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量退潮前,85 花集體回歸古偶。
楊幂搭檔龔俊的《狐妖小紅娘 · 月紅篇》,已于去年 11 月殺青;
劉詩詩搭檔劉宇甯的《一念關山》已經放出預告,預計今年排播,搭檔張雲龍的《狐妖小紅娘 · 竹業篇》則正在拍攝中;
趙麗穎搭檔林更新的《與鳳行》,已亮相在鵝廠片單當中;
《夢華錄》後正式被劃進 85 花隊伍的劉亦菲,後續資源中也有一部古偶《長陵》,網傳男主是 95 後小生陳哲遠;
Angelababy,今年夏天剛上了一部《塵緣》,後面還有一部搭檔宋威龍的《相思令》。
結婚生子後因爲曝光大量減少被粉絲多次吐槽上熱搜的唐嫣,最近終于傳來新作的消息。
意料之中還是古偶,搭檔劉學義的《念無雙》,現已正式開機。
換言之,明年的古裝劇市場将重新被 85 花占領,而屆時她們當中年紀最長的已經 41 歲,年紀最小的也有 37 歲。
沒有年齡焦慮的意思,且 85 花的顔值和狀态依然能打。
隻是,古偶的受衆群體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劇集的質量上限和角色的立體程度。
早就在娛樂圈站穩腳跟的 85 花,靠古偶劇維持曝光度可以,但卻很難因此再有什麽事業上的突破。
不得不佩服的是,85 花搞事業的決心。
集中爆火于 10 到 15 年間的她們,如今依然活躍在台前,結婚又離婚、生子又複出,都未曾長時間遠離過大衆視線,爲互聯網源源不斷地提供着新談資。
但另一個角度看,相比其他娛樂圈中的同年齡階段女星,她們事業上的選擇又稍顯保守,陷入了自我重複的循環之中。
85 年的柯佳嬿,2020 年靠《想見你》喜提金鍾視後;
84 年的許玮甯,近些年深紮在 " 精品台劇 " 的賽道,顯然也是抱着沖獎的想法;
86 年的石原裏美,婚後複出首作《失蹤》,有意借助母親的身份轉型。
内娛 85 花,問題到底出在哪?
不管是走紅路徑,還是職業選擇,内娛 85 花都是娛樂圈大觀園中難以被替代的存在。
85 花是内娛開啓流量時代後第一批吃螃蟹的女演員。
2011 年,楊幂主演的《宮》和劉詩詩主演的《步步驚心》前後腳播出,都屢屢刷新了各項熱播紀錄。
唐嫣這一年也連續播出了《夏家三千金》《愛情睡醒了》《愛情真善美》三部作品。
年齡相近、同樣起勢于《仙劍》系列的三人構成了 85 花的第一梯隊。
2014 年,《奔跑吧兄弟 第一季》播出,這檔宣告真人秀時代來臨的國民綜藝讓 Angelababy 飛速晉升爲當紅小花,并且以點帶面,個人熱度反哺到了影視資源上,也成爲了 85 花的一員。
2015 年的夏天,《花千骨》全面大爆,趙麗穎後來居上,成了 85 花中最有競争力的存在。
現象級的爆款作品、輿論場上的腥風血雨、強大的奶 CP 能力 ...... 曾是 85 花的共同特質。
在選秀和耽改出現之前,古偶又屢屢被驗證爲最有效的圈粉路徑,被平台和觀衆選中的 85 花,就此走上了古偶收割之路。
而流量時代帶來的另一個 " 病征 " 是唯數據論,網播數據、輿論評價、作品分數等評判标準,都能在粉絲的助力下被不同程度地虛飾。
最當紅的演員、最頭部的項目、最強烈的宣傳聲量、最堅固的粉絲群體 ...... 幾者形成閉環,築成了流量演員生長的溫室。
與劇集市場的一路高歌猛進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當 85 花嘗盡甜頭轉戰大銀幕時,又都不約而同碰壁。
這也是大多數流量演員共同的瓶頸。
電影市場不僅是一場轉型考驗,更是跳出粉絲圈子後真金白銀的試煉。業務能力和路人緣都會直觀的體現在電影票房上,粉絲的能量十分有限。
又因電影的投入成本,一次損失慘重就有可能被電影圈 " 退貨 "。
古偶是更安全的選項,也是更容易說服自己的選項。
前兩年一度在娛樂圈流行的一種論調是 " 爲什麽要走出舒适圈?"
踏出舒适區,要承受粉絲流失、曝光度減少、番位下降等等風險,一步沒踏好就可能徹底掉隊。
慎之又慎,還有可能滿盤皆輸,那爲什麽不幹脆選更保險的路走?
但今年以來,觀衆的反饋給出了這個問題的答案。
劇集市場,多部因有流量參演被看好爲 " 必爆 " 的暑期檔,播出後皆反響平平,甚至是負面出圈;
隻有魏大勳靠演技和同行襯托意外 " 飛升 "。
電影市場,《封神》的強勢逆襲爲内娛輸送了不少硬朗型的新鮮面孔,審美革新說不上,但對固有的小生格局的确造成了沖擊。
網友調侃:
" 于适元年,大勳事變。内娛正式進入演技、顔值、身材并重的高質量階段。"
一代新人換舊人," 舊人 " 不努力開拓新天地,必然是會折戟的。
而 85 花作爲初嘗流量榮光的一代女演員,被流量改寫了自身的演藝生涯,但也同樣深深爲流量所限制。
如果沒有粉絲鋪就的流量之路作爲退路、沒有 " 古偶 " 這片可以随時撤回的 " 舒适區 ",那 85 花當中,或許有人願意真的破釜沉舟去嘗試 " 轉型 " 并且轉型成功。
往前一步恨不得退後兩步,最終造成了現在退無可退的局面。
如今即使是在 85 花最有優勢的古偶賽道,和她們搭檔的也由當紅小生降級爲了待爆咖,又降級爲了如今的頸部(介于頭部和腰部之間)男演員。
不變的是,85 花依然站在一個影視項目的風口浪尖上——
花團錦簇的時候承受最多的贊美,一敗塗地的時候分擔最多的火力。
從這個角度看,"85 花 " 是一個多麽恰逢其時的稱謂。
往前數的大花時代,女演員有着進軍國際的野心和能力,拼資源、拼手段、拼技藝,這些年雖然各自浮浮沉沉,但總歸是擔得起這個 " 大 " 字的。
(湯唯在戛納紅毯前的奔跑照▲)
往後看,偶像、演員、網紅之間的界限不再泾渭分明,新一代小花走紅的方式方法各不相同。觀衆的注意力被短視頻分割,到處都是誕生 " 紫薇星 " 的土壤,但很難真正誕生讓不同圈層的人都認可的頂級明星。
90 花、95 花這樣的分類方法不再具有總結性,隻是女演員們努力給觀衆留下印象或強行升咖的手段之一。
85 花,綻放過後,留存爲内娛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