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自微信公衆号:真叫盧俊 (ID:zhenjiaolujun0426),作者:Moon,原文标題:《現在最艱難的,應該是地産畢業生》,題圖來自:AI 生成
2024 年的最後一個月,公司招聘計劃還在持續進行,招的是視頻與文案。
但讓我詫異的是,攤在面前的 3 份簡曆,竟然全部來自地産相關專業。
一份是個 00 後,設計院工作不到一年;一份房地産開發與管理專業對口,之前在上海給地産公司做代理;最後一份正兒八經的建築碩士,待過 2 家 TOP 級房企和 1 家代建,最高職稱做到設計經理。
公司 HR 說可以 " 三選一 "。
我有點懵了。不僅因爲這次招聘目的其實是内容創作,意味着這三位面試者都在面臨轉行,更重要他們的專業是,建築、風景園林、房地産開發與管理 ……
這些曾經跟随房地産高速向上的行業,哪一個沒有經曆過高光時刻,所以爲什麽不繼續找個自己更有經驗的地産設計工作。
但他們對我說,現在建築生的就業環境幾乎就是慘淡來形容。這才是絕望的地方,不是不知道轉行的不容易,也不是不知道專業對口的工作更适合,但現實是根本不給面試機會,招聘軟件慣用的就是已讀不回,要麽最後接受領着白菜的錢做着牛馬的活。
以及:
就連風景園林整個專業都是可以直接 …… 撤銷的。
關于這個悲傷的話題,他們陸陸續續的說着,我也陸陸續續的聽着,并且記錄了一些他們的隻言片語,或許也是不少當下地産專業畢業生們的内心心境。
但更感慨的還是藏在故事裏那些無奈與心酸,讓我切實感受到,有時候行業興衰,是從大學專業開始變化。
一
小花應該是所有面試者中硬件最好的。
建築學碩士的學曆最高,6 年的工作經曆夠資深,至今有過 3 家房企的從業經驗,并且都是叫得上名号的 TOP 級房企。
換言之,小花是抓住過地産紅利尾巴的人,所以談及自己曾經的地産生涯,小花的語調明顯高昂了些。
大概在 2018 年,建築出身的小花很順利入職杭州一家房企,做建築設計管理,同時牽頭推進景觀、室内軟硬裝、機電等專業設計。
關于那時她對行業的感知,小花給我分享了一些細節。
印象最深刻的,是在 2019 年年底,公司給每位員工群發了一條消息:今年公司銷售額突破 2000 億!
2000 億很多麽?起初作爲畢業生的小花沒太大概念。
我大緻查了下,整個 2019 年地産實現這個标準的房企,全國有 15 家,排名第一的碧桂園銷售額是 7715.3 億。
看起來似乎不太難,但如果各位對比下今年的地産榜單,截止 2024 年 1~11 月銷售額超 2000 億元的房企,僅剩 4 家,站在第一位的保利發展:3080.0 億。
一切不過輾轉 5 年。
行業就是這樣,當你還在揣測試探的時候,答案早就被刻在白紙黑字上。
說到這小花有點唏噓," 當時我還爲公司的業績高興呢,幹活也有盼頭,可惜後來這樣的信息我再也沒收到過 "。
還記得入職第一年,小花年收入就達到 28 萬,甚至在進入公司不到 5 個月,因爲項目的熱銷,自己的銀行卡突然多了 4 萬塊,公司很大氣的說是獎金。
才工作的畢業生哪見過這麽多錢。包括在職級上,在公司建築設計管理分爲專員、主管、副經理、經理,而憑借努力小花做到了最後一崗,設計經理。
一切都那麽順風順水,也愈發堅定入對了行。直到,當公司不拿地了 ……
以前是三年三個項目,一年一個的頻次。但 2022 年小花所在的房企一整年都沒有拿地,唯一拿地還是去年一塊商住混合用地,同事們也在讨論哪家房企又在裁員。這讓每天都會跑工地的小花感到明顯的危機感,跑完這個工地,自己下一個還能去哪裏。
但真正令人後背發涼的,還是有一次公司聚餐玩報菜名的遊戲,隻不過報菜名換成了每個人說一家暴雷房企。
恒大、華夏幸福、藍光、寶能、正榮、祥生、金科 ……
名字一個一個從大家的嘴裏蹦出來。小花徹底吃不下飯了,作爲設計崗平時一心都撲在項目上,其實不太會去留意外界變化,但飯桌上無意間的小遊戲卻突然給了小花當頭一棒。
原來不知不覺暴雷的地産公司竟然這麽多了,如果裁員降薪還可以安慰自己隻是因爲公司變動的個例。
但如果整個行業都在下行該怎麽辦。
二
被這個問題困擾的不止小花一個。
阿洋的專業是房地産開發與管理,用阿洋的原話就是管道、給排水、合同法、房地産法規、金融都學,就差學炒股了。
上的是培養項目總的課,幹的是代理公司策劃叫甲方爸爸的活。所以曾經幹着地産代理的阿洋告訴我,當房企不拿地了,對于鏈條下遊的乙方公司會面臨更加緻命的打擊,因爲,沒項目 = 沒回款。
這裏阿洋先簡單跟我介紹了下,一般地産代理公司是怎麽服務甲方的。
一種是策劃,負責幫助甲方更好地對接廣告公司、或者做項目策劃方案,類似阿洋這種,更多是輔助職能。
另一種更主要的是銷售,就是我們常見的置業顧問。
所以如果開發商沒項目沒有現金回流,壓力不會消失,但會轉接給代理公司。
阿洋給我舉了個例子,是曾經幫甲方對接的某家廣告公司的真實現狀。
原來甲方給廣告公司的服務費在 38.5 萬~50 萬,但由于甲方也在縮編,對外投放的廣告費、活動費都在降低,而當你發現外面其他廣告同行也是如此,壓價的結果最終是妥協。
這個數字現在變成了 20 萬~38 萬,近乎腰斬。但還沒完,項目 2022 年 11 月啓動,一直到第二年 8 月甚至項目都賣完了,期間這家廣告公司沒有收到過一筆回款。
那後來呢," 後來廣告公司罷工了 "。
阿洋苦笑了下," 以前我同情離開的人,沒想到更慘的是我們這些留下的 "。
因爲越來越多項目開始續銷了,于是甲方有了新要求,2 個月必須開盤。
也是那時候阿洋才知道什麽叫做地産的搶時間。
做方案策劃可以前置到設計都沒進場就開始,樣闆間也可以随意找個寫字樓搞個異地樣闆間。
而對于服務于甲方的代理策劃,阿洋給我看了下還留在自己電腦裏數不清的方案報告,細枝末節到歡迎詞、會議紀要。9 月 4 日、9 月 10 日、9 月 20 日、9 月 24 日 …… 幾天就得完成一個報告。
" 實在太累了,那個時候每周隻給我 1 天休息,準确來說即使休息也是身邊随時要帶着電腦 "。
但更累的是,這樣的日子仿佛永遠沒有盡頭。
上一個項目沒賣好,隻好拿下一個項目盡快開盤實現現金流,如果下一個也賣不好呢。
循環往複,周而複始。
有一天阿洋抽空請了個假去做體檢。
三
那離開,或者有沒有試着轉行呢。
其實這件事小花已經嘗試過兩次了,隻是和那些網上裸辭後輕松轉行互聯網、自媒體分分鍾走上人生巅峰不同。
地産人的轉行,似乎要局限的多。
房企不拿地了,小花最先試着去做地産代建。好不容易擠進上海一家專做代建的地産公司,結果才入職 1 個月公司找小花談話,今年原計劃 5 個項目解約 3 個,也得縮編。
代建不行,轉行地産媒體呢。
至少曾經身爲甲方設計經理,寫地産項目報告也還算和原職業挂鈎,雖然隻是基層一個小小的報告文案。
但好歹也還有工作,隻是:
" 我看你上一家也是在機構寫地産報,怎麽不做了 "。
" 那天公司團隊開個會,輕飄飄說了一句,就砍掉了我一半的工資 "。
更讓小花不理解的是,剩下的另一半薪資也早被算得明明白白。
公司開始實行新的工資構成制度,原本談好的薪資變成了三分之二定薪➕三分之一獎金,再後來獎金也沒了,改成按照報告拿提成。
理由是:地産沒項目了,地産媒體自然也不用寫那麽多報告。
兜兜轉轉,還是回到了原點。每一次自己鼓足勇氣的嘗試,換來的都是一盆盆冷水持續的潑。
今天坐在我面前的小花,建築碩士,擁有 6 年甲方工作經驗。
但每個月的發薪日,都會被那對比自己 6 年前,少了一半的工資刺痛。
四
聽到這裏我有點心酸,有點不敢置信,也有點感同身受。
作爲地産行業的内容創作者,我們分析過各個房企的排名銷售額,有的崛起有的落寞,卻很難看見這些數字背後,是真實在影響着千千萬萬的地産人。
最近偶然看見這樣一份數據,是關于曆年地産從業人員的人數。
來源:《2024 年統計年鑒》。
2005 年,151.6 萬人。
2015 年,273.9 萬人。
2019 年,來到頂峰 293.7 萬人,之後開始首次下滑,最新的 2023 年,200.2 萬人。
也就是說,近五年離開了大概 90 萬人。
尤其是 2022 年~2023 年,僅僅一年時間,地産行業就有 44 萬人離開。
這些數字就仿佛一部地産的編年史,背後代表的是不同時期房地産這條産業鏈相關的每一個人。
無論甲方還是乙方,曾經浩浩蕩蕩的地産發展創造了大量的人才崗位,他們光鮮體面,也象征着高職位高薪水。而對于建築、土木工程、風景園林這樣的熱門工科。這些專業一個很好的就業方向正是地産,那些年誰要是接到地産的 offer,跟接了聖旨一樣。
甚至還有一個聽起來就很高大上的稱謂:地産管培生。
而現在這個稱呼,我已經很久沒聽見過了。反倒是大量地産行業人才的外溢。
最後我送走了幾位面試者,也終于知道 HR 讓我 3 選 1 的意思其實是:人才供應過剩。
屬于他們的故事還在發生着,行業的發展也有自己的規律,但是關于我們每一個個體未來的道路,可能真的要靠自己,一個一個腳印走下去。
對了,其實最後我留下了一個人,因爲她告訴我:
從她的眼中我看到對房子的熱情。
确實,這個行業離開了很多人,但總有人還願意繼續從事着地産相關的工作,靠着它賺錢吃飯。也因爲,還熱愛着行業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