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學友又在他的演唱會上劈一字馬了!
近日的巡回演唱會上,他鼓勵同爲 60+ 的朋友們,别輕易服老,随即穿着西裝革履當場秀絕活。
不愧是天王,人跟褲衩的彈性都很好。一個不小心,還劈出了經典表情包:
台下觀衆尖叫聲連連,一個字:絕!
這已經不是張學友第一次秀身段了,早在 50+ 時,他就常常在演唱會上說劈就劈,這已經成爲他的舞台标配了。
有毒舌的網友嘲諷,說他這是在扮猴戲、博眼球,笑死,搶歌神演唱會的票難如登天的好麽?
早在 2018 年東莞場的演唱會上,張學友就喊話歌迷:「我會一直唱到 80 歲!你們會不會來的啊!」
爲了這個約定,歌神不敢老去,時不時的劈個一字馬,亦是在安慰歌迷:不要心疼我,我可以。
其實,歌神大可不必如此辛苦,他的舞台一貫的高水準已經足夠證明自己。
盡管已經 61 歲,但他依舊唱跳俱佳,風采翩翩,開口穩如 CD。
爲了給觀衆帶來絕佳的體驗,歌神無懼使用裸眼 3D 大屏,将表演的每個細節都呈現在觀衆面前,饒不是實力過硬,誰敢這麽整活兒。
有人說:「如果人生隻可以聽一次演唱會,一定是選張學友!」
隻是沒料到,他真的将傳奇書寫到了 60 歲,并将一直延續下去 ......
「我很希望自己能做一個見證 -- 作爲一名真正喜愛音樂的歌手,是如何走完他的一生的。」
張學友,不愧歌神。
01
港娛的黃金年代,略顯草莽。
劉德華陪朋友考試,雲裏霧裏地被 TVB 演員培訓班錄取,早先的鏡頭十足懵逼;
黎明在香港街頭被星探相中,随即被 TVB 拐去演戲,最初能打的隻有顔值;
郭富城起初是舞蹈藝員,專門給大牌明星伴舞,露臉的機會少得可憐;
而張學友,是憑借「業餘歌唱大賽」而出道的,這大賽的名稱,一聽就很業餘,好在他足夠幸運,憑借着冠軍的成績,成功簽約了寶麗金。
沒錯,就是那個捧紅了許冠傑、譚詠麟、陳慧娴、鄧麗君等大咖的寶麗金。
在巨星面前,張學友毫無存在感,被簽下之後,他整天無所事事,唯一能做的就是苦練簽名 -- 萬一紅了呢?
1985 年 4 月,張學友終于推出了第一張個人專輯《Smile》,銷量突破 20 萬張,其中的《情已逝》更是拿下了年度十大中文金曲和十大勁歌金曲獎。
情已逝張學友 - 25 周年 Smile
出道即炸裂,寶麗金拿他當寶,火速推出了第二張專輯《遙遠的她》,同名單曲一度成爲他的代表作,傳唱至今。
遙遠的她張學友
1986 年,當紅炸子雞張學友跟另一位新人呂方,在香港紅磡體育館舉行了一連數場的《86 雙星演唱會》,駐場嘉賓是小鮮肉梁朝偉,彼時的偉仔已經憑借《鹿鼎記》中的韋小寶紅遍大江南北。
第一次在萬人面前唱歌,張學友渾身哆嗦,「跳舞」都能嘴瓢成「跳歌」,台下觀衆一片爆笑。
憑什麽是張學友?原因無他,唱歌太好聽了。
連張國榮都說:「學友唱功堪稱一流,被評爲亞洲歌神一點不爲過。」
當年的張學友,在華語樂壇當真如神一般的存在。
出道近 40 年的時間裏,他共計發行了約 108 張唱片,國際唱片協會在 2006 年做過粗略統計,這些唱片的銷量高達 1.2 億張,排名世界第二,僅次于邁克爾 · 傑克遜,而這還隻是正版唱片,不包括爛大街的盜版。
當年的華人圈子裏,流傳着這麽一句話:「有風吹過的地方,就有張學友的音樂回蕩。」
此話不假。
至于演唱會,那更是數不勝數,光是 2016--2019 年在世界巡回的《學友 · 經典》就達到了驚人的 233 場,這絕對是勞模中的戰鬥機。
「歌神」之外,張學友還有個隐藏身份:逃犯克星。
據不完全統計,曾有超過 80 名逃犯在他的演唱會上被活捉,不少網友調侃:「他來聽我的演唱會,就已經做好了贖罪的準備。」
1997 年,張學友推出了心血之作 --《雪狼湖》。
這是華語樂壇第一部現代音樂劇,張學友擔任藝術總監和主演,爲了交出令人滿意的成績,他特地去美國學習戲劇理論,與職業的音樂劇演員一起打磨,可謂費勁心思。
制作投入更是高達一億港币,如此煞費苦心,張學友隻說:「外國人都有自己的音樂劇,就我們自己沒有,所以我想做一個音樂劇,爲中國人争口氣。」
有華人的地方,都可以公演,透露着他的野心。
而如今,《雪狼湖》的确沒讓人失望,至今它已經在世界各地巡演超過了上百場。
3 小時左右的音樂劇,張學友又唱又跳又演,每場下來,大汗淋漓。
無論是做專輯、開演唱會,還是挑戰音樂劇,張學友都誠意滿滿,漫長的歌手生涯裏,沒有一場表演是糊弄的。
面對觀衆,他絲毫沒有所謂歌神和天王的架子,很多演唱會的開場白,他都會說:
「無論現場的你,已經認識我很久,還是今天剛剛偶然來聽我的演唱會,我都需要介紹一下:我叫張學友,唱歌已經 30 多年了。我的家在一個海邊,家裏三兄妹,我排第二 ……」
巨星光環下,原來你是這樣的張學友。
02
張學友跟梁朝偉曾有段著名的調侃:
偉仔:還好我沒把全部精力放在唱歌上,不然歌神也不是你。
學友:你應該感謝我不演那麽多戲,不然你拿不了那麽多影帝。
玩笑是真的,倆人的合作默契也是真的,最絕的就是《東成西就》裏,一個逗逼,一個香腸嘴。
還有那首火遍全網的表白神曲《我愛你》。
跟着影帝發瘋式飙戲,張學友完全不輸對方,洪七公這個角色,被他完美地诠釋出了什麽叫做清澈的愚蠢。
這個角色也是他早年間拍戲時的常見類型:逗逼式配角。
首次拍電影,他就在《霹靂大喇叭》中反串了女裝造型:
之後《超級學校霸王》中的掃把頭:
《黃飛鴻》中的大龅牙「牙擦蘇」:
就連氣氛陰森的《倩女幽魂 2》,他都能成爲搞笑擔當。
1988 年,王家衛的處女作《旺角卡門》上映,彼時的墨鏡王還沒那麽意識流,黑幫的故事也相對好懂。
張學友飾演的烏蠅哥是劉德華的小弟,不學無術,性格單純,卻有着不切實際的英雄夢。
他與萬梓良對戲的那句「食屎啦你」,讓他在多年後成爲了表情包界的扛把子。
對烏蠅哥的神演繹,讓他拿下了第 8 屆金像獎最佳男配角獎,風頭蓋過了主角劉德華和張曼玉。
《旺角卡門》在某種意義上成爲了張學友演戲生涯的轉折點,在此之前,他更多是憑借着直覺與天分,而王家衛的調教,讓他學會了對角色的「用心感受」。
在王家衛後來的《東邪西毒》和《阿飛正傳》裏,張學友不再逗逼,文藝氣息分分鍾拿捏。
1990 年,吳宇森拍出了得意之作《喋血街頭》,梁朝偉、李子雄、張學友同台飙戲,這一回,張學友赢了。
他們仨好基友,一個愛錢,一個愛女人,一個愛兄弟,注定悲劇收場。
而張學友飾演的輝仔,便是愛兄弟的那個,爲了兄弟,他被小混混打得頭破血流,也被「好兄弟」一槍崩頭,頭顱裏留下了一顆子彈,雖沒死,但生不如死。
這部片又名《頭顱上的子彈》,毫無疑問,張學友才是第一主角,而他的演技也絕對精彩,從剛開始的沒心沒肺,到後來的被迫殺人,再到最後的凄慘瘋癫,他演活了吳宇森理想中的悲情俠客。
憑借輝仔一角,張學友獲得了金像獎影帝的提名,但最終輸給了《阿飛正傳》中的張國榮。
在當年,他被稱爲香港電影的「無冕之王」。
别看天王整天忙着唱歌,他參演的電影近 80 部,演技類大獎的提名,他的戰績列出來一大堆。
稍稍遺憾的是,他至今未拿過影帝,不過張學友自己倒不覺得可惜。
畢竟,演戲對他來說隻是玩票,他真正熱愛的還是唱歌。
不過,玩票也能玩成這樣,不得不說,歌神是真的牛逼。
03
當内娛越來越堕入屎坑,有太多的聲音都在問:爲何我們再難複制那群星閃耀的盛世。
張學友把這一切歸爲時代:「以前人們很少有娛樂,所以一個人很容易變成焦點,但現在的焦點不集中了,你便很難成爲一個明星。」
黎明也說,現在的很多人生不逢時,如果早生 20 年,今天也已經是天王了。
天王們真是謙虛,八九十年代的港娛,真就那麽好混嗎?恰恰相反。
即便張學友擁有着老天爺賞飯吃的嗓音,但剛出道的那幾年,他也是在夾縫中求生存。
「譚張争霸」那會兒,他更是被打得毫無還手之力,一度涼涼。
正因爲歌壇難混,他才跑去拍電影,從新手小白到影帝級水準,絕不是一句天分和努力就能概括的。
那叫拼命。
每年十來部的出片量,睡覺隻能靠縫隙時間在車裏打盹,如此才積累了豐富的表演經驗;
一個鏡頭拍 60 多次毫無怨言,即便後來貴爲天王和歌神,他也甘願演配角,并且全力以赴,從不敷衍。
作爲演員的他尚且如此,作爲歌手,那就更拼了。
2016 年的某場演唱會上,張學友在唱到《我醒着做夢》的高音部分時,罕見地破音了。
此時的他已經 55 歲,又唱又跳 3 個小時,不降 Key,不減舞,這樣高強度的演出,他已經連續扛了三天。
這點小瑕疵,完全可以忽略不計,但他卻沮喪到不行。
在舞台上,他跟觀衆道歉:「我從 23 歲出來唱歌,唱了 32 年,我希望在演唱會上的每一首歌,所有的 key 都能和當年錄音室一樣,但是今天我沒做到。我知道你們不介意,但是我介意。」
觀衆更不知道的是,在這趟巡演之前,他已經把整個舞台流程練習了不下一百遍。
一個身經百戰的王牌歌手,對自己近乎變态的苛責至于麽?至于。
直到今天,張學友每次上台之前依舊會怕得要死,他曾以爲自己很慫,直到某天,他在後台遇到了同樣緊張到發抖的張國榮。
哥哥抓着張學友,一臉慌張地問「外面是什麽觀衆」,張學友驚到失語:「若不是親眼所見,我都不敢相信一個在舞台上這麽風華絕代的人會怯場。」
他們不是怯場,隻是生怕自己不完美。
無論在哪個時代,我們都不得不相信,一個人短暫地紅一下,也許得靠運氣,但能在幾十年後依舊傳奇,就不僅僅是運氣的問題了。
他們的專業、敬業、人品,港式特有的江湖情義和草根氣息,都是他們成爲巨星的必備素質。
當歌神已無法被複制,那張學友的演唱會,是聽一場少一場了。
他與歌迷有個 80 歲之約,我信的。
走完這個十年,下一個十年無縫銜接,時間溜起來很快的。
彼時的歌神,也許難劈一字馬,但我相信,他一定會唱起那首好聽的:
《她來聽我的演唱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