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年燒掉近 140 億美元(約合人民币 1020 億元),北歐最大電池公司 "Northvolt"(中文名:北伏),最終于日前申請破産保護,成爲新能源行業少見的 " 落敗 " 案例之一。
2016 年,卡爾森回到瑞典,懷揣着改變歐洲電池産業格局的夢想,成立了 " 北伏 "。作爲特斯拉的前高管,深知電池重要性的卡爾森,創業目标很明确:利用可再生能源,在瑞典這片彌漫着創新精神的土地上,建立一個綠色、可持續的電池生産基地,爲歐洲電動汽車産業提供穩定、可靠的電池供應。
卡爾森的夢想宏大且符合時代潮流。當時,歐洲正面臨能源轉型的關鍵時刻,氣候變化、能源安全和環保政策的緊迫性,促使綠色能源與電動汽車成爲經濟複蘇的核心。北伏的出現恰恰順應這一趨勢。
而卡爾森的設想也緊扣當地政府和資本的 " 心弦 ":依托風能和水能等能源生産電池,不僅能幫助歐洲擺脫對亞洲電池制造商的依賴,還能提供環保、可持續的電池解決方案。理想與現實似乎觸手可及。
聰明如卡爾森,他試圖借政策的 " 紅利 " 和資本之手,在歐洲打造一條從原料到電池成品的完整産業鏈。
他始終高調強調 " 歐洲制造 "" 綠色生産 ",的确讓 " 北伏 " 在短期内獲得來自大衆汽車以及一衆資本大額熱錢的注入。
回看過去 8 年,北伏不僅獲得了瑞典政府的巨額補貼,外界投資者也争相湧入。大衆、西門子、寶馬等全球知名公司紛紛出手,北伏輕而易舉獲得了近 140 億美元的投資,足以說明卡爾森的計劃是多麽完美。
融資額度的飙升,伴随着估值的急劇上升,在電動汽車産業勃發的背景下,北伏被視爲歐洲電池産業的 " 希望 ",成爲政府的重點扶持對象和各路資本的 " 寵兒 "。
如果從創立初期看,北伏幾乎具備了成功所需的所有條件——雄心、資本、政策支持和強大的合作夥伴,似乎一切都在朝着理想的方向前進。
然而,也正是盲目追求 " 綠色生産 "" 歐洲制造 ",令其 " 一葉障目 "" 舍本逐末 ",不僅項目進展緩慢,生産線建設難以推進,就連最初的雄心壯志也在資金鏈斷裂和技術瓶頸這兩座大山的重壓之下,化爲泡影。
" 北伏 " 的起飛與落敗,是從夢想到夢碎的過程。任何一家企業成功的背後,技術創新、市場需求和産業鏈的精确把控缺一不可。
01 夢想的起點
卡爾森的夢想,始于一座工廠,一座在他沒有進行充分市場調研和技術驗證的情況下,就高調建立的大規模電池生産基地。
這一被他稱爲 " 歐洲電池制造未來 " 的超級電池工廠—— "Northvolt Ett",也爲卡爾森本人赢得了無數光環,他一度被标榜爲 " 歐洲電池之星 "。
圖源:" 北伏 " 官網截圖
這座工廠可以看作卡爾森夢想照進現實的起點。因爲,北伏一度吸引了衆多知名投資者的資金支持,這些投資者包括大衆等傳統汽車巨頭、高盛等金融機構以及當地的風險投資基金等。
此時的卡爾森,将自己置身于一個 " 歐洲夢 " 的光環下,他本人也的确在過去數年始終被鎂光燈所聚焦。
這座超級工廠投資有多少呢?粗略估算,北伏總共融資額約 140 億美元的三分之二以上,也就是近百億美元投入了這座工廠的建設和生産中。
然而,根據北伏官方披露的信息,這座工廠在 2023 年底僅達到了年約 60GWh 的産能,而北伏的原計劃是要實現 150GWh 的年産目标。作爲緻力于改變歐洲電池産業格局的北伏,其與亞洲電池制造商的差距顯著。
以甯德時代爲例,其在 2023 年産能爲 552GWh,在建産能爲 100GWh。2024 年上半年,甯德時代産能爲 323GWh,在建産能爲 153GWh。預計在 2024 年末,年産能有望達到 646GWh(年化産能)。
盡管如此,Northvolt 仍在持續推進工廠建設和産能擴展。因爲,它的确拿到了大衆、沃爾沃等多家汽車制造商的訂單。
02 命運的轉折點
今年 7 月,因未能履行長期供應協議,寶馬取消了與北伏簽訂的電池合同。僅此一筆訂單,就損失超過 20 億歐元。
事實上,即便是作爲大股東的大衆汽車和高盛,也從今年開始大幅減值其在北伏公司持有的股份。
命運的轉折來得看起來突然,實則是缺乏技術、管理、人才儲備的 " 北伏 ",早已身陷囹圄,工廠擴建和生産進度滞後,讓卡爾森力不從心,遠不如當初 " 畫大餅 " 時的雄心勃勃。
卡爾森以 " 歐洲制造 " 以及 " 綠色生産 " 爲 " 賣點 " 和 " 核心競争力 ",或許注定是一個荒唐的決定,将不斷與現實産生碰撞。
" 北伏 " 之所以在第 8 個年頭,走向破産,原因至少有三:
首先,源于創始人的價值觀,其過度依賴政府補貼和資本支持,而忽視了電池産業的核心 " 籌碼 " ——技術創新與生産效率。
盡管北伏一直打着依賴 " 綠色能源 " 的環保理念,卻未能在關鍵技術上取得突破。
其次,北伏确實獲得了大量資金,但在工廠建設上的盲目求大,使其管理、生産和運營上問題突出,造成了嚴重的資金浪費。
此外,未能準确判斷市場需求和競争态勢,也是北伏走到今天的原因之一。當卡爾森難以實現依靠綠色資源生産電池進而盈利的目标時,他并未止損,反而陷入了無法收回投資的燒錢 " 黑洞 "。
說卡爾森是理想主義者也好," 初生牛犢不怕虎 " 也罷,但在創業面前,若不能解決市場與技術的一個個緻命問題,就難免讓 " 用愛發電 " 顯得荒唐與突兀。
北歐作爲技術驅動的創新中心,确實爲卡爾森的夢想提供了各種條件。但他并未意識到,電池制造遠非現象的那麽簡單,這一産業不僅需要強大的資金支持,更離不開深厚的技術積累、優秀的管理能力以及全産業鏈的協同、掌控和落地能力。
有對比才有 " 答案 "。早在 1999 年,甯德時代收購了貝爾實驗室的電池專利,随之而來卻是電池鼓包難題,幾乎讓這家初創公司 " 崩潰 "。
然而,創始人曾毓群和他的團隊并未因此放棄,反而迎難而上。曾毓群的靈感來源于一次出差途中,在飛機上翻閱電池技術手冊時," 無巧不成書 " 地意識到電池中的電解液沸騰溫度過低,容易導緻氣體産生,從而引發鼓包。于是,通過調節電解液配方,鼓包問題迎刃而解。這一技術突破,不僅讓甯德時代成爲國内電池産業的領軍企業,也爲其後來的全球擴張奠定了基礎。
相比之下,8 歲的 " 北伏 ",有何 " 魔法 " 在短期内實現與 " 甯王 " 比肩的技術沉澱?
圖源:" 北伏 " 官網截圖
尤其是在全球電池市場競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盡管 " 北伏 " 通過一輪又一輪的融資獲得了資金支持,但這些資金的使用并未帶來最初目标的兌現——重塑歐洲電池産業格局的實現。
某種程度上說," 北伏 " 及其創始人卡爾森在快速擴張與技術短闆之間的矛盾之間,因未能可行的解決方案,令其最終陷入了資金鏈斷裂的困境。
盡管卡爾森與其團隊在破産前夕仍在進行籌資,但如何用風能、水能高效生産電池這一技術上的最大短闆,一旦得不到補齊,再多的資金也于事無補。
而關于 " 北伏 " 的故事,并未就此結束。
03 " 歐洲制造 " 的背後
藏在 " 北伏 " 背後,是一個頗爲敏感的 " 關鍵詞 " —— " 政治正确 "。
其創始人卡爾森一直堅持打造 " 歐洲制造 " 的電池品牌,希望能夠擺脫對亞洲電池制造商的依賴,尤其是中國的甯德時代和韓國的 LG 化學。
這種理念的背後,蘊藏着濃重的 " 政治正确 " 色彩。也正是這種理念的盲目追求,讓 " 北伏 " 在面對殘酷的市場現實時,更顯得荒唐和不切實際。
" 北伏 " 的早期發展中,卡爾森始終強調技術自主、綠色環保以及歐洲本土化的生産線。
卡爾森也因此被寄予厚望。然而,在誇下海口後,他卻始終未能突破技術的瓶頸,也未能在資本的 " 重注 " 下駛入可持續發展的軌道。
這就猶如一場荒唐的遊戲,充滿了理想與信念、失敗和挫折的種種沖突。
一如 " 甯王 ",比亞迪也并不像 " 北伏 " 那般,一開始就力圖進行大規模擴張,而是通過不斷完善技術、穩定生産、積累資金,逐步形成了以電池和新能源汽車爲核心的全産業鏈生态。
與比亞迪、甯德時代的穩紮穩打不同," 北伏 " 顯得過于冒進。卡爾森和他的團隊在資本市場的熱捧下,認爲 " 錢可以解決一切 "。
然而,過度依賴 " 輸血 " 的 " 商業模式 ",實則是 " 空中樓閣 "。何況,卡爾森的 " 電池夢 ",亦未考慮到北歐本土資源的匮乏,以及在短期内無法迅速培養足夠技術與管理人才的現實掣肘。
随之而來的資金鏈斷裂和管理體系的崩塌,注定是資本不願意看到的,但也是不得不接受的。
從夢想之巅到崩潰深谷,無不深刻反映了這家唯 " 歐洲制造 " 至上的創業公司,及其幕後一長串名單中的資本支持者,是如何共同主演這場荒唐 " 鬧劇 " 的。
創業與創投,從來不是一場理想主義的遊戲,而是一樁需要謹言慎行的 " 生意 " 和 " 交易 "。攀附 " 政治正确 " 換取資本熱錢,進而過度、盲目擴張的 " 北伏 ",不是第一個,也注定不是最後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