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天,影迷們都像過節一般嗨了起來。
先是時隔三年的漫威回歸。
不管《黑豹 2》和《蟻人 3》的質量如何,這樣的信号總歸會讓人樂觀。
後是一大批國産片定檔。
《不止不休》《保你平安》,3 月這樣一個常年冷清的檔期,也變得讓人期待。
但對于肉叔來說。
更重要的是傳來的另一個聲音:
内地恐怖片要放開啦!
此話當真?
于是作爲 " 恐怖片小王子 ",有些話,在這裏就不得不說了。
01
這個傳言是怎麽來的?
其實早在上個月,肉叔在豆瓣吃瓜的時候,就已經看到了有放開鬼片的傳聞。
老實說,當時并不報啥希望。(畢竟被類似消息溜過多次)
但很快。
有微博大 V 也提到,網傳今年會 " 放開恐怖題材限制,包括但不限于鬼片。"
言之鑿鑿,不似空穴來風,于是肉叔也特意留意起相關信息來。
果然。
不久接連兩部恐怖片定檔。
前有内地的《冥絕村》定檔院線 2 月 17 日(也就是今天)。
後有環球電影宣布由溫子仁監制的恐怖片《梅根》定檔 3 月 17 日。
兩相印證,似乎是确認了松動的信号。
尤其《梅根》的引進讓先前還不相信傳聞的胖友,再度燃起希望。
網友們趕緊喜大普奔,在線呼喚 " 中式恐怖 ",感慨 " 一片繁榮景象啊 "。
或許冬眠已久的内地恐怖片真要喘上一口氣了?
不好意思我可能得潑點冷水:目前下定論還爲時尚早。
甚至可以說。
這次樂觀歡呼,或許隻是一場假嗨。
02
先說定檔的這兩部恐怖片。
引進片,《梅根》。
電影的噱頭很足,而最受矚目的無疑是 " 溫子仁監制 " 這幾個大字。
畢竟,作爲 " 恐怖片 " 大師級的導演,無論是《招魂》還是《潛伏》都曾經吓到過無數觀衆,也是這些年來,難得的幾乎每部導演作品都能上 7 分,甚至上 8 分的電影人。
而内地片《冥絕村》呢?
民國故事,古老村落,一句 " 民國異聞,紙人回魂 " 的宣傳語也讓不少人心生好奇。
所謂開放恐怖片,到底能到什麽程度?
然而現實就是這麽禁不起期待。
當你已經把你的底線拉到最低的時候,依然還會有人不斷地擊破它。
溫子仁監制的《梅根》。
作爲一部 PG13 級、AI 科技題材、且完全沒鬼的恐怖片,《梅根》咋看都算人畜無害的那類,AKA" 合家歡恐怖教育片 "。
豆瓣最高贊短評還賊筍調侃它隻是 " 小學雞 " 水平:
有機會引入國内院線的話一定要暑期檔和兒童節。
圖源豆瓣
但好歹。
即便大家對《梅根》的恐怖程度有諸多挑剔,對這個故事還是有一定認可度的。
因此,電影的評分雖然不高,不過全球票房也賣到了 1.6 億美元,作爲一部小成本的電影來說,已經算成功了。
但與此同時,内地恐怖《冥絕村》就沒那麽 " 好運 " 了。
它不但講不好故事。
甚至于一點都不恐怖。
沖着 " 鬼片 " 去看的朋友,恐怕真的會有一種 " 活見鬼 " 的憤懑——
明明是一部抗日題材的電影,你告訴我這是恐怖片?
以至于連吓一跳的鏡頭也沒有?
于是。
豆瓣 10 條評論,清一色一星。
買了票的觀衆甚至沖到了電影的官微下,直接質問:
拿觀衆當傻子嗎?
當然。
或許你會覺得,這兩炮的啞掉也許隻是偶然現象。
隻要有更多的嘗試,終究會有好的作品出來。
這話肉叔認同。
但是,我們卻有些懷疑,這所謂的放開,真的成立嗎?
要知道。
近幾年,恐怖片其實并未從内地院線徹底消失過。
所謂放開的前提,似乎并不存在。
03
可能你漠不關心,但事實上,雖然這些年我們内地恐怖片市場明顯萎縮,但每年其實也都有片子上映——
根據燈塔專業版 APP 的數據,2020 年,3 部;2021 年,7 部;2022 年,10 部。
圖源:燈塔專業版 APP
數量不多,但也并非缺席。
其中題材也算多種。
有冥婚主題的《越界》、怪獸類的《異獸》、複仇女鬼的《孤山魅影》......
所以,就目前的消息來看——
今年和往年,恐怖片從數量、尺度來看,都沒有明顯變量。
還得不出一個真的要放開恐怖片的結論。
本質上,大家一時間的嗨,或許也是大環境緊繃三年後迫切需要的一道裂縫,一點希望吧。
畢竟。
内地恐怖片雖然還有,但有話題度的内地恐怖片早已沒有——
它幾乎成了以一種 " 名存實亡 " 式的存在。
爲什麽?
一方面,在明令禁止搞封建迷信的約束下,内地恐怖片早已囿于 " 三闆斧 " 套路——
劇情最終大多躲不過:精神病、一場夢、幻覺。
以及結尾突然 " 法制進行時 " 的删減補拍騷操作。
《中邪》
另一方面,我們的内地恐怖片基本上還處于 " 學生作業 " 的階段。
大導演從來都是不屑一顧的。
像國外 A24 的《仲夏夜驚魂》,或者喬丹皮爾的《不》之類的電影,根本不可能獲得被投資的機會。
《仲夏夜驚魂》
我們多久能有一次真正在影院體驗驚吓的機會?
這大概是爲何一次引進或一次定檔,還能引發影迷對内地恐怖片重見天日的憧憬。
因爲我們想看到的。
遠不止是稀稀落落上線的内地恐怖片,而是一個有影響力的,有創作自由,有發展潛力的内地恐怖片市場。
以及曾經百花齊放的再度複現。
04
是的,百花齊放。
往前倒個 30 年,我們大概是會驚訝于八九十年代的内地恐怖片原來這麽敢拍的。
題材辛辣大膽——
《地獄 · 天堂》,邪典氣質點滿的亂倫主題。
悲劇到底,女主被步步逼至自殺,最後結尾觀感 ...... 真的太痛。
《毒吻》,中國版《科學怪人》。
拍出了一個可怕又可憐的魔童,一個因化工廠嚴重污染的異變産物。
請
謹
慎
下
劃
搞科幻恐怖的《兇宅美人頭》。
一個被謀害的舞女 vs 一個喪心病狂的醫學博士 ......
《黑樓孤魂》,一個冤魂複仇的故事,卻直指其悲劇根源——六七十年代那段十年創傷。
同樣的,朱時茂和陳紅主演的《霧宅》也不吝于反思那段過去。
八九十年代的 " 中式恐怖 " 帶着強烈時代印記——
由曆史陰影、心理創傷外化而成的恐怖,具有批判視角的現實性。
而再看現在内地恐怖片呢。
幾乎可以得出一個結論:
" 中式恐怖 " 幾乎等同于 " 民俗恐怖 "。
拿前段時間比較火的《紙人還魂》來說。
故事從一個民俗記者走訪調查某個小鎮疑案開始,套路你懂的,不作死就不會死。
怪事纏身,異象湧現——
哀怨又癫狂的小女孩,吊詭的紙人儀式 ......
這還不夠,緊接主角們帶你沉浸式走入 " 紙人小鎮 "。
陰森森的氛圍感給足後,再将謎案一點點還原出一個獻祭女童的悲劇。
其實凄厲的複仇女鬼也是非常套路的設定。片子最受好評之一就是對 " 紙人 " 的運用。(突然一個扭頭啥的很刺激)
所以雖然是網大,但在豆瓣上也取得了 6.5 的分數,這口碑妥妥吊打目前市面絕大多數内地恐怖片。
似乎還不錯?
但如果你再多看一些,就會發現,内地恐怖的題材基本上是大同小異。
它們巧妙盤活了廣傳民間的 " 集體記憶 " 式的恐怖元素,并且精準拿捏了東亞文化中的恐懼神靈的心理——
無法證僞,就怕萬一。
便能成功勾連出某種文化潛意識裏的深層恐懼。
比如《興安嶺獵人傳說》解鎖了東北民間怪談 + 冒險故事的新玩法。
比如《鬼吹燈之黃皮子墳》雜耍各種壽宴,紙人,黃仙兒迷魂等儀式。
不需要過多一驚一乍的 jumpscare,隻需輕巧地用好——
冥錢、火灰。
突然倒下的神像、中邪的人。
宛如陰間地府的長廊裏突然冒出孩童,一會是鬼娃,一會成紙人 ......
《山村狐妻》
民俗元素拉滿,搭配羅生門式的懸疑叙事,例如《興安嶺獵人傳說》《山村孤妻》《紙人還魂》等等,往往就能迎來大衆的滿意。
《陰陽鎮怪談》
也是因此。
雖然院線恐怖片的票房差強人意,但網絡電影裏,恐怖片算得上是火爆。
比如 2019、2021、2022 這三年,每年的 top1 都與恐怖片有關,而它們獲得的票房分賬,都超過了 3000 萬。
圖源燈塔專業版 APP
但問題是。
當一個類型隻有一種拍法的時候,你很難會對它抱有任何期待。
不遠的台灣。
不僅有民俗恐怖《粽邪 3》《女鬼橋 2》,你更可以看到日式恐怖《聰明鎮》,看到冥婚題材《關于我和鬼成爲家人那件事》,還可以看到講述鬼魂生活的喜劇片《鬼才之道》。
題材依舊豐富。
即便是香港。
你也可以看到白靈主演的 " 陰陽眼 " 題材《七月返歸》,看到鄧麗欣主演的 " 潛入意識 " 題材《殘影空間》,甚至于張家輝自導自演的第三部恐怖片《贖夢》。
陣容依舊可觀。
而内地呢?
肉叔翻來翻去,大概隻有《中邪》導演馬凱的新作《了不起的夜晚》值得期待一下了。
即便肉眼可見。
這部電影注定笑點多過吓點。
麗妃身上,沒綁威亞
沒錯。
千百年紮根在這片土地上的民俗文化,确實給予國産恐怖片别樣的創作靈感。
但與此同時。
它們卻再也沒有了舊有恐怖片那種直擊現實的力道。
就像任何曆史都是當代史一樣。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任何電影拍的其實都是當下。
而恐怖片作爲一個本來就有着強烈視覺、心理沖擊的片種來說,本應在這方面有更大的作爲。
隻是很可惜。
因爲各種原因,我們早已遺忘了這一點。
最終導緻不僅質量越來越差。
甚至連最基本的 " 吓人 ",也都難以實現了。
跟不上時代的鬼
早該淘汰了
本日打工人:巴斯特冷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