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沒有看過格力給我的工資條。
我隻要一間離董明珠很近的辦公室,我要随時向她彙報。
我哪怕每天什麽事兒都不幹,我就看董明珠怎麽開會,我看她每天講什麽,做什麽,我都覺得是一件很幸福的事兒。
王自如,這個因名字酷似喜劇演員王自健而走紅的中年人,正以比王自健更具喜劇笑果的方式聞名。
在打工人、在男女對立、在演藝圈、科技圈等等話題中,成爲 2023 年度繞不開的新聞。
新聞擡頭是金小姐轉發的 8 個大字:口含明珠,進退自如。
剩下的報道還未寫完。
此時此刻,各路人物正對王自如運用自如。
故事的開始。
在這個看臉造謠的時代,王先生并不算一個顔值過硬的人,他的小背頭看不出秀才那樣的倜傥,也沒有 9 年義務教育下紮實的書卷氣。
他沒有上過初中。
但他比秀才要強的地方在于,沒有上過初中的情況下,僅靠出色的英語成績便考上了高中。
那一年王自如隻有 13 歲。
此後由西安翻譯學院直上香港理工大學,學英語的好處讓他不滿 20 歲就從祖國的這頭走遍那頭。
并擁有了人生第一台 Mac。
許多人知道這叫蘋果電腦,但未必知道蘋果電腦應該叫個人消費型電腦。
這又是學英語的好處。
作爲消費者,王自如使用了自己的消費者知情權,爲這台電腦進行了開箱測評,由此與測評結下了不解之緣。
之後 10 年時間裏,從最初的科技博主到後來格力渠道改革負責人,測評一直是王自如生涯中的主題。
他極其擅長通過一個電子元件揣摩背後設計者的初心,也能通過衡量電子元件的價值平衡自己的錢包。
隻是和大多數年輕人一樣,彼時王自如在情商和财商中間還十分稚嫩。
做評測的頭兩年,他投入 30 萬港元,負債 20 萬港元,窮到喝不起飲料。
也跟大多數年輕人一樣,徘徊在出租屋裏唱着 " 理想今年它幾歲 "。
堅忍不移是一種高貴的精神,亦如王先生棱角分明的臉龐。
這張笨拙而熱情,貧窮又富足的臉感染了無數單純的數碼愛好者,他們追随他辭職,追随他創業。
随他一同在深圳的某個平房裏成立了 ZEALER 數碼評測公司,在互聯網的浪潮裏,搞内容、定标準,迅速博得功名。
投名狀是羅永浩的錘子手機。
坊間傳聞,全行業隻有錘子沒有投資他的公司。
但另有傳聞,羅永浩與王自如私交甚好。
總之天下網紅是熟人,熟人見熟人分外眼紅。
在測評手機性能時,王自如選了 9 款手機與錘子手機做對比。
在這樣嚴苛的條件下,羅永浩有 69 次粗暴打斷了王自如的發言,王自如說了 138 個 "OK"。
以至于整個 3 小時的對質隻流傳出這兩句:
我說你信息來源,你說保密這不是耍流氓嗎。
你如果是被包養呢,就不要談獨立人格。
固然很精彩,對于公司本身卻未有任何影響。
錘子手機沒有因爲證實了和同行業同價位品牌不分伯仲,可能更優秀,而避免走向破産的結局。
王自如的測評公司也沒有因爲測評不專業,從華強北 " 淘 " 蘋果原裝配件而廣受質疑。
但對于當事雙方卻是一場心靈啓發。
何爲人格獨立?要麽人、獨,要麽格、力。
命運的齒輪開始轉動。
羅永浩孤身進了直播間,低頭是秃噜了一片的頭頂,擡頭是理想主義的冥燈。
這一去,粉絲跑了,投資人起訴了,沒交到一個朋友。
王自如從深圳去了珠海格力,任職格力總裁辦及文化培訓傳播中心。事實上屬于格力的市場部門,負責渠道改革業務。
他很早就認識了董明珠。
大概在董明珠 62 歲,他自己 28 歲的時候。
那一年因爲參加創業節目,王自如和董明珠拍了合照。
而據董明珠回憶,她和王自如相識多年來,中間斷了聯絡,後因一次偶然的機會才得以重新聯系。
偶然的機會指得是 2020 年 5 月格力入駐京東十周年慶直播。
董明珠親自帶貨,王自如擔任主持人。
那場直播創下了當時家電直播帶貨最高成交紀錄,成交額突破 7.03 億元。
後來回憶起那次見面,董明珠說," 這個小孩子變化很大 "。
是的,棱角分明的臉龐已被包的圓潤,隐隐透出油光。
如今回看,變化的不止是王自如,還有宿敵羅永浩。
而這種變化是好是壞,可以用最具中國特色的方式來分辨:
一别 10 年,提及羅永浩,人們喊他老羅,或者羅老師,有時也說他臭不要臉。
提及王自如,人們想起董明珠,但也叫他王經理、王哥。
董明珠也經常和王自如一起出現。
那次直播之後,董明珠在全國開始巡回直播帶貨,王自如經常随其左右。
2021 年 7 月,巡回直播結束,王自如入職格力電器。
2023 年 2 月,孟羽童隐隐傳出離職消息,同期某大 V 在社交平台上發布消息," 董明珠和王自如談戀愛 "。
11 月,孟羽童被确定因接私活而離開格力,董明珠帶王自如上了廣東衛視。
節目中提及網紅這個話題,董明珠說:
兩者不在同一起跑線上,一個剛從學校出來,一無所知,而王自如經過市場的鍛煉,對人生的認識不在一個層面上。
王自如接過話題說:
其實你什麽都不會。你什麽都不會,你做事情的時候,就一定會犯錯。然後你的公司一定要爲你犯的錯誤買單,然後還有人教你怎麽做事。
這還不算完,還有人給你發錢。哪有這麽好的事?
年輕人剛畢業要學會心态歸零。
我剛來格力的時候,我說董總能不能給我一間離您比較近的辦公室。
我要随時跟您彙報,然後其他的我覺得不重要。
我沒有看過格力給我的工資條。
我每天哪怕什麽都不做,就看她怎麽開會,聽她講什麽,做什麽,都是一件很幸福的事兒。
打工人不要工資條隻要辦公室。
每天什麽都不做還不會被開除,還覺得幸福。
《勞動法》和《企業用工條例》已經無法描繪它的璀璨。
對比同時期的友商還在面試 " 一座橋負重 700 斤,你帶一頭 800 斤的牛如何過橋 "。
如果學會這樣的金句,顯然已經無需再接受任何面試。
把牛交給老闆,把負重留給自己。
隻是這樣的金句隻此一家别無分号。
工資條之于王自如,宛如被成龍掌握的核心科技。
後來的人隻能扼腕興歎。
圈裏打拼多年最後落得節目全部被封的金星轉發評論:口含明珠,進退自如。
從 360 離職,出海做手機遊戲做到把股權都賣掉的獵豹移動傅盛說:
" 我隻能說,王自如不僅是個吃軟飯的,而且是個流氓。不是被格力包養的時候他是流氓,而是之前就是個真正的流氓。"
中小老闆淚流滿面在員工提供的穩定情緒價值裏,操盤手看到了遲來的智慧,明珠暗投,原來投的都是一茬又一茬的流量。
資本家又喜又憂,喜的是看到了年輕人的朝氣,擔憂的是如此浮誇的企業文化會把股票帶入深淵。
剩下的普通打工人,主要是大部分男性,拿着所剩不多的工資條面對自己的男老闆陷入了深深的迷茫。
這個世界到底是誰出的題,難上加難。
女性職場人士則充滿委屈,想要男女平等就要職場打拼,隻要打拼出一點成績就馬上被造黃謠。
還是女性給女性造黃謠。
這女人沒法當了。
包養是不存在的,但好聽馬屁未必不心動;口是心非不都是假,可嗤嗤發笑也不一定真快樂。
沒有人知道另一人真正在想什麽,你站在樓上看風景,看風景的人也在看你。
此時此刻,人類的悲歡并不相通。
我隻覺得害怕。要知道多少次當你讨論這些名人故事時,名人會反手以侵犯人名給你寄出律師函。
這不是剛剛,格力又報案了。
隻是我們好像都忽略了王自如自己。
說那樣的話時,他到底在想些什麽。
會不會懷念在香港出租屋裏拆開人生第一台 Mac,會不會想起和五六個粉絲兼夥伴在深圳的平房裏創業,會不會回顧和羅永浩大戰一場仍然堅持自我要做到行業最強。
或許也來不及進行任何思考。
要知道王先生從來就不是一個顔值過硬的人。
他隻是和所有人一樣把握住自己的特長,像觸手一樣一頭緊緊勾連着社會的發展,另一頭關系着自己的生存。
測評手機是一種測評,格力渠道的改革亦需要不斷測評,人生路上還是測評。
測評的思維,無論是測評有形的,還是無形的,貫穿始終的永遠是比較之後發現好與不好,然後做出更好的選擇。
測評不僅是手段,更是融入道德性格的一種生存智慧。
而道德無法隻用高尚,人性也不能全說低賤。
正如因他而重新被定義的 " 人格獨立 ",生活就是一個不斷能被賦予新含義的劇本。
隻是在這場戲裏,說着言不由衷的話,戴着僞善的面具,有着無數想要活得自如的人都變得越來越不自如。
而隻有王自如,做到了父母取名時的期望,做到了世人皆媚骨,唯有君自如。
質疑自如,理解自如,成爲自如,進退自如,愧不自如,不如不如。
最後分享董明珠在回應她與王自如的绯聞時說的一段話:
就爲了博人眼球,爲了賺那麽一點錢,我不知道這些人的良心是什麽。
如果他是一個年輕人,我不知道這個年輕人是怎麽對自己的人生定位的。
年輕人一定要有正确的三觀。
當然,到底什麽是正确,仍需要逐幀學習。
學吧,學吧,學無止境啊!
- 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