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 " 怪不得中國市場銷量下滑 ",道盡了市場對雷克薩斯的失望。
6 月月底,一張 " 豐田(中國)子公司雷克薩斯副總經理陳忱受賄行爲證據 " 的郵件截圖,在日本社交媒體上流傳。盡管該事件仍在核實中,但是雷克薩斯在中國市場的表現确實不盡如人意。
2004 年,雷克薩斯正式進入中國市場。自進入中國市場以來,雷克薩斯以堅持不國産、純進口和高品質的特點,以及與 BBA 錯位競争的策略,成功在國内豪華車市場上占據一席之地。
即使是在現在,坊間仍流傳着雷克薩斯段子— " 先生,加價 2 萬已經是我們雷克薩斯最大的優惠了 "。
出乎意料的是,2021 年成爲了雷克薩斯在華的命運 " 轉折點 "。
2021 年,雷克薩斯在華實現連續 17 年銷量正向增長,年銷量達到了 22.61 萬輛。但根據保監會公布的數據顯示,2021 年雷克薩斯國内真實交付的新車上險量爲 21.91 萬輛,同比下滑 6.8%。
相比之下,凱迪拉克同年以 23.27 萬輛的上險量成績首次超越雷克薩斯。從 2021 年之後,雷克薩斯的銷量下滑嚴重,曾經的 " 加價王 ",漸漸成爲曆史。
2022 年,雷克薩斯全年累計銷量下滑至 17.6 萬輛。銷量大幅下滑,并未讓雷克薩斯意識到出現銷量下滑的根本原因,而是将問題歸咎給産能不足和環境因素。
不可否認,2022 年因爲受到疫情、芯片短缺等問題的影響,整體車市表現稍顯孱弱。但從乘聯會公布的銷量數據來看,2022 年豪華車市場總體銷量爲 309 萬輛,同比增長 6%。其中,高端新能源車成爲市場的增長主力,同比上漲 49%。
這意味着,電動化浪潮的湧動下,不斷沖擊着雷克薩斯的 " 地位 "。當然,令人感到惋惜的是,僅僅不到三年的時間,雷克薩斯便從 " 加價王 ",進入部分車型平價銷售,再到現如今的現金優惠。
一直以來," 蔚小理 " 幾乎與新勢力車企的 " 标簽 " 深度捆綁在一起。除了 " 蔚小理 " 之外,越來越多的新勢力車企錨定高端新能源汽車市場,比如說智己、AITO 問界、岚圖等等。
雖然中國高端汽車市場仍有較大的潛力等待挖掘,但是當對手越來越多,甚至是越來越強大時,雷克薩斯的劣勢也開始顯現出來。
具體來看,雷克薩斯在傳統燃油車時代,能夠備受市場消費者青睐,與動力系統的可靠性、經濟性有着極大聯系。
傳統燃油車時代下,發動機、變速箱、底盤作爲三大核心器件,對汽車的整體質量、駕駛品質等起到決定作用。一般情況下," 三大件 " 性能越好、可靠性越高,往往代表着技術壁壘越高。
時過境遷,雷克薩斯引以爲傲的技術 " 護城河 " 已蕩然無存。比如說雷克薩斯在 " 三大件 " 的屬性偏重上,更趨向于燃油經濟性、平順性等。" 三電 " 在這些方面的表現,幾乎對雷克薩斯的 " 三大件 " 形成碾壓作用。
據數據顯示,廣東作爲雷克薩斯的大本營,24.42% 的銷量來自于廣東地區,浙江、江蘇僅次于廣東,銷量占比分别爲 11.68% 和 11.25%。
然而,廣東也是國内适合新能源車的省份之一,完全不需要擔心冬季純電續航。重點是,廣東還彙聚了比亞迪、埃安、小鵬等新能源車企,本地優勢比雷克薩斯更加明顯。
随着市場、産品優勢漸漸褪去,電動化成爲了雷克薩斯突圍的關鍵。
事實上,雷克薩斯早在 2021 年時便發布了電動化戰略。當時,豐田章男宣布,雷克薩斯品牌将在 2030 年與歐洲、北美、中國市場實現在售車型 100% 純電動化。
從戰略宣布至今,已經過去兩年多,但雷克薩斯能夠與電動化轉型挂上鈎的産品,隻有 UX 純電和誕生于 e-TNGA 的雷克薩斯 RZ。
無論是 UX 純電,還是雷克薩斯 RZ,都并沒有讓我們看到雷克薩斯對電動化的決心,更多的是品牌對時代變化的敷衍。這一切的背後,或許與豐田汽車高層對純電動汽車的态度有着極大的聯系。
反觀凱迪拉克、沃爾沃等豪華品牌,面對電動化轉型展現出積極的一面。以沃爾沃爲例,剝離内燃機業務的同時,集中開發高性能電動系統。至于凱迪拉克,早已基于奧特能平台打造出了純電動車型。
電動化轉型,僅僅隻是車企面向未來發展的第一步,後續産品還需經受市場長期檢驗,以及口碑積累。換句話說,雷克薩斯已經被拉開了一段距離。
如果說加速電氣化、智能化是雷克薩斯的發力點,那麽如何修複國内消費者對雷克薩斯的品牌印象,同樣是 " 必選項 "。
正如上文中提及,雷克薩斯之所以能夠在國内市場備受青睐,與其高品質息息相關。
據不完全統計,自今年開年以來,雷克薩斯累計召回近 5 萬輛車,起因包括安全駕駛輔助系統意外重啓、漏油等。
品質問題,直接影響了雷克薩斯的保值率。根據最新的《2023 年 5 月中國汽車保值率研究報告》,雷克薩斯的三年保值率已經從 77.3% 下降至 74.8%。
總而言之,如果說電動化削弱了雷克薩斯的品牌影響力,那麽産品品質下滑,以及過去長期的 " 加價 " 行爲,則是将國内消費者對品牌的好感消耗殆盡。當市場開始變革,紅利褪去時,雷克薩斯是否能一改頹勢,将決定品牌在華市場的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