 年,雲智能、B 系兩大業務闆塊開始實行闆塊治理,由業務總裁代表集團分管。
從 2020 年開始,阿裏巴巴積極倡行打造敏捷組織,并推行多元化治理結構下的經營責任制。2021 年 7 月 27 日,在年度緻股東信中,阿裏巴巴首次對外正式披露," 随着業務賽道越來越豐富,我們也在探索創新阿裏巴巴的多元化治理體系 "。此外,在 2021 年 12 月 6 日發布的全員信中,阿裏巴巴進一步明确 " 多元化治理 " 将成爲集團全新的組織戰略。
阿裏巴巴曆史上每次重要的組織變革 圖片來源:企業供圖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現,近兩年,國内數字商業、海外數字商業、本地生活、阿裏雲智能四大業務闆塊均已實行多元化治理,多家獨立經營的環路公司也先後成立。
此次變化的一個關鍵動作是,各業務集團分别成立董事會,實行董事會領導下的 CEO 負責制,阿裏巴巴集團則全面實現控股公司管理。對各業務而言,治理架構獨立意味着直面市場洗禮,與之對應的是創新激勵的可能性。
上海财經大學電子商務所執行所長崔麗麗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阿裏巴巴在現有外部競争環境的壓力下,基于過去經營中所表現出來的一些比較集中的問題,通過組織結構的調整來改善内部溝通,應對更加激烈的行業競争。
" 基本上這個結構的調整,将阿裏巴巴集團内部主要的幾個條線業務做了清晰地劃分,同時我們也可看到雲業務是備受關注的重點。" 崔麗麗認爲,這一組織變革的背後,一方面可能和過去一年中阿裏雲經營的整體表現有關,另一方面也是在 GPT 系列大模型在全球掀起投資和應用創新熱潮之後,結合國家在數字中國建設和發展中或有的機會,強化這個條線的管理和領導。
總體來看,當前階段,阿裏巴巴各業務線的表現不盡相同。
阿裏巴巴 2023 财年第三季度(自然年 2022 年第四季度)業績報告顯示,整體來看,這一季度,雖說淘寶和天貓的在線實物商品 GMV(剔除未支付訂單)同比錄得中單位數下降,但淘菜菜、餓了麽、盒馬等業務實現了虧損同比顯著收窄,優酷已連續七個季度虧損同比收窄。
值得關注的是,就核心電商收入而言,截至 2022 年 12 月 31 日止三個月,阿裏來自中國零售商業的收入爲人民币 1657.65 億元,相較 2021 年同期的人民币 1676.70 億元下降 1%。其中,客戶管理收入同比下降 9%。
此外,早在 2022 年底,張勇便宣布了一項組織調整,自己同時擔任阿裏雲智能總裁。根據本次全員信,張勇在擔任阿裏巴巴集團董事長兼 CEO 的同時,兼任阿裏雲智能集團 CEO。
對于 " 哪些業務将獨立上市 " 這一問題,28 日當晚,在阿裏内網答問的視頻中,張勇解答稱:" 條件成熟一個,上市一個。"
張勇說,希望阿裏巴巴未來能夠長出若幹個上市公司,過幾年繼續 " 生兒育女 ",長出更多上市公司。" 上市不僅是上市本身,也是獨立面對市場的更高要求。希望大家都能爲自己而戰,爲自己所奮鬥的事業而戰。"
圖片來源:企業供圖
" 六箭齊發 ":爲業務而戰
目前,阿裏旗下阿裏雲、菜鳥等多個業務已是市場頭部企業,盒馬、平頭哥等業務融資上市傳聞不斷。爲了守住市場領先地位,在本次組織變革之後,阿裏巴巴 " 六箭齊發 ",爲業務而戰。
沈萌向記者表示,阿裏巴巴此時宣布進行大規模的組織結構深度調整,是針對當前市場環境,特别是阿裏巴巴自身遇到的發展瓶頸進行的一次内部變革。在他看來,作爲存在明顯估值差異的各業務闆塊,獨立發展能夠更好發揮業務内部成長的優勢,也能夠更好地在同一體系内進行多元化合作,有利于阿裏巴巴各闆塊價值的重構,進一步釋放獨立業務的估值潛力,爲各業務單位的發展凝神聚力。
崔麗麗也表示,組織變革之後,從阿裏巴巴内部來講,業務邏輯條線更清晰,條線 CEO 也作爲第一責任人,決策的反應速度會更快;這種目标責任下放到每一個員工,以期發揮每位員工的主觀能動性,也有助于組織動态能力的激發。
" 二是從公司治理與資本市場的角度來講,任何一個業務模塊都有可能與外部資本市場發生鏈接,既借助于來自于阿裏集團的資源、能力,也能夠從外部吸收發展過程中需要的資源。對于每一個條線的發展更獨立、更市場化,也會更強壯。" 崔麗麗說。
值得一提的是,在阿裏巴巴的六大業務集團中,本地生活也被放在了重要的位置。根據全員信内容,由俞永福任本地生活集團 CEO,而就在一周前,俞永福剛剛出席高德内部會議并宣布高德和阿裏巴巴旗下本地生活的到店業務口碑正式合并。如今看來,這也是阿裏巴巴本地生活業務重新整合獨立出發的前兆。
在業内看來,阿裏巴巴本地生活服務闆塊下的到店業務與高德合并也意味着高德将取代口碑承擔到店重擔的計劃正在逐步落地,将與餓了麽到家業務共同組成阿裏本地生活的 " 雙輪 "。而在此前,高德這張地圖承載着導航之外越來越多的生活場景,用張勇的話來說,高德地圖 " 成功從一個地圖工具走向一個基于地圖的搜索、發現、交易、履約完整鏈路的目的地服務平台 "。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建 攝(資料圖)
實際上,本地生活戰場也在今年迎來競争最爲激烈的一年,前有抖音試水外賣業務,後有美團上線 " 特價團購 "、" 神搶手 " 等外賣特價業務加速反擊。現今,抖音、快手等巨頭的跨界入局,并取得了不俗的成績,更使阿裏的本地生活業務腹背受敵。如此格局之下,阿裏本地生活也必須以一種更積極的姿态主動加入 " 群聊 "。本地生活集團獨立作戰,以一種創業的心态重新出發,或許也是阿裏不得不爲的舉動。
此外,阿裏本次組織變動也令外界産生了與京東有關的聯想。兩家戰略布局的方向雖然存在一定的差異,但承托他們成長的底層業務的分設,基本有着大差不差的選擇。
2020 年以來,京東集團旗下多個子業務紛紛獨立上市,京東系版圖也由此徐徐展開。
2020 年 6 月,達達集團登陸納斯達克,成爲 " 即時配送第一股 "。随着去年 8 月達達集團組織架構調整,京東零售 CEO 辛利軍成爲達達集團董事會主席,多名京東高管也一并進入,達達集團正式并入京東系。而其下設京東到家與達達快送兩大闆塊,是京東在同城業務布局上的重要抓手。
緊随其後,京東集團也于 2020 年 6 月完成了二次上市,登陸港交所。同年 12 月,京東健康在港交所敲鍾。值得一提的是,據最新财報,阿裏健康與京東健康均實現扭虧。
而作爲京東成立以來最重要也最 " 重 " 的硬資産,2021 年 5 月,京東物流成功完成港股 IPO。幾經多年業務方向的變革,阿裏菜鳥 " 輕 " 平台化運營的思路,如今也發生了根本性轉變,砸重金補貼送貨上門,承托更多阿裏自營業務的物流使命。
當前,排隊等待 IPO 的還有京東另外三個獨角獸子業務,即整合京東雲與 AI 業務的京東科技、京東在産業基礎設施領域的重要抓手京東産發以及京東最隐秘的獨角獸京東工業。
無論如何,推動這次變革,張勇顯然下了很大的決心。
在内部信中,他說:" 會當水擊三千裏,24 歲阿裏正迎來新的發展契機。我們有變革的勇氣和使命感,更有變革的能力和底氣。"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