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能做的,隻是通過講述案子,做一個好的提問者。"
作者 | 阿瑞
編輯 | Felicia
題圖 | 《獵罪圖鑒 2》
觀衆追着一部懸疑劇劇方要求開畫展,這種盛況居然 " 梅開二度 " 了。
2022 年 3 月,《獵罪圖鑒》播放量低開高走,一路登上不少平台榜首,拿下豆瓣 7.6 分的評分,成爲當年的黑馬劇集。這部劇以畫像師爲主角,将破案與繪畫結合,其美學氣質在一衆懸疑劇裏頗爲突出。
年輕畫家沈翊因一起塵封的舊案與刑警隊長杜城結怨,機緣巧合下,他們被迫搭檔,聯手偵破多起離奇疑案。沈翊僅憑目擊者口頭描述,甚至僅看高糊的監控畫面,就能畫出兇手面貌。這令觀衆啧啧稱奇,直到他們被科普了現實中畫像師的能力有過之而無不及,很多人才相信這一角色設定。
隊長杜城與畫像師沈翊。(圖 /《獵罪圖鑒 2》)
時隔兩年多,《獵罪圖鑒》第二季終于回歸。觀衆此前早已見慣了熱播劇平庸的續作,在期待的同時總不由得捏一把汗。好在,《獵罪圖鑒 2》并沒有讓觀衆失望。
劇中有一句名言:" 美術史記載着犯罪史。" 近日,新周刊采訪了《獵罪圖鑒 2》主創,聊聊他們如何拍出刑偵劇的藝術美學,追尋視覺和故事雙重意義上的 " 好看 "。
非傳統刑偵劇,該怎麽拍
以前提到國産刑偵劇或懸疑劇,人們聯想到的關鍵詞往往是灰暗的色調、古早的年代背景、中年男性主角。而這些 " 标準 ",《獵罪圖鑒》全都不符合。
第二季依然以畫像師沈翊與刑警隊長杜城爲主角,劇内和劇外一樣經曆了時間流逝,北江分局搬了新的辦公室,沈翊搬了新家。畫面總有着明亮多彩的色調,破案更像是一群年輕人的工作日常。
暖色調的懸疑劇,不多見。(圖 /《獵罪圖鑒 2》)
總制片人張翼芸說:" 傳統刑偵劇更多的是以寫實風格、硬核推理和強情節來講述故事。所以我們一直在探索,想做一部在叙事方式、影像風格、内核表達上非傳統的刑偵劇。比如不過度展現案件的複雜、犯罪手段的殘忍、偵破推理過程的燒腦,而是将人物命運和人物關系的戲劇性變化作爲故事懸念和情節反轉,着重展現案件背後所蘊含的情感和人性。"
《獵罪圖鑒 2》開局第一案即大膽呈現娛樂圈亂象——參加選秀節目的四人偶像組合中有三人離奇死亡,牽扯出隊内霸淩、濫用毒品等内情。刑警們抽絲剝繭,查出組合中唯一活着的偶像陳勤與其粉絲袁招娣的 " 共生關系 "。原來,陳勤在低谷時與女孩袁招娣相識,二人互相鼓勵着走出泥潭,成爲彼此的精神支柱。當陳勤被霸淩時,袁招娣便替他殺了霸淩者。
《獵罪圖鑒》第一季裏,案件推理過程往往與美術知識或畫作意義相關聯,堪稱 " 在懸疑界搞文藝複興 "。第二季延續了這一特色,将劇中的美術史推進到了近現代。
女畫家筆下的女性是共同抵抗邪惡勢力的盟友。(圖 /《獵罪圖鑒 2》)
籌備階段,劇組一共收集了 6 萬多幅不同流派的畫,最終主要選取了表現主義與超現實主義的風格。編劇張萊透露:" 我們對畫的選擇,會慢慢從古典過渡到現代,越來越抽象。因爲美術史對于‘真實’的追求,是從形似到神似,再到追求靈魂。沈翊對真相的探索,也遵循着這樣的路。"
在試探袁招娣時,沈翊給她看了一幅畫。畫中描繪了一體兩面的人,一面是畫家的亡妻,一面是畫家自己。這幅畫出自 20 世紀超現實主義大師馬克 · 夏加爾之手,色彩詭異,呈現光明和陰暗共存的世界,隐喻着袁招娣對陳勤的感情。當沈翊進一步追問袁招娣的内心,他同樣以較爲抽象的風格畫出了她心中的魔鬼,由此引出她童年時被灌輸的觀念:" 沒有用的東西就該被殺掉。"
馬克 · 夏加爾的《黑手套》。(圖 /《獵罪圖鑒 2》)
袁招娣爲自己取名 " 小蛋殼 ",被觀衆解讀出了許多種含義。有網友扒出了動畫片《小蛋殼》的故事,片中的小蛋殼也被當作廢物。有人覺得這個名字是指她想保護别人,自身卻是脆弱的。" 小蛋殼與陳勤看似互相救贖,其實這份救贖就像蛋殼一樣脆弱,他們随時會被可怕的遭遇拉回黑暗中。"
劇集并不強調推理技巧,有經驗的觀衆早已猜出必有反轉——其實陳勤一直引導和默許了她的行動。他躲在無辜女孩的身後,等着她替自己殺人,又對她産生一絲恻隐之心,希望她能順利逃脫。
沈翊銳評陳勤:" 愛是真的,自私和懦弱也是真的。" 但杜城卻對沈翊說:" 錯了就是錯了。"
看待罪案,該用理性還是感性?
上一季的結局,沈翊的自畫像被人劃開,露出畫布底下的另一幅自畫像的一角。劇組設計這幅畫,參考了畫家布羅納的經曆:他在年輕時随手畫了一幅左眼溶化的自畫像,沒想到 7 年後,他真的在事故中失去了左眼。
沈翊是《獵罪圖鑒》最爲出圈的角色,這個天才畫像師外表乖順,骨子裏卻狂傲。他會像 " 預言畫 " 一樣,遭受和布羅納一樣的命運,還是說底下的自畫像,藏着一個更真實的他?這在當時就吊足了觀衆胃口。
沈翊的自畫像被人割開,露出底層另一張畫。(圖 /《獵罪圖鑒 2》)
總制片人張翼芸表示,沈翊既是藝術家,也是模拟畫像師和警察,他的人物底色存在極度感性又極度理性的沖突。" 第二季我們想讨論的是,當沈翊作爲天才藝術家的感性和不羁,與他作爲模拟畫像師警察重理性和守規則的職業要求相碰撞時,他會如何面對和選擇?"
沈翊希望在龐大複雜的人性中找到規律,在罪惡誕生前進行幹預。但從第一季的新人警察到第二季的破案老手,他面對的罪案越來越複雜,對自己的期待也越來越高。未能救下的小女孩,成了沈翊的心結。在結案後,他依然想要追問導緻一個人走向犯罪的原因。爲了找出袁招娣心中的魔鬼,他将自己代入她,沉浸式畫出了她的童年陰影,這種創作亦是一種消耗。
第二季,在畫像師的工作之外,沈翊創作了更多藝術作品。(圖 /《獵罪圖鑒 2》)
張萊認爲," 一步成佛,一步成魔 ",當一個人求索至深的時候,一定會因爲執念而經曆瓶頸期甚至是危險期。第二季,編劇團隊設置了新角色方凱毅,他劃破自己不滿意的沈翊作品,點明沈翊也可以成爲犯罪天才。" 他就像沈翊的另一面,沈翊與方凱毅的相惜,更像是一種自我迷戀;他與方凱毅的戰争,不如說是他與‘我執’的戰争。" 張萊說。
沈翊是求索者、不滿足者,而杜城是程序正義和法律的守衛者。" 沈翊的悲憫是外化的,而杜城的悲憫則是隐藏的、克制的。" 在沈翊凝視深淵之時,杜城會不斷提醒沈翊職權的邊界在何處,把他拉回理性。
" 每個人心裏都有一個魔鬼,但不是每個人都會殺人。"(圖 /《獵罪圖鑒 2》)
而在劇外,觀衆也很容易代入沈翊的感性去看待罪案中誤入歧途的弱勢群體。因此,《獵罪圖鑒 2》播出的每一樁案件都引發了網友的争論,有的人同情陳勤與袁招娣各自的遭遇,有的人則在分析二人會被判多少年。這些讨論也指向了長久以來的争議:人們究竟該不該挖掘、解讀甚至同情罪犯的過往經曆?
《獵罪圖鑒 2》并沒有直接回答這個問題。譬如第二個案子裏,城中村的盲流少年收養了被父親虐待的盲童,又舉刀刺向施虐者。張萊說,童年可以療愈一個人,也可以毀掉一個人。" 我們能做的,隻是通過講述案子,做一個好的提問者。"
立體的人與當下的故事
《獵罪圖鑒》是充滿 " 當下感 " 的探案劇,幾乎每一樁案件都能在現實中找到對應的問題。第一季在劇本創作階段,就預知了 AI 詐騙案件的可能性。劇中黑客曾在十年前建立了一個分享女孩生活軌迹的網站,助長了拐賣犯罪;而在現實中,同樣有用戶利用某款 APP 偷拍各種女性,分享她們乘坐的公共交通線路,将被拍者當作他們的 " 獵物 "。
第二季目前播出的幾個案件也都讓不少觀衆聯想到現實。
小蛋殼并不代表所有的追星女孩。(圖 /《獵罪圖鑒 2》)
要描摹人性的幽微與複雜,就不能把角色标簽化。對于第一個案件,不少網友感慨 " 毒唯 "(喜歡唯一偶像的狂熱粉絲)或是重男輕女觀念的可怕,但編劇更想要呈現的是個體之間的關系。" 我們并不想概括某一類人。是小蛋殼和陳勤的關系更吸引我們,是以愛之名的控制和利用更吸引我們,而不是偶像和粉絲的關系吸引了我們。"
在第三個案件中,想要逃離父母控制的年輕女孩小靜來到隐秘的山谷,而領路的向導常楓勸下了她,幫助她假死、" 重生 "。常楓爲此付出的代價,則是牽扯出自己曾犯下的罪。
多年前,他的妹妹跌落山崖,他救了陌生的遊客,而旁觀的遊人卻無人對她的妹妹伸出援手;他還曾眼睜睜地看着丈夫試圖在爬山途中殺死妻子 …… 這些事都讓常楓見識了人性的冷漠。于是他在山上的岔路口設置了一個求生哨機關,隻有心存善念的人才會被指引向安全的路,而自私的人則會落入天坑。他自視爲審判者,也 " 畫地爲牢 ",困在過去。
古希臘神話中的忒彌斯女神,這張畫暗示着常楓對他人的審判。(圖 /《獵罪圖鑒 2》)
常楓一直無法停下這場審判,又對此感到煎熬,直到小靜的案件牽扯出多起舊案,他才終于向警方坦承了自己的所作所爲。真實的人性并不是非黑即白,他到底是 " 選擇性殺人 " 還是 " 選擇性救人 " 也成了網友們争論的焦點。
張萊說:" 寫犯罪不是爲了展現罪惡,更重要的是去探索人性的立體多面。善與惡并肩而立,但愛是救贖的解藥,法律是懲治邪惡的雷霆,這是我們最終的表達。"
《獵罪圖鑒》系列頗受好評之處,還在于它呈現了各種各樣的女性角色。法醫、電腦高手、彈道專家可以是女性,被害人和兇手同樣也有女性。當主角團找到消失的小靜,也并沒有要求她回到家人身邊 " 包餃子大團圓 ",而是尊重她的選擇。
女性可以是任何角色,可以存在于任何行業領域。(圖 /《獵罪圖鑒 2》)
張萊認爲,寫女性群體恰恰不該把女性單獨拎出來,而應該和男性、兒童等等群體一樣,當作普通的 " 人類 " 去寫。" 女性可以是任何角色,可以存在于任何行業領域,因爲本就如此,而非我們刻意爲之。" 值得一提的是,編劇團隊中的韓志鵬、陳情、童杺、李柯影,有三位是女性。
構思案件時,編劇們也沒有刻意把目光鎖定在邊緣人群,因爲每個人都有可能在某個時刻成爲受害者。" 很多時候,人并不是因爲邊緣才遭遇不幸,而是因爲遭遇不幸,才顯得邊緣。"
不過,有觀衆認爲第二季有太過突出沈翊的主角光環之嫌,比如,專業刑偵人員一般都會檢查房間裏的玩偶是否能藏人,而劇中卻要等沈翊來指出這一點。第一季裏,沈翊僅從畫像師視角輔助破案,似乎更符合實際。當沈翊說 " 畫皮畫骨不重要,我要畫的是心 ",也令部分觀衆懷疑這背離了模拟畫像師還原罪犯長相的初衷。
對此,張翼芸回應:" 因爲空間很小沒法判斷是否可以藏人,沈翊畫出了嫌疑人可能的體型和姿勢。《獵罪圖鑒》系列通過沈翊視角講述故事,所以謎面一定是交給沈翊來解的。" 張萊則表示 :" ‘畫心’其實是畫像師在畫相、畫神之後又一高度的探索 …… 第二季的沈翊希望在自己的成就之上有更多的突破,用(這)一種方式讓社會變得更好。"
雖然留白甚多,但《獵罪圖鑒 2》在懸疑劇賽道走向了一個不同的方向:把目光專注于那些更能打動人的地方。
校對:河宴;運營:小野;排版:夏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