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 @視覺中國
文 | 犀牛娛樂,作者 | 小福,編輯 | 樸芳
520 檔來了又仿佛沒來。
在觀衆注意力都被《速度與激情 10》吸引之時,即将在本周六到來的 520 檔卻至今悄無聲息。
曾經爲《超時空同居》帶來超高市場增量,又被《我要我們在一起》捧上人造檔期 " 神壇 ",轉眼間,520 檔已經連續兩年沉寂無言。
520 檔再度啞火
今年 520 檔的位置在周六,檔期時間上對新片友好。但考慮到 5 月 17 日上映的好萊塢大片《速度與激情 10》體量較大,傳統新片上映日 5 月 19 日也有幾部小體量影片上映,在多部新片的擠壓之下,520 檔很難有太強存在感。
或許也是因爲這一原因,今年選在 520 檔上映的新愛情片隻有兩部而已。
在此之中,映前熱度相對較高的《請别相信她》是一部庫存國産愛情片。
《請别相信她》改編自 2004 年上映的韓國同名影片,早在 21 年就正式殺青。該片最初定檔去年 9 月 9 日中秋檔,卻又在上映前期緊急撤檔。而在今年重新定檔 5 月 20 日上映後,由于之前最有競争力的對手光線青春片《這麽多年》改檔前往五一檔,這部影片便順理成章地成爲了同期熱度最高的項目。
但相對其他國産愛情片,《請别相信她》缺乏 IP 基礎,影片導演履曆平平,演員方面章若楠、吳昱翰兩位主演的市場号召力也相對有限,因此即便有愛情片市場剛需加成,市場前景仍然比較有限,最多達到 7500 萬上下。
另一部愛情片是引進日本電影《餘生那些年》。
這類日系純愛片也是内地市場引進頻率較高的項目,算得上是除了動畫電影之外最受中國觀衆歡迎的類型。但考慮到日本真人電影在内地市場總體表現不夠突出,純愛片的票房天花闆還是相對較低的。
目前同類項目中市場表現最佳的是 22 年引進的《花束般的戀愛》,累計票房 9606.2 萬,亞軍是岩井俊二的經典之作《情書》,累計票房 6520.6 萬,第三位《戀愛回旋》則大幅下滑至 1853.6 萬元。
而此次即将上映的《餘生那些年》距離在日本公映已經過去了一年多時間,網絡資源早已流出,對院線市場不利。口碑方面則達到了豆瓣 6.6 分,在日本電影中水平中規中矩。因此從市場角度來看,這部影片的票房潛力比較有限,最終可能很難突破 3000 萬大關。
可以看到,這兩部愛情新片,無論從受衆群體還是自身體量而言都沒有太強的市場号召力。這樣的 520 檔,很難談得上有什麽節日氛圍,遑論檔期增量。
人造愛情檔期已成爲僞命題
在此前的文章中犀牛君也曾經說過,例如 520 檔、婦女節、母親節、父親節這類增量檔期,其實始終處于一種檔期與非檔期之間的狀态。如果把它們當做普通日期看,這類節日對于特定題材項目來說的确可以帶來一定增幅。但若把這些僞檔期當做正經檔期對待,實際上能夠爲影片帶來的增幅十分有限。
就如 520 檔,縱覽近幾年市場,唯一值得稱道的 520 檔影片也不過《超時空同居》《我要我們在一起》兩部而已。
《超時空同居》于 2018 年 5 月 18 日上映,作爲一部中等體量的愛情片,雷佳音搭配佟麗娅這樣的主角組合起初并未引起太大市場反響。但憑借優異的影片品質,加之當年 520 檔的增量紅利,影片最終在 520 當日逆跌,創造了 1.14 億的日票房新高。而在熱度提振之下,該片也順利成爲該年度票房黑馬,累計票房超過 9 億元。
這部影片的到來,讓行業意識到了 520 檔的可觀市場增量。但由于之後 19 年的 520 檔位于工作日星期一,20 年又遭遇疫情不可抗力,直至 21 年,520 檔才重新回到觀衆視線中來。
這一年,選在 520 檔上映的愛情片《我要我們在一起》再度抓住了檔期紅利。依靠片名、宣發等精準策略以及良好的内容品質,在《速度與激情 9》的擠壓下脫穎而出,獲得了 3.81 億元的票房表現。
然而在此之後,又是連續兩年的 520 檔啞火。
這背後的原因并不難理解,盡管在定位上與情人節檔和七夕檔相近,但 520 這個日期本身并沒有太強的節日氛圍,儀式感也僅僅停留在日期諧音層面。因此無論是在整個消費市場中還是僅針對于對愛情電影目标受衆而言,都不具備太強的吸附能力。
而且在目前的市場環境下,即便是情人節這樣被公衆廣泛認可、具備較強市場爆發力的增量檔期,也遠未恢複到從前的票房産出水準。
譬如今年的情人節檔,明明與春節檔間隔時間達到了兩周多時間。理論上看,既能夠更好地延續春節檔的市場熱度,這段時間差也利于容納更多新片,能夠更充分放大情人節檔的自身優勢。
但市場并未像我們想象中那樣發展,今年情人節當日大盤僅收 2.13 億元。其中,當日公映的《不能流淚的悲傷》《可不可以不要離開我》兩部愛情片日票房加在一起還不如日票房冠軍《滿江紅》一部多。這兩部影片的最終票房,也不過分别拿到了 5535.6 萬和 2025.8 萬,可以說是标準的一日遊項目。
而面對難以獨立撐起檔期概念的 520 檔,本身檔期增幅就不足,兩部新片的基本盤又不夠大,走勢平淡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某種程度上說,其實是優質項目成就了 520 檔,而并非 520 檔成就了愛情片。
無論是《超時空同居》還是《我要我們在一起》,這兩部影片的共性就是所處檔期環境平平,但都有一個得到了大部分觀衆認可的好口碑。對于這種隻有一天時間的人造檔期來說,檔期自身對優質項目有着極強的依賴性,檔期增幅強弱,可以說完全取決于項目的水平。
反之,像今年 520 檔這般陣容,無論在影片陣容還是賣相上都不具備市場潛力,520 檔期自然也就不複存在。
而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這些和人造檔期捆綁最深的愛情片,如果具備一定的内容品質,即便脫離了增量檔期,也可以在傳統檔期取勝。
就以光線青春片爲例,21 年《你的婚禮》、22 年《我是真的讨厭異地戀》連續兩部作品都在五一檔獲得了檔期冠軍。而來到今年後,原定于 520 檔上映的光線新片《這麽多年》選擇提檔進入五一檔混戰,也同樣拿到了 3 億多的不錯票房成績。
更有甚者,甚至可以依靠項目氣質去創造一個新的檔期。
在 21 年 9 月 9 日上映的小成本愛情片《陪你很久很久》,就依靠這套獨辟蹊徑的法子,把 " 長長久久 " 包裝成了增量檔期,靠着主創、IP、演員 " 三無 " 的底子,一舉斬獲近億元票房。被行業當做金科玉律奉行數年的定檔套路,就這樣被這部小項目的野路子徹底推翻。
所以現在回過頭來看,520 檔究竟還有什麽意義?
至少對于 2023 年來說,這個曾經備受行業期待的愛情增量檔期已經徹底淪爲僞檔期的代名詞了。
更多精彩内容,關注钛媒體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載钛媒體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