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快遞觀察家
" 正常是上面吃肉,下面喝湯,現在連湯也沒有了。"
雙 11 期間,一位驿站經營者在億豹網短視頻平台吐槽說,今年雙 11 貨量較多,大貨也越來越多,投訴也在增多,就是收入沒有增多。
原來驿站還能依靠到店寄賺點利潤,現在各大平台都在降低運費險補貼,提高技術服務費抽成,導緻很多驿站入不敷出,選擇關門大吉。也有一些驿站經營者嘗試切換系統,降低營業成本。
史上最長雙 11,從 10 月底開始,不少驿站就迎來了件量高峰,部分驿站甚至出現了 " 爆倉 " 情況。由于快遞量猛增,驿站隻好臨時增加人手,疊加送貨上門的需要也在增多,有些驿站還要承擔上門退貨的取件任務,驿站小哥工作強度居高不下。
另一位經營者留言說,身體的累還能堅持,心裏的寒更難受,稍微服務不到位,就會挨客戶的罵,挨站點的罰,一個每天上千件的驿站,還不如出去打工賺得錢多,現在每天都跟行屍走肉一般,不知道還能堅持多久。
" 不送貨上門投訴、放驿站投訴、送家門口丢件賠付,發件人自己弄錯碼投訴要承擔,有用戶明明取走了快遞卻說沒有收到,更有甚者十幾天不取,半夜打電話說急用要取件 ……"
億豹網獲悉,切換了系統的經營者也不見得多香,單價都在走低,運費險隻有五六塊錢。" 廣東寄廣東,5 塊 4 的運費險,我自己面單都 3 塊 5 了,還要打包,平台還要抽服務費,基本沒有錢賺 ",在這樣的背景下,不少經營者主動關閉了寄件功能。
" 以前還能靠運費險賺點錢,現在一天收七八十個退貨,才賺八九十塊錢,還要承擔打包的成本 "。當到店寄件成爲雞肋,入庫費上調更無可能,驿站商業化變成了經營者的最後一根希望稻草。由于每個驿站所處城市與社區環境不同,商業化沒有成功可複制的案例,指望商業化拯救驿站更不現實。
快遞驿站這個看似門檻很低的創業項目,卻成爲很多人的不堪往事。" 如果不是在高校或者封閉園區中,若還有人想接盤驿站,勸他趁早打消這個念頭 ",不少粉絲勸退打算入局的新夥伴。
億豹網發現,曾幾何時,包括三方各個品牌驿站、快遞公司品牌驿站在内,一個小區内四五家驿站的情形早已成爲過去式。現在即便把所有件量集中到一家驿站,也不見得輕松盈利。
億豹小程序截圖
在億豹小程序上,有不少驿站的轉讓信息,轉讓的原因五花八門,歸根結底不外乎 " 罰款過多 "、" 人手不足 " 等等。
" 與總部不斷試壓網點一樣,平台也在逐步收緊驿站的政策 ",一位經營者坦言,自己做驿站兩年已心力交瘁,目前最大的願望就是盡快找到接盤的人。
不止驿站,網點也熬不住了,新一輪的洗牌已在路上。雙 11 期間,湖北多家快遞網點傳來主動退網的消息,網點老闆表示,招不到人,賺不到錢,繼續撐下去沒有任何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