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來源于甲骨堂 ,作者甲風
大家都知道,所謂的 " 國軍 " 中其實是分爲不同軍系的,其中老蔣的部隊實力最強,此外還有東北軍、西北軍、川軍、桂軍、滇軍等部,當然也還有閻錫山的晉綏軍。
所謂晉指的是山西,綏指的是綏遠,因爲現在已經沒有綏遠這個行政區劃了,所以有些讀者對此比較陌生。
晉綏軍之得名,是閻錫山控制晉綏兩地之後,當時其部還有所謂國軍第 3 集團軍之稱,巅峰時期兵力高達 20 餘萬,勢力延展到了華北地區。
在 1930 年的中原大戰中,晉綏軍還曾一度逐鹿,不過最終敗北,勢力範圍再度縮回晉綏。戰後晉綏軍被迫接受整編,部隊番号由南京方面統一授予,實力規模和兵工産能也大爲縮減。
其當時保有的軍級番号隻有 4 個,每個軍轄 2 個步兵師、每個師轄 3 個步兵旅、每個旅轄 2 個步兵團。
熟悉軍史的讀者肯定都知道名氣很大的傅作義第 35 軍,這個軍的番号就是中原大戰晉綏軍戰敗被整編後的四個軍之一。
另外商震從晉綏軍出走,還帶走了第 32 軍的番号。
至于不太了解軍史的網友,對晉綏軍的認識就多來自于影視劇途徑了。
尤其是著名的《亮劍》中,塑造了楚雲飛的經典形象,故而談起晉綏軍大家往往就能想到楚雲飛,想到他那個 5000 人之衆,編有炮兵營的 " 加強團 "。
但實際上正如李雲龍的獨立團實力不可能到 7000 人之衆一樣,楚雲飛的第 358 團也不可能因爲 " 加強 " 倆字,就有 5000 人之衆。
之所以劇中有這樣的情節,主要還是考慮藝術化層面的塑造。
單就晉綏軍來說,5000 人之衆的兵力,再加一個炮兵營,其真實的實力大略是 1937 年全面抗戰前後的 " 加強步兵旅 " 建制。
我們這麽說不是沒依據的,理由便是晉綏軍的編制标準和當時實際的實力數統計。
先看晉綏軍的編制标準,以其最基的步兵團所轄兵力狀況計。
其團部編有官兵 36 人、團屬通信排有官兵 34 人、團屬迫擊炮連有官兵 82 人,如此團部及直屬隊合計有官兵 152 人。
晉綏軍步兵團轄 3 個步兵營,每個營的編制爲營部、重機槍連和 3 個步兵連;每個步兵連有官兵 130 人、重機槍連有 67 人、營部有 15 人;這樣的話一個營就是 472 人,3 個步兵營合計兵力爲 1416 人。
全團以團部及直屬隊,加上 3 個步兵營的兵力,總計就是 1568 人。
晉綏軍當時的步兵旅,大部分都已經改爲了 " 三團制 ",所以上述的 3 個步兵團加上旅部和旅直屬隊,總的編制兵力數大約就是 5000 人左右了。
那麽編制數如此,落到實處情況又是如何呢?
在 1937 年 3 月時,晉綏軍第 209 旅恰好有一份實力數統計的資料。
晉綏軍第 209 旅,最初是中原大戰整軍後晉綏軍第 72 師所轄的三個旅之一,最初還是二團建制,轄第 417 團和第 418 團。
當時第 72 師師長就是李生達,在老蔣的催促下李生達率本師 3 個旅外加 1 個獨立旅南下作戰;期間老蔣對李生達進行拉攏,并在未經閻錫山同意的情況下,将其擢升爲第 19 軍軍長。
閻錫山對此非常不滿,待李生達率部返回之後,仍将其視爲師長,并在矛盾進一步激化後,釀出了日後的李生達被刺案。
在李生達死後,閻錫山進一步對晉綏軍的編制系統進行整理,幾乎完全打亂了原先的軍、師、旅建制。
就旅級部隊而言,普遍增加了一個團的建制,如第 209 旅就增編了第 432 團,完成了三團建制。
在第 209 旅實力數的統計中顯示:
第 417 團當時上報全團兵力數爲 1563 人、第 418 團上報全團兵力數爲 1554 人、第 432 團上報全團兵力數爲 1567 人。
很顯然,上述三個團報上去的兵力數與編制表上的 1568 人,差額極小。
另外第 209 旅旅部有官兵 71 人,直屬特務排有 43 人、通信排 34 人、無線電分隊 32 人,旅部及直屬隊總計有 180 人。
因此第 209 旅當時報上去的全旅兵力數爲 4864 人,另外還有額外官兵 18 人,未計入旅本隊實力數内。
所以當時晉綏軍這一個三團制的旅,報上去的兵力就是 4800 多人。
但據晉綏軍的老人所說,當時其步兵團建制内多有缺額,每團可能要缺一兩百人,故而全旅真正的兵力數大約可能會有 4500 人。
晉綏軍當時的炮兵規模很大,雖然獨立編成炮團,但實戰中一般會在旅一級配屬一個炮兵營。
這樣在第 209 旅的戰時編制下,除了旅本隊外确實可能會有個炮營,成爲标準意義上的 " 加強旅 ",這樣的話全旅的兵力數倒還真是 5000 人左右。
因此,5000 人規模的晉綏軍加強部隊,裏面還編一個炮兵營,幾乎就是 1937 年前後晉綏軍加強步兵旅的真實配置。
至于抗戰後期的情況,這個兵力及配置情況,基本就是加強步兵師了。
從旅到師,似乎變化很大,但其實是換湯不換藥。
因爲國軍在 1938 年後大力推行的是 " 三團制 " 步兵師,對于晉綏軍來說,三團制師和三團制旅其實就是編制名稱上變了一個字而已。
晉綏軍本身并不缺編制,真正缺的是兵,所以旅、師之變關系不大。
但因爲兵力缺少的緣故,抗戰後期晉綏軍的步兵師,其兵力數要比全面抗戰前後的步兵旅還要少很多。
所以這時候晉綏軍要有 5000 人的加強師,那除了加強一個炮兵營之外,說不定還得加強一個步兵團進來,否則真湊不出這 5000 号大兵。
因此,影視劇中第 358 團的情況,要真與曆史對照,其實是晉綏軍加強第 358 師的真實反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