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月 10 日,港股上市房企碧桂園(02007.HK)發布公告,坦承 " 公司遇到了自成立以來最大的困難 ",公司管理層進行了深刻的反思,表态将全力自救、扭轉當前的困局。
自 2021 年以來,房地産行業步入了前所未有的困難時期,多重不利因素疊加,導緻行業銷售和公開市場融資面臨嚴峻的困難和挑戰。作爲示範性民營房企,碧桂園在龍頭民營房企中堅挺最久,但仍難逃大勢影響。根據公告,2023 年 1-7 月,碧桂園實現權益銷售金額人民币 1,408 億元,同比下降 35%,較 2021 年下降 61%;7 月單月實現權益銷售金額人民币 121 億元,連續第四個月環比下降,同比下降 60%,較 2021 年下降 78%。由于房地産行業銷售下行的影響,導緻房地産業務結轉毛利率下降,物業項目減值增加,疊加外彙波動造成預期淨彙兌損失,碧桂園預期截至 2023 年 6 月 30 日止半年度之淨虧損介乎約人民币 450 億元至人民币 550 億元。
面對行業整體極端困難的局面,碧桂園上下一心,千方百計開展自救。公司層面,開源節流,一是竭盡全力保障公司現金流安全,以 " 最小代價,最大價值 " 爲目标,加快銷售回款和應收債權回收,積極拓展融資,努力盤活大宗及難去化商業類沉澱資産。二是最大限度削減支出,以銷定産,嚴控無效産能、壓降各項非核心非必要的經營支出;加強費用管控,除剛性費用外,其餘費用盡量适用歸零原則;精簡組織架構,高管帶頭降薪,嚴控銷管費用,銷管費用占收入比例自 2017 年到 2022 年連續 6 年下降。控股股東層面,楊惠妍及其家屬從碧桂園上市至今已通過借款、增持股票、購買債券、以股代息等方式合計支持碧桂園折合約 386 億港元且從未減持股票,其中向碧桂園累計提供折合約 66 億港元的無息無抵押借款。
碧桂園公告稱,雖然公司上下已全力以赴自救,但市場整體尚未回暖,行業絕對規模下降,資本市場信心修複尚需時間,公司整體經營壓力有增無減,導緻 2023 上半年預計出現較大虧損,特别是受近期銷售額與再融資環境持續惡化的影響,公司賬面可動用資金持續減少,出現了階段性的流動壓力。
碧桂園管理層在公告中進行了深刻的反思," 雖然對本輪市場調整周期有預判,但對市場下行的深度、烈度和持續度估計不足,未能及早做出更有力度的應對措施,未能洞見房地産市場供求關系已發生重大變化,對三四線及更低線城市投資比例過大、負債率壓降速度不夠等潛在風險的認識不夠深刻、化解行動不夠及時有力。教訓是深刻的,代價是慘重的。"
" 從哪裏跌倒就從哪裏爬起來。" 碧桂園在公告中介紹了下一步自救措施:一是全力以赴保交付。這是樓市的安全底線,是公司最重要的企業責任,亦是全體員工高度共識的目标。公司将通過落實主體責任、專款專用、嚴格管理預售監控資金等方式,切實保障全國範圍内項目的運轉并完成保交樓任務,兌現對業主的承諾。二是積極化解階段性流動壓力。公司将與各持份者溝通,并考慮采取各種債務管理措施,以保障公司的未來長遠發展,爲各持份者保存價值、維護利益。三是保障經營有序開展。目前集團淨資産充足、土儲充裕,截至 2022 年底,淨資産約人民币 3,096 億元,總權益可售資源約人民币 12,083 億元(其中已獲取的權益可售資源約人民币 9,555 億元),公司将盡最大努力做好銷售,努力盤活酒店、寫字樓、商鋪等沉澱資産,同時加強内部管控,進一步精簡組織、減少行政管理費用開支,改善經營效益,更好保障供應商、合作方等各利益相關方的權益。四是加強特殊時期的組織領導,爲更好地應對當前困難,公司成立由董事會主席任組長的專項工作小組,建立工作機制,統籌協調、高效決策、有力推進,努力渡過難關。
碧桂園方面表示,雖然遇到了自成立以來最大的困難,但始終對中國經濟的前景充滿信心,房地産行業經過這一輪的深刻調整,終将回歸健康平穩發展的軌道。碧桂園将積極貫徹 7 月 24 日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扛起大企業的責任擔當,在各級黨委政府的領導下,充分用好 " 民營經濟 31 條 "" 金融 16 條 " 等有關政策,既立足當前,協調各方資源,全力以赴保交付、保運營;又着眼長遠,穩妥推進各項經營策略和風險化解措施,保障公司可持續健康發展,維護投資者的合法權益。
在行業下行周期,曾經連續六年蟬聯中國房地産銷售榜榜首的民營企業碧桂園一路硬抗着過來,成爲信奉 " 不抛棄不放棄 " 的典型房企。因此,當碧桂園近期傳聞纏身之時,業界紛紛表達關切。易居研究院研究總監嚴躍進表示,這是整個行業的問題在碧桂園身上的一個投射,說明了市場信心不足。但房地産市場環境目前正在朝着好的方向改善,民營房企還有很多新的希望和機會。中指研究院指數研究部總經理曹晶晶更進一步指出,近期中央及各部委密集發聲,帶動了房地産市場預期和信心的修複,但在房地産銷售未實現整體企穩回升之前,加大房企融資支持至關重要,隻有供求兩端協同發力,才能最大程度地保障房地産行業平穩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