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來源于領教工坊 ,作者薄連明
作者 | 薄連明,原 TCL 集團執行董事、總裁,原華星光電技術有限公司 CEO、執行董事長
來源 | 領教工坊,管理智慧
咨詢合作 | 13699120588
文章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圖片來源于 pixabay
導言
戰略和運營的脫節往往是企業經營過程中最大的痛點,即戰略找不到落腳點,運營找不到方向。戰略和運營的高效契合,是企業家必須具備的思維和能力。這種思維本身就要求我們不斷提高自己的認知水平,不斷提升自己的管理實踐水平,提高 " 知行合一 " 的層次。
本文整理自原 TCL 集團執行董事、總裁,原華星光電技術有限公司 CEO、執行董事長薄連明以《戰略與運營的高效契合》爲題的演講,與您分享。
戰略和運營脫節的深層原因是什麽?
在企業經營管理中,有兩個互相對應且高頻出現的詞:一個叫 " 戰略 ",一個叫 " 運營 "。但在真實的管理場景中,戰略和運營的脫節往往是企業經營過程中最大的痛點,即戰略找不到落腳點,運營找不到方向。這也是我在很多企業中的發現,包括自己過去在管理實踐中經常遇到的問題。
戰略很重要,但經常是 " 提起千斤,放下四兩。" 你能說哪個老闆不重視戰略?我想哪個老闆都不會承認。但很多老闆對戰略的重視卻往往就隻有一天,比如年底開大會時說一下,或者年底開個戰略研讨會等等。然而戰略制定完之後,在一整年的實際運營當中卻很難找到戰略的影子,沒有戰略的支撐,經營常常就變成了 " 腳踩西瓜皮,走到哪裏滑到哪裏。"
戰略代替不了運營,運營本身的成功也不能完全歸因于戰略的成功,戰略和運營是企業成長的兩大重要支柱,而兩者的有效鏈接,則是企業成功的必要條件,成功的企業無一不是把這兩者有效地契合起來。
把戰略和運營高效契合起來的過程也是知行合一的過程。假如我們将知行合一分爲 " 知 " 和 " 行 " 兩個層面講,戰略就對應 " 知 ",運營則對應 " 行 "。知至切實笃行處即是行,行至明覺精察處即是知。知不是一知半解,或僅僅口頭上講講,要能在行的過程中不斷複盤、反思、總結出經驗來。
很多企業把 " 知行合一 " 當做價值觀寫成标語,也有很多老闆經常和員工說要 " 知行合一 ",但老闆的潛台詞其實是:" 你們要好好執行!" 但 " 我知 "," 你行 " 也是知行的分離。當然也有很多企業說是 " 知易行難 " ——知道很容易,落地卻很難,實際上還是因爲沒有真正的 " 知 "。因爲自己的認知程度達不到," 行 " 也很難行到想要的結果去。
現在很多企業都學華爲,實際上卻很少有企業做成華爲。爲什麽做不成?因爲我們跟任正非的認知水平差得很遠,同時華爲不僅隻有任正非的個人認知,還有華爲公司的群體認知,群體認知水平高,行的水平就高。如果我們自己本身的認知都很低,想 " 行 " 到華爲那種結果就不太可能。
所以我認爲知行合一、戰略和運營高效契合的難點,不在 " 行 " 的層面,而是在 " 知 " 的層面,做企業實際是 " 知難行易 ",因爲首先難的地方是 " 知 "," 知 " 不是知識,不是知道,而是認知,人和人的最重要的區别恐怕就是認知的區别。
戰略和運營的高效契合,是企業家必須具備的思維和能力。這種契合本身不是靜态的,今天契合了,過段時間随着環境的變化可能又不契合了。這種思維本身就要求我們不斷提高自己的認知水平,不斷提升自己的管理實踐水平,提高 " 知行合一 " 的層次,這應該成爲企業家的習慣。
戰略與運營的高效契合的必要、充分條件
我認爲戰略就是目标及達成目标的關鍵成功要素間的有效組合。我總結爲 " 戰略方程式 ",即 Y = f(x1,x2,x3 …),來表達戰略與運營的契合關系。
Y 是指目标,x 是指達成目标的關鍵成功要素,f 則代表若幹個關鍵成功要素的組合,它們之間構成函數關系,而這幾者有效結合起來就叫戰略,如果缺少其中一個都不能構成完整的戰略。
有些企業把戰略僅僅描述爲 Y(目标),這樣其實是不完整的,必須要有 x(達成目标的關鍵成功要素),x 也必須要能有效支撐 Y 的達成。企業經營的成功是必要條件和充分條件有效組合的結果,Y 要求正确和簡單,是成功的必要條件。x 則要求不斷深入并能夠持續挖掘、改善,是成功的充分條件。
有位企業家朋友曾跟我交流說:" 薄總,我們戰略總是制定不準确。" 我說你用準确這個詞來形容戰略就不對,戰略不是一個數學題,不能用準确和不準确這種數學描述來衡量,隻能用正确和不正确來衡量。
任正非講過一句話叫:" 方向大緻正确,組織充滿活力。" 就是指如果你在一個正确的方向中,目标就不要太複雜,但各個 x(關鍵成功要素)必須要充分,而且要能不斷地叠代升級,在這個過程中就有可能帶來你的戰略升級。
戰略不是未來做什麽,而是現在做什麽才有未來。在企業實踐中,爲了找到目标,我用了一個戰略推演的邏輯—— " 取勢、明道、優術。"
外部環境常充滿不确定性,做戰略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把外部的不确定性轉化成内部的确定性," 取勢 "就是要通過對環境的分析來洞察發展趨勢,認清企業發展階段并找到現階段的戰略主題,是基于未來思考現在的過程。" 明道 "則強調确定階段性目标,并找到該目标達成的關鍵成功要素。明道就是分解戰略方程式的過程,也是提高知行合一的過程。" 優術 "則是對關鍵舉措分業務及職能進行分解和優化的過程,即制定 KPI、OKR 等組織績效,是連接戰略與執行鴻溝的橋梁。
道以禦術,術以載道,就是在戰略推演的過程中逐漸建立起管理循環。
戰略與運營如何高效契合?
戰略方程式雖然很簡單,但含義卻很豐富。我給大家分享一下其中的六個含義,每個含義會有點哲學意味,需要大家多看幾遍才能理解。
一般哲學表達都是這樣,不是一眼就能看出來的,而是要去思考,去仔細琢磨背後的道理。如果第一眼沒看懂,第二眼開始看懂一些,第三眼能逐漸琢磨出其中的味道,這就有點哲學意味了,所以我都帶點哲學含義來解釋,就是爲了讓大家能夠去深思。
從目标出發的管理是達成目标的最短路徑
戰略方程式的第一個含義:" 從目标出發的管理是達成目标的最短路徑。" 這其實是在講 Y(目标)的重要性。
做企業,戰略的起點一定是目标。目标告訴我們前進的方向和定位。如果找不到方向,就會像在大海上漫無目的航行一樣,任何方向的風對你來說都是逆風,這樣其實是非常累的。隻有知道了自己的方向和定位之後,才能分辨出是順風還是逆風。目标是我們思維的起點,做戰略的起點,也是經營的起點,需要在行動中以終爲始。
" 以目标爲導向,從目标出發 " 反過來對應的是 " 以問題爲導向,從問題出發。" 企業不可能沒問題,但如果從問題出發,你往往會發現問題永遠解決不完,即便解決完問題以後也不見得有用。
我過去在經營企業的過程中也 " 掉到 " 過以問題爲導向的坑裏。2012 年年末,我出任華星光電 CEO,當時各方面壓力都非常大,我又是一個面闆行業的 " 門外漢 ",上任的第一個動作自然是訪談各級中高層,請他們講一講企業目前有什麽問題,差不多十來天的功夫我就記錄了厚厚一本。問題方方面面都有,有組織類的、有運營類的、有文化類的 ...... 有點命懸一線的感覺。
面對那麽多問題,先解決哪個,到底該怎麽解決?我當時真的是絞盡腦汁也找不到答案,每天都非常焦慮,而排解焦慮的唯一方法就是把自己的時間排滿,讓自己一分鍾都不能休息,一個會結束之後立刻開第二個會,就害怕閑下來之後那些問題又在腦子裏轉。但到晚上就沒辦法了,隻能徹夜失眠。
這樣持續了快一個月的時候,我突然意識到自己犯了一個錯誤—— " 以問題爲導向,而非以目标爲導向 "。而且這話我自己十幾年前就說過,但到親自操盤一個大體量企業的時候,發現自己也是懵的,陷入了以問題導向的怪圈。
突然想通這個道理後,我就用膠帶把這個 " 問題 " 筆記本封了起來,轉而帶領 50 多位中高層在酒店封閉了 2 天做戰略研讨。我先告訴大家,現在企業問題肯定很多,但我們沒法全部解決,咱們先跳過問題來找目标、找方向。100 天後,我們就實現了 4.5 億利潤——逼近董事會原定的全年利潤目标,半年實現了 15 億利潤,下半年繼續努力,一年當兩年過。
當我們回過頭來再看當時那些問題時,發現當初的那些問題好像不曾存在過一樣,其實在過程中我也從沒刻意去解決那些問題,而那些問題去哪裏了?我就得出了一個結論:問題不是解決掉了,而是在追求目标的過程中消失掉了。
企業一定存在各種問題,我們不能完全不管問題,但企業的問題中一定有真問題和僞問題,一把手一定要瞄準真問題,即那些跟目标相關的問題,這樣解出來以後才有意義。
方法才是核心競争力
戰略方程式的第二個含義是:在企業運營中,困難的并不是對最終結果的描述,而是找到爲争取這個結果需要采取的方法和步驟。即對 Y 的描述并不是最困難的,找到 x 才是最困難的。" 方法 " 才是核心競争力,如果沒有 " 方法 " 設計,戰略本身是不存在的,這是強調 x 的重要性。
企業不同階段的關鍵步驟和方法不同,比如華星光電在效率領先階段做 " 減法 ",産品領先階段做 " 加法 ",技術領先階段做 " 除法 ",生态領先階段則做 " 乘法 "。而在效率領先階段我們找到了 4 個 x,x1 叫産能,x2 叫産能利用率,x3 叫良率,x4 叫結構。
▲企業戰略進階不同階段的關鍵方法
x1 定爲産能的背後也有個有趣的故事,有一次我去工廠去參觀,工程師指着面前的機台介紹說 " 同行這道工序需要 32 秒,但我們隻需要 30 秒!" 減少了 2 秒鍾,他就覺得很牛,非常興奮。我随口問同行的廠長:" 陳廠長,如果我們每個機台都能提高點效率,産能是不是還可以增加?" 一個無意間簡單的問題,他眼睛卻爲之一亮:" 薄總,能不能讓我回去測算一下再回答?"
陳廠長回去大概測算了兩天,他告訴我說可以做。我們也把這個問題拿到戰略研讨會上讨論,把産能作爲一個重要的 x 來抓。原本我們設計産能隻有 10 萬張,後來提到 12 萬張,14 萬張,16 萬張。14 萬張時我們測算出,單片的固定成本攤銷下降了 24%,毛利率卻提升了 6 個百分點,這都是純利。在其他面闆企業中,産能基本都是一個被動要素,但在我們這裏就變成了主動要素。
所以當領導者一定要學會問對問題,很可能會找到特别重要的答案。
但大多數企業家都不太善于問問題,更善于給答案,習慣以問題爲導向。結果就像老中醫一樣,每天都很忙,如果出差 10 天後回到公司,就會排了一大堆人要等着被接見。秘書的主要職責是挂号,給高管們排隊,然而高管進來講了 1 分鍾不到就會打斷,然後自己再講 4 分鍾,開個 " 藥單 " 給高管,一天下來累的要命還很有成就感。這就是一個典型的以問題爲導向,善給答案的老闆的寫照。
戰略的實質存在于不同經營要素間的組合
戰略方程式的第三個含義:戰略的實質存在于運營活動中,是選擇不同于競争對手的運營活動(Xn)的組合。因爲戰略的實質還是在追求差異化,這個差異化來自兩個方面,要麽是做與競争對手不同的事,要麽是以不同的方式做同樣事。
但大多數情況下我們很難找到和競争對手做不同的事,我們追求戰略差異化時,更多的情況是以不同的方式做同樣的事情。同樣做液晶面闆,我們能成爲全球面闆獲利王,爲什麽他們不行?就是因爲找到了不同的方式去做同一件事。
巴菲特曾說過一條如何從億萬富翁變成百萬富翁的路徑——投資航空公司。但唯獨有個例外,美西南航空公司就是全球盈利最好的航空公司。
1993 年我加入深航,參與了深航的籌建。1994 年年初,我和高管去達拉斯學習考察,調研後發現美西南航空公司的模式的确很牛,可以拷貝到深航,後來我們定的戰略就叫美西南戰略,要幹成中國最像美西南的航空公司。
▲美國西南航空藍海戰略圖
比如統一機型,航空公司其實也講庫存,機型單一的好處在于備用航材管理特别簡單,耗材周轉特别快。另外,我們還提高了飛機的日利用率,一般飛機日利用率是 7 個小時,我們能達到 10 個小時,白天拉客人,晚上拉貨物。
我也和團隊講用邊際貢獻決策,1993 年時這個概念即便在學術界也很少用到。我和團隊解釋說就是一架飛機飛出去,能把飛行員和空姐的工資、油費、起降服務費、航路指揮費這些賺回來就行,這樣就可以攤薄固定成本。我們畫張航線的保本點圖交給票控人員,隻要賣到這個錢後就可以打折賣,即便是客座率不滿,達到這個數額就可以飛。
另外,我們還在 93 年的時候提出了 "354 原則 ",即用 3 個人幹 5 個人的活,拿 4 個人的工資。其實老闆不太關心個體該拿多少工資,老闆更關心整個人工成本,而員工不太關心人工成本,隻關心自己能拿多少,所以要靠效率才能做到雙赢。
當時深航就做到了全行業員工薪資最高,同時人工成本占比全行業最低,後來在華星光電也做到了這樣。圖中橫坐标顯示的都是經營的要素,但把這些經營要素不同組合後就代表了不同的戰略,戰略的實質就存在于這些經營要素的組合當中。
戰略驅動運營,績效促進改善
企業中常見的兩類錯誤,第一個就是戰略和運營的脫節,第二個就是戰略運營和績效之間不閉環。很多企業中沒有形成閉環,沒有閉環就找不到螺旋式上升路徑。
戰略方程式的第四個含義就是經營過程中的建構與解構。第一層戰略的建構叫零級計劃,但如果第一層的 x1 還是一個比較大的舉措,就應該把 x1 轉化爲小 y1(目标),然後再建構小 y1 的 x,這層叫一級計劃。依次類推,如果 x 還是比較大的舉措,就把它轉化爲小 y,一直到解構到個人計劃爲止,這樣就形成了一個層層分解,層層保證的關系。
▲經營過程中的建構與解構
這和通常理解的目标分解的區别就在于,很多企業做目标分解時是從 Y(大目标)直接分解成若幹的小 y(小目标),但這個分解邏輯是錯的,不容易落地。正确的分解邏輯應該是從 Y 到 x,然後把 x 轉化爲小 y,再來進一步分解小 y。這個分解過程就像拎葡萄串一樣,綱舉目張,是對目标和舉措的雙向分解關系,隻有這樣才能把公司整體的舉措契合在一起。
按這個邏輯分解完之後,就能在企業中建立起一個通過對經營過程的建構與解構,形成 " 戰略驅動運營,績效促進改善 " 的閉環。
戰略共識,群體智慧
第五個含義:戰略結果的最終表述固然重要,但戰略形成過程中共識的達成更加重要。
我去企業調研時常常聽到老闆說:" 我們戰略很清晰,就是執行不到位。" 但高管告訴我:" 戰略根本不清晰,但我們執行力都沒問題。"
出現這種局面就是因爲整個戰略形成的過程中沒有共識,戰略本身是一個共創和群策群力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喚醒員工内在的認知和動力。一定要相信群體的智慧和思維,不斷拉升群體的認知,10 個人在 1 個小時之内的群策群力産生的創造力遠遠大于 1 個人獨自悶 10 個小時産生的創造力,即 10X1 遠遠大于 1X10。
前不久我參加一個企業的會議,CEO 主持,講得很辛苦,就像是帶着團隊爬樓梯,一層層往上爬,好不容易爬到 10 樓了,突然其中一位高管問了一個類似 2 樓的問題,CEO 很耐心的又解釋了一遍,等于再重新帶着大家從 2 樓再往上爬。爬到第 8 樓時又有個高管問了一個類似 3 樓的問題,CEO 又得帶領大家重新爬樓。如果群體認知不拉齊,就像這位 CEO 一樣,辛苦地帶領大家重複爬樓梯,既辛苦又無效。戰略推演的過程就是群體認知水平不斷提高的過程,光老闆提高認知水平不行,也要通過一定的方式讓高管受到同樣的訓練,這樣才能有共同語言。
如果說老闆的認知很高,但高管的認知不高,那麽企業競争力肯定起不來。因此戰略一定要共創,共創之後才能共享和共守。
戰略推演是有效的方法論
第六個含義,戰略和運營的高效契合是個動态的過程,今天契合明天不見得契合,還可能不斷發生變化,不确定性是常态。
要想達到動态的過程,就要定期做戰略推演,即取勢、明道、優術。定期叠代戰略,叠代 Y,不斷優化 x。要在真正運營之前先做充分的戰略推演,就像高手下棋一樣,一定要提前模拟下棋局,模拟出勝局最終不一定勝,模拟出敗局最終則大概率是敗。即如果模拟出的棋局是敗局,大概率一定是敗局,要重新推演和布局。如果模拟出了勝局,在實際運營中可能還是會發生很多變化,也會影響最終勝利,比如競争對手變了,比如推演時有重要遺漏,又比如過程中有出 " 昏招 " 等。
所以一定要事先推演,不經過推演的動作是不靠譜的,推演不僅要找到 Y 而且要找到 x,還要把 Y 和 x 鏈接起來找到 f,否則平時的動作就會跟 Y 沒有相關性,最終不一定有效果。
實際經營中,很多術的東西都可以不斷創造、層出不窮,但是基本邏輯關系和理念如果不對,管理哲學沒有建立起來,很多方法也不見得能創造價值。這個公式(戰略方程式)很簡單,但背後折射的是一個管理哲學和基本道理。其核心就是通過戰略方程式,把戰略和運營有效契合了起來,形成戰略驅動運營、績效促進改善的循環系統,促進企業持續的良性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