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下第一太監 "這是許多觀衆給老戲骨李建義貼上的标簽。
一個演員,演了一輩子戲,卻從未演過主角,還常常被與 " 太監 " 聯系在一起,這聽起來多少有些諷刺。
但對于李建義來說,這更像是一種另類的肯定,肯定他精湛的演技,肯定他對待角色的認真。
從童年與 " 太監 " 的奇妙邂逅,到幾十年演藝生涯中的摸爬滾打,李建義用自己的人生經曆,诠釋了什麽是真正的演員,什麽是真正的匠人精神。
命運的安排:童年與太監的 " 不解之緣 "
李建義出生于 1956 年的北京,那是個物資匮乏的年代,許多家庭都過着緊巴巴的日子,李建義家也不例外。
兩歲那年,由于家境貧寒,父母無奈之下将李建義送到了姑姑家寄養。雖然是寄人籬下,但姑姑一家待他如同親生,給予了他無微不至的關愛,讓他在充滿愛的環境中長大。
童年時期的李建義,最大的願望就是快快長大,掙錢讓姑姑一家過上好日子。
五歲那年,一件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卻在李建義的記憶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
那天,李建義去爺爺家玩,在門口遇到一位打扮奇怪的老人。
老人身穿藍色長衫,頭戴一頂女式粗毛線帽,走路的姿态也與常人不同,邁着細碎的八字步。
年幼的李建義誤以爲是位老奶奶,便熱情地打招呼:" 奶奶好!" 旁邊的家人連忙糾正他,讓他稱呼對方爲 " 公公 "。
當時的李建義并不理解 " 公公 " 的含義,隻是懵懂地改了口。
那位 " 公公 " 臨走時,意味深長地看了李建義一眼,那眼神和背影,像烙印一般刻在了他的腦海裏。
多年以後,當李建義在演藝道路上不斷前行時,這段童年記憶竟意外地成爲了他塑造經典 " 太監 " 形象的關鍵。
誰又能想到,童年時期與 " 太監 " 的這次偶遇,竟冥冥之中預示了李建義未來的演藝之路。
這或許就是命運的安排,讓李建義與 " 太監 " 結下了不解之緣。
師徒情誼:恩師李太林的指引與扶持
如果說姑姑一家是李建義生命中最溫暖的港灣,那麽李太林無疑是他演藝道路上最重要的引路人。
李建義天生一副好嗓子,中學時期就在學校播音室工作,後來老師又将他推薦給了李太林。
李太林是一位經驗豐富的話劇演員,當時在煤礦文工團負責招生培訓。
見面第一眼,李太林就看中了李建義的表演天賦和真誠的品質,決定收他爲徒,并将自己畢生所學傾囊相授,甚至連學費也不收取。
知道李建義家境困難,李太林還經常留他在家中吃飯,給予他生活上的幫助。
在李太林的悉心指導下,李建義對表演藝術産生了濃厚的興趣,從一個對演戲一無所知的門外漢,逐漸成長爲一名熱愛表演的學徒。
可就在李建義準備考入表演院校接受更系統的培訓時,高考制度突然中斷,中學畢業後的李建義隻能進入印刷廠工作,以微薄的收入補貼家用。
盡管生活艱辛,但李建義從未放棄對表演的熱愛,而是利用業餘時間繼續跟随李太林學習配音和表演知識,不斷提升自己的藝術素養。
1978 年高考制度恢複,在李太林的鼓勵下,李建義成功考上了上海戲劇學院。
可當收到錄取通知書後,李建義在喜悅之餘也夾雜着些許擔憂。
家境貧寒的他,連自己的生活費都難以維持,更别說支付大學的學費和生活開銷了。
苦盡甘來:話劇舞台上的錘煉與沉澱
在那個物質匮乏的年代,人與人之間的溫情卻顯得格外珍貴。
得知李建義的困境,他的恩師李太林、學校的老師、廠裏的工友,甚至隔壁的鄰居都伸出了援助之手,爲他湊齊了學費和糧票,幫助他踏上了求學之路。
這份來自社會各界的溫暖和支持,讓李建義暗下決心,一定要努力學習,将來回報所有幫助過他的人。
而當滿懷憧憬地進入上海戲劇學院後,李建義卻遭遇了當頭一棒。
在聲樂課上,老師當衆批評他的聲音 " 不好 ",認爲他的聲音在舞台上 " 不能打遠 ",無法清晰地傳達給後排觀衆。
對于一個話劇演員來說,這無疑是一個緻命的缺陷。李建義感到無比失落,但他并沒有放棄,而是更加努力地練習台詞和角色創作,不斷打磨自己的表演技巧。
通過不懈的努力,他練就了紮實的台詞功底,與他合作過的演員都對他的台詞贊不絕口,即使坐在最後一排的觀衆,也能清晰地聽到他說的每一個字,感受到他每一次的歎息。
1982 年,李建義以優異的成績從上海戲劇學院畢業,被分配到國家話劇院工作。
那時的李建義還未意識到,自己将在這裏度過人生中最美好的青春歲月 ……
逆襲之路:從配角到老戲骨的蛻變
初入國家話劇院,李建義主要負責一些行政工作。但他從未放棄對表演的熱愛,積極争取每一個小角色,在實踐中不斷磨練自己的演技。
1984 年,李建義終于迎來了自己的第一個影視角色,在電視劇《二零八客機》中飾演蔣一鳴。
他滿懷欣喜地将這個消息告訴了恩師李太林,期待得到老師的肯定。可李太林看完他的表演後,卻毫不留情地批評道:" 你這都演的什麽?功夫還沒學到位,就想着當明星了?"
從那以後,李建義好幾年都沒有接拍過任何影視劇,而是将全部精力投入到話劇表演中。
爲了演好一部話劇,他常常要花上幾個月的時間進行排練和磨合,期間甚至連配音工作都推掉了,一心一意地鑽研角色。
1994 年,命運的齒輪再次轉動。著名導演王扶林邀請李建義參演電視劇《三國演義》,飾演陳宮一角。
同時李建義還爲劇中 30 多個角色配音。這一次,李建義的表演終于得到了恩師李太林的認可。十二年的默默耕耘,十二年的辛勤付出,終于換來了回報。
雖然《三國演義》并沒有讓李建義大紅大紫,但卻爲他打開了影視圈的大門,讓他獲得了更多表演的機會。從這一刻起,李建義的影視之路才真正開始。
年過五十的李建義,早已看淡了名利,他不再執着于角色的大小和戲份的多少,而是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對角色的理解和诠釋上。
他說:我頭上沒有桂冠,作爲一個演員就應該踏踏實實演戲,觀衆的認可就是最大的榮譽。
有趣的是,李建義似乎與 " 太監 " 角色特别有緣。從 1996 年在《禦花子》中飾演清朝第一宦官李蓮英;
到 2003 年在《少年天子》中飾演太監吳良輔;
再到 2005 年在《天下第一》中飾演東廠督主曹正淳;
2006 年在《真假王爺》中再次飾演李蓮英;
2018 年在《三國機密》中飾演皇帝的貼身宦官張宇,李建義先後五次出演太監角色。
由于多次出演太監角色,李建義被戲稱爲 " 天下第一太監 "。
對此,李建義總是笑着回應:" 我可不是,我就是一個演員。"
人生的收獲:老戲骨的榮譽與幸福
在近四十年的演藝生涯中,李建義飾演了無數大大小小的角色,雖然大多都是配角,但他從未敷衍任何一個角色,始終用精湛的演技去诠釋每一個人物。
他可以是《人民的名義》中剛正不阿的檢察長季昌明,也可以是《戲點鴛鴦》中狡猾奸詐的商人蘇光平;
他可以是《銀河補習班》中古闆嚴肅的教導主任,也可以是《幸福向前走》中慈愛的父親;
他可以是《慶餘年》中謹小慎微的梅執禮,也可以是《零下三十八度》中心狠手辣的軍統特務。
無論正面角色還是反面人物,無論戲份多少,李建義都能精準地把握角色的性格特點和職業特征,将每一個人物都演繹得栩栩如生。
李建義的演藝人生,是一部充滿挑戰和奮鬥的勵志故事。他從一個貧寒家庭的孩子,一路走來,憑借着對表演的熱愛和不懈的努力,最終成爲了觀衆心中的老戲骨、老藝術家。
李建義用自己的行動诠釋了什麽是真正的演員,什麽是真正的匠人精神。他不計名利,專注演藝,精益求精,用自己的作品說話,爲後輩演員樹立了榜樣。
參考資料:
新京報:2018-04-09:熒屏太監專業戶,從印刷工轉行演員,1 人分飾 20 個角色驚豔導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