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幾何時,年少的我們心底有詩,眼裡有光,看什麼都像極了愛情。
口裡哼的是," 愛是彩色糖衣包裝卻沒有營養的藥藥。"
QQ 簽名是甜蜜又造作的耍酷文學," 抽煙隻抽煊赫門,一生隻愛一個人 ",(狗頭保命:抽煙有害健康)
覺得任何時候都能克服千難萬阻,為愛走一回。
我們幼稚、魯莽但也赤誠。
可到了後來,一切都變了。
愛情變成了權衡性、非必要的存在。
" 再也不相信愛情 " 的水泥封心才是日常。
男男女女們被精準地打上 " 海王 "、" 海後 "、" 舔狗 "、" 備胎 " 的細分标簽。
" 為愛沖鋒的勇士 " 隻能成為互聯網浪尖上的綠巨人,人們笑話他的狼狽,心疼他的遭遇 ......
才發現,那些為愛犯蠢的記憶愈發遙遠,那些天真與純粹也都回不去了。
我們匮乏的不隻是餘額,還有熱烈和深情。
在處理生活和工作之後,人們仿佛隻會化身安陵容," 我已經精疲力盡。"
狗血偶像劇的撕心裂肺再也不受待見,戀綜 cp 充斥着劇本騙局,crush 式戀愛像打開 Porn 一樣簡單。
容易上頭,更容易下頭。
2022 年底,優酷視頻就嘗試着去揭穿當代人的 " 愛情觀 " 真相。
想戀愛、想不婚、想獨善其身,紀錄片《想要問問你敢不敢》可能都有你心中的答案 ......
《想要問問你敢不敢》,真的很敢
感情焦慮是當下年輕人逃不開的話題之一。
" 為什麼會焦慮呢?"
" 不夠漂亮,身材不好,太自我嗎?"
" 有過失敗的婚姻,過了别人最好的年紀,還是從來沒有愛過誰?"
各種理由和因素都能成為阻礙。
父母殷切的期盼,社會主流發展的趨勢,自我内心的叩問 ......
《想要問問你敢不敢》通過旁觀的視角記錄了普通人的初相逢——相親。
在第一期," 男女生第一次約會,如何輕松打開話題 " 裡。
99 年的弟弟和 88 年的姐姐,真實還原了男女間第一次交流的局促和尴尬。
好似聊了挺多,但也不過是在各自的區域裡自說自話。
沒有觀衆期待的尖銳矛盾,和戲劇反轉,它普通、真實且平淡。
比如第十期," 你覺得我怎麼樣 都是朋友都是朋友 "。
28 歲,主業創意策劃,同時是脫口秀演員的玖姑。
穿搭個性十足,烈焰紅唇配上充滿活力小馬耳環,即使翻不動菜單也不會脫下的彩鑽手套。
(優雅,實在是優雅)
事業理想是 " 稱霸長三角 "。
能酷酷的拽言拽語," 我好久沒看見牛人了,我現在特别膨脹。"
能在介紹中多次讓男嘉賓多次發出 "wao~" 的驚呼。
一個藝術性的樂手,一個商業化的策劃,契合但又彼此隔着一點生硬。
一個樂于交朋友,一個期待遇見愛情,但你問我答式的對話瞧不見絲毫火花。
于是,節目中給她安排的第二位男嘉賓。
是一個年近花甲之年,但閱曆豐富,社會地位不低的成功男士。
第十一期," 我在和比我爸爸還年長的人約會 "。
隻見大爺輕車熟路在這家上海高級餐廳點菜,被餐廳工作人員熟稔地稱為邬總。
或許因為年齡的差距,這位 " 邬總 " 總忍不住說教後輩的畫風。
在一局明顯更為活躍的玖姑,也在氣質上落下陣來。
" 邬總 " 喜歡一些不合時宜的幽默。
比如入座的第一句話是 " 好久不見 ",吓得女方隻剩尴尬而不失禮貌的微笑。
比如對以後生活的 " 暢想 ",已經看好了南浦大橋下面的橋洞,落魄時随時準備入住。
并邀請飯後帶玖姑一起去看看," 我騎着自行車你坐我後面。"
比如幹杯時莫名其妙的 " 祝你生日快樂 "。
一度被彈幕調侃為 " 跨服聊天 "。
但先比之前的相親,玖姑和邬總之間确實多了一些 " 棋逢對手 " 的味道。
尤其随着對話漸進,終于不是前幾期的各說各話了。
講到玖姑的工作經曆和 9 個塔可的進餐實力,邬總忍不住感慨," 一個女孩子太厲害也是個問題。"
于是話題來到了 " 獨立女性 "。
見多識廣的邬總發問:你看過波伏娃的《第二性》嗎?
而玖姑的回答也非常實誠:看了第二頁沒看懂,我就沒看。
邬總開始忍不住上課:
雖然這場交流中看似男性更為主導,但實則玖姑卻有一言點破的清醒。
第一次見面,人們總是不自覺的去僞裝,去表演 ......
再一次心動,問你敢不敢
在這裡,我們看見陌生的初相見的尴尬局促、溫存體諒、倨傲疏遠。
以及一點默契會心的玄機。
一些情緒、一些愛意 ......
第十三期," 你喜歡我嗎? 我喜歡!"
42 歲離異帶娃的資深記者兼總編輯馬戎戎。
她的相親對象,同樣離異 43 歲的邵亮。
不惑的年紀,彼此事業有成,都有過一段沒有完美落幕的感情。
但兩顆心碰撞,足夠成熟穩重的他們,決定再愛一次。
而這期開篇的宣言,堅守中充斥着一位母親的選擇:
" 愛我,愛我的兒子——馬戎戎 "
馬戎戎和邵亮的 " 牽手成功 ",有一種成年人的理性。
他們之間的互動,不是一杯甜出天際的奶蓋冰綠茶,而是一壺溫熱的梅子酒,越品越醇。
在吃過一次飯後,彼此确認了第二次見面的選擇。
再見面,像兩位老友一樣自然,一個述說,一個傾聽。
攀上肩膀的手,禮貌的擁抱了一下。
互相站定聊到開心之處,馬戎戎表示,準備了一份問卷調查。
" 要不要來?"
" 好。"
為了讓對方放松下來,馬戎戎甚至模拟了一個酒吧的環境,再把問題徐徐展開:
" 你養寵物嗎?"
" 養過。"
" 你做家務嗎?"
" 偶爾。"
" 你最想去的約會地點是哪裡?"
-" 海邊。"
" 男性朋友多還是女性朋友多?"
" 男性朋友多。"
" 你談過幾次戀愛?"
問到這裡,邵亮遲疑了一會兒,羞澀一笑卻也真誠的實話實說
" 數不太清楚了 "
在一系列由深至淺的提問最後
馬戎戎小心翼翼試探,笑靥如花地問道:
" 你喜歡我嗎?"
" 喜歡。"
熱烈相愛;高調單身
都是成年人的選擇
" 相親 " 往往折射着性别的壁壘、認知的差異,以及社會評價體系在無形中的規訓和滲透。
在這裡,我們可以看見試探,拉扯,一些隐隐約約的對決,一些尴尬的碰撞……
但這背後,可能是個體的孤獨,是長輩的壓力,是社會的規則。
印象深刻的一個畫面。
女孩子明确的表示 " 我不結婚啊。"
母親張大了嘴,難以置信,父親則怒不可遏的吼道:
" 不結婚就去當修女吧。"
又或者,上一輩與這一輩的時代代溝。
在老一輩的眼中,按部就班結婚生子才是遊戲的答案。
但在當代,愛情早已被祛魅,被分析、拆解和量化。
根據 " 塔門 "《2021 年,中國年輕人的愛情觀發生了什麼變化》的問卷調查可以發現:
年輕人并沒有對愛情失望,隻是對自己的愛情,充滿悲觀。
全身心投入的愛情如今已經是一種不成熟的象征," 工作比愛情有趣多了 " 成了普遍認同。
(你說我找不到對象我根本無所謂你要說我發不了财我能愁得幾宿都睡不着)
人們對愛情的态度恰如經典粵語歌《現代愛情故事》中的歌詞:
" 别離沒有對錯,要走也解釋不多。現代說永遠已經很傻。"
愛情愈發被看淡,對于 " 親密關系 " 的選擇,能遇見很好,沒有也行。
應該慶幸我們在一個更加包容着多元價值的世界,無論愛情與否,都是一種自由的選擇。
梁永安教授曾說:
" 一個人不依靠别人,也可以在世界上過得很好。先找到自己生命的落點和價值開始,如此,往上,有可能遇到靈魂伴侶;往下,也可以遇到很善良的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