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 @視覺中國
文 | 新能源行業觀察,作者 | 和暢,編輯 | 秋水
最新出爐的新能源車企銷量排行榜中," 蔚小理 " 還是沒能 " 在一起 "。
10 月 1 日," 蔚小理 " 先後公布了 9 月新車交付數據,理想依然遙遙領先,爲 36060 輛,蔚來交付了 15641 輛,小鵬爲 15310 輛。" 蔚小理 " 分列新能源排行榜第二、第五和第六名。
圖 /2023 年 9 月新能源汽車銷量排行榜,來源 / 新能源銷量排行榜小程序,新能源行業觀察截圖
根據新能源排行榜,除了 " 蔚小理 ",埃安、深藍、零跑、哪吒和極氪的銷售量也超過 1 萬輛。
IPG 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柏文喜等業内專家對新能源行業觀察表示,新能源車企在 " 金九 " 整體銷量呈現出了良好的增長态勢,尤其是 " 蔚小理 ",這顯示出新能源汽車市場的需求持續增長,也受到了消費者的認可和追捧。
" 不過,競争加劇之下,‘蔚小理’要在新勢力銷量榜保持領先地位,并非易事。" 柏文喜如是說。
黃河科技學院客座教授張翔更是認爲,新能源汽車市場在不斷變化,政策環境在變化,技術路線在變化,産品不斷推陳出新," 另外也受到出口等因素影響,‘蔚小理’重回銷量榜前三的幾率很小。"
事實上,進入到 2022 年,之前輪流坐莊的 " 蔚小理 " 就已被哪吒、零跑和埃安超越。然而,作爲新能源行業的明星企業," 蔚小理 " 在成長的過程中,從來不缺乏關注的目光。
中關村物聯網産業聯盟副秘書長、專精特新企業高質量發展促進工程執行主任袁帥就表示,對于理想、小鵬和蔚來的未來發展,他持樂觀态度。" 我相信它們通過不斷創新和提升産品性能,積極拓展市場,将會有更好的發展前景。"
而眼下,即便是 " 賺麻了 " 的理想都有自己的難處,自不必說蔚來和小鵬了。
01 " 蔚小理 " 早已分手
随着理想公布了 9 月創新高的交付量,理想 2023 年 1-9 月的總交付量達到了 244225 輛,距離年初立下的 30 萬輛銷售目标又近了一大步。
按照理想董事長兼 CEO 李想的說法,四季度産能提升後月交付突破 4 萬輛 " 沒有任何問題 ",那麽,最快在 11 月中旬,理想就可達成。
而反觀蔚來和小鵬,今年的銷售目标分别爲 24.5 萬輛和 20 萬輛,在僅剩 3 個月的情況下,目前均未完成一半,大概率無法完成。
圖 /" 蔚小理 " 新車交付情況(2023 年 1-9 月),來源 / 新能源行業觀察制表
其實,作爲創立最晚的 " 三弟 " 理想,在 2022 年就已表現出了強勁的市場力,總共交付了 133246 輛,領先 " 大哥 "蔚來和 " 二哥 " 小鵬。
圖 /" 蔚小理 " 新車交付情況(2022 年度),來源 / 新能源行業觀察制表
對于理想的強勢崛起,并和蔚來、小鵬逐漸拉開差距,張翔認爲,理想最成功的一點就是堅持走增程式技術路線,抓住了車主的核心訴求,續航焦慮。另外,它準确切入大型 SUV 的細分市場,鎖定奶爸車,主打 " 移動的家 ",成就了一片藍海。
作爲 " 大哥 " 的蔚來,含着金鑰匙出生,得到了衆多投資人的認可,也在 2020 年前一直是新勢力造車的 " 榜首 "。
2021 年後,小鵬依靠智能化迎來産品大爆發,一舉超過蔚來,連續多月成爲 " 第一 "。
一位不願具名的業内人士就表示,除了競品的發力,供應鏈供給不足打亂了蔚來的交付節奏,新車型發布沒有趕上消費者換車周期,導緻企業熱度下降。
這點也在蔚來的官方發言中得到了證實。
李斌曾在 2021 年底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當年全行業面臨的供應鏈問題是讓他特别睡不着的事情。
另外,在 2023 年全員信,李斌列舉了蔚來内部的 8 大不足,供應鏈的問題就是其中之一。
而小鵬由榜首滑落就繞不開 G9 發布失敗這一關鍵事件了。在 2024 款小鵬 G9 發布會上,小鵬董事長何小鵬反思了導緻 G9 失敗的 7 方面因素,分别從産品規劃、品牌營銷、人員管理、體系效率等多維度解讀。
從小鵬連續 8 個月銷量增長來看,小鵬似乎已經找到銷量秘鑰,逐漸走出低迷期。
但除了銷量,小鵬和蔚來在營收上也被理想甩開一大截。據公開資料顯示,理想已經連續三個季度實現盈利。其中,今年二季度毛利率高達 21.8%,淨利潤爲 23.1 億元(人民币,以下未标注則同),淨利率爲 8%。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蔚來二季度淨虧損爲 60.56 億元,同比擴大 119.6%;小鵬淨虧損爲 28 億元,同比擴大 3.7%。
02 " 蔚小理 " 渴望重聚
毫無疑問,對于小鵬和蔚來而言,迎頭趕上是必然的選擇,而它們也有這樣的能量。
财經評論員張雪峰就對新能源行業觀察表示,從 9 月的交付量上看," 蔚小理 " 在市場上的競争力和受歡迎程度還是有的。
" 要實現繼續領先,蔚來、小鵬需要進一步提升産品的競争力,不斷進行技術創新,同時加強營銷和品牌推廣,以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并建立用戶忠誠度。" 張雪峰如是說。
袁帥也認爲,不止是 " 蔚小理 ",要想在新能源汽車市場持續領先,新勢力車企需要不斷進行技術創新、擴展産品線、整合産業鏈、加強品牌建設和營銷策略制定和實施等方面的工作。
在袁帥看來,新能源汽車行業的技術創新速度非常快,因此,不斷突破電池技術、電機技術、電控技術等方面的瓶頸,是保持競争優勢的關鍵。例如,提高電池能量密度、降低充電時間和成本、提高整車的智能化和安全性能等,都有助于提升新勢力車企的競争力。
另外,随着消費者需求的多樣化,新勢力車企需要不斷擴展産品線,滿足不同消費者的需求。例如,推出不同類型的新能源汽車,如純電動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燃料電池汽車等,同時還需要進一步細分市場,如推出純電動 SUV、純電動轎車、純電動 MPV 等。
而産業鏈整合也至關重要,新勢力車企需要構建完整的産業鏈,包括上遊的電池原材料、中遊的電池制造、電機電控等關鍵零部件生産,到下遊的整車制造、充電設施建設及售後服務等。通過整合産業鏈,可以降低成本、提高生産效率、提高産品質量和競争力。
當然,新勢力車企需要加強品牌建設和營銷策略的制定和實施,提高消費者對品牌的認知度和信任度。同時,它們還需要通過合理的定價策略、促銷策略和渠道策略等,吸引更多的消費者并保持市場份額。
事實上," 蔚小理 " 等新勢力就是如此做的。
9 月 21 日舉行的 "NIO IN 2023蔚來創新科技日 " 上,蔚來汽車首次系統性地展示了全棧技術能力,并發布了多個全新科技産品和成果。其中值得一提的就是蔚來自主研發的激光雷達主控芯片 " 楊戬 " 和 NIO Phone。
圖 /蔚來首款自研激光雷達主控芯片 " 楊戬 ",來源 / 新能源行業觀察拍攝
蔚來董事長李斌就表示,蔚來願意通過高投入的研發來換取長期毛利。
而以智能化和科技化的小鵬爲了找回失去已久的位置,在過去一年裏,從組織、産品、技術、營銷和團隊等方面進行了徹底變革,旨在通過産品技術架構和組織管理能力的雙重變革,重奪失地。
這一系列動作在小鵬 G6 上已見成效。
據車主指南數據,在小鵬 8 月銷量的 13690 輛中,G6 占到了其中的 7068 輛,成爲了小鵬當之無愧的銷量擔當。
03" 蔚小理 " 還能否團聚?
當然,爲了能重返榜單前三甲,小鵬和蔚來做了更多,比如積極布局 " 下沉市場 "。
據中國汽車三十人智庫報道,在小鵬汽車總裁王鳳英操刀下,小鵬近期将全國 24 個銷售區域縮減爲 12 個,逐步淘汰效率低下的直營門店,同時擴大代理經銷商的門店規模。
何小鵬也在二季度的财報電話會議上明确,要在銷售網絡進行大刀闊斧的優勝劣汰,并用更快的速度引進優秀的經銷商夥伴,加快在二線和低線城市的市場份額擴張。
同樣緊盯低線城市的還有蔚來。
衆所周知,蔚來一直在對标 BBA。據遠川數據,截至 6 月末,BBA 的 4S 店數量均達到約 700 家,不僅在一二線城市全面布局,也實現了對多數三四線城市的覆蓋。而同期蔚來的門店僅爲 368 家,且大多都在一二線城市。即便是在總部安徽,像蕪湖這樣的城市也才剛剛有了第一家 NIO House。
李斌也坦言,蔚來的渠道下沉,迫在眉睫。
不僅如此,據公開消息,蔚來還将推出阿爾卑斯品牌的單電機版,更符合其專攻下沉市場的定位。
而阿爾卑斯品牌的首款車型預計明年下半年交付,這意味着蔚來需要再等待大約一年的時間才能将這款車型推向市場。
柏文喜等多位業内專家認爲,小鵬和蔚來發力下沉市場的是明智之舉。" 下沉市場有較大的發展空間,蔚來和小鵬通過不斷提升産品性能和品質,降低價格,積極開拓下沉市場,可以進一步擴大銷售規模。"
張雪峰也認爲,它們可以通過提供價格實惠、性能可靠的産品,進一步拓展市場份額并增加用戶數量。同時,加強售後服務和用戶體驗也是它們未來發展的關鍵,這樣可以建立起良好的品牌口碑和用戶忠誠度。
而對于理想即将發布首款純電超級旗艦理想 MEGA,張雪峰亦表示爲 " 明智之舉 "。" 理想轉向純電動車可以更好地滿足市場需求,并且能夠提供更加環保、高效的出行方式。"
來源 / 理想官方網站,新能源行業觀察截圖
張翔等多位業内人士卻對理想的純電之路表示擔憂。在張翔看來,理想轉入純電市場,優勢自然沒有在增程領域明顯。
" 不過,從另一層面上講,理想轉入純電也是必由之路," 張翔告訴新能源行業觀察,增程式的技術壁壘比較低,随着問界、零跑、岚圖、深藍和哪吒等新勢力品牌不斷發力增程車型,理想不可能一直保持領先地位。
對于 " 蔚小理 " 能否複制昔日統占新能源銷量榜的巅峰時刻,張翔和袁帥等多位業内人士的看法一緻," 幾乎不可能 "。
" 包括埃安、深藍、零跑和哪吒等車企銷量逐步穩定,‘蔚小理’排名前三的幾率比較小,市場變化的因素太多了。"
參考資料
《爲了追上理想,蔚來和小鵬盯上了下沉市場》,來源:每人 Auto;
《王鳳英操刀,小鵬縮減直營門店擁抱經銷商》,來源:中國汽車三十人智庫;
《蔚來" 失速 ",李斌兩難:曾經最放心的供應鏈,扼住蔚來咽喉》,來源:時代财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