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 龍詩慧
編輯 / 蘭雨
不管你有多麽不舍或不屑,那個烈火烹油般的 2023 年是過去了。但作爲江湖中人,誰又能逃過 " 今年的班加完了,可以繼續加 2024 年的班 " 的命運?
仍留在中國車市賭桌上的新勢力,其實也一樣。銷量、新品、技術、曝光話題度甚至是明星代言,卷完了 2023 年,可以開卷 2024 年的了,而且有心理準備,今年的 " 卷 " 法不會像去年那麽客氣了。
從各家曬出了 2023 年 12 月以及全年的銷量,單看各家增長率向上的優美曲線,還以爲中國車市歲月靜好,遍地黃金,殊不知繁花似錦的表象,都是刀口舔血、互相厮殺、卷出天際換回來的。
根據中汽協的最新數據預測,2023 年汽車産銷量有望超過 3000 萬輛、新能源汽車産業将迎來 900 萬輛的時刻,而中國品牌乘用車國内市場占有率穩定在 50% 以上。"3000" 萬輛數字何其壯觀,殊不知是以慘烈的價格戰換來;2023 年歲末,燃油車基本打到 "6-7 折 ",傳統合資車企基本放棄固守燃油車作利潤基盤的策略,被動降價成爲唯一保存市占率的方式。
而新勢力呢?主動出擊的節奏更加頻密且極端。三個月前,市場還津津樂道小鵬 G6、智己 LS6 打出了 22 萬中大型純電 SUV 的旗号,但 12 月極氪 007 已經把 800V 高壓平台打到了 21 萬,尺寸更新、技術叠代早已不能用常規汽車行業更新節奏去看待了,像手機、家電行業?還是車圈,把每一天都過成了雙十一?
價格戰打了一年,就輕松平常了。在普通消費者心中,國産車反倒被扣上了 " 越賣越貴 " 的帽子," 再不努力工作,以後隻能開奔馳 E、寶馬 5、奧迪 6" 成爲大家見面必玩的梗。中低市場在卷,高端市場突破天際,爲什麽在走兩個極端呢?因爲高端車利潤還不錯啊!也沒那麽卷啊!
做高端車,所以能賺錢?
在已經公布 2024 年銷量目标的新勢力中,單是一個理想,再加一個問界,就把目标定到每個月要賣 12-15 萬輛上下,技能追得上半個比亞迪的月銷量。
2023 年,世道給了理想汽車絕佳的幸運之鑰,即便全年沒新車上市,但理想第一不靠價格戰,完成了全年 30 萬輛的銷量目标,二是成爲 Tesla 之外盈利的新勢力,從 2022 年 Q4 開始連續四季度盈利,而 2023Q3 總收入 346.8 億,歸母淨利潤更大增至 28.23 億,三是把自家的定位穩定在 30 萬元以上,最便宜的理想 L7 Air 也要 31.98 萬元,而最貴的理想 L9 Max 買到 45.98 萬元,現在理想 MEGA 還要沖擊 60 萬元關口。
理想的 " 奇迹 ",完美論證了 " 高端車可盈利,中低端車想賺錢沒門 "?你看 2022 年新勢力銷冠哪吒,從低端市場切換到 C 端市場,進軍中高端多舉步維艱,所以李想是有底氣,又在微博立 Flag 的。
"2023 年目标全部達成:376000(年交付量)、50000(月交付量)、20000(L7 交付量)、300(超級充電站)。2024 年挑戰更高的目标:800000、100000、30000、2000。" 同時他表示,将在 2024 年挑戰 80 萬年銷量、單月交付量沖擊 10 萬月輛、單車型月交付量沖擊 3 萬輛,超充站建設提升到 2000 座。
在 30 萬以上,能做到月銷 10 萬輛是什麽水平呢?2023 年 11 月奧迪銷量 6.23 萬輛,寶馬 6.93 萬輛,奔馳迎來 E 級換代,銷量更隻徘徊 3 萬多輛。而過單品月銷量能過 3 萬輛的 Flag,BBA 也不敢輕易誇下海口,寶馬 3 系、奔馳 E 級這種 " 神級 " 對手,也是 1 萬多的水平。
從 30 萬輛翻 2.5 倍到 80 萬輛,首先意味 20 萬左右的主流市場繞不過,但理想的 " 家庭用車 " 藍海優勢,也就無可避免被其他紅海争奪者擠壓。而另一方面,理想本身在 30-50 萬的藍海也在變紅,最主要的競争對手是華爲,問界 M7 翻紅手握 10 萬 + 訂單,M9 近 5.5 萬張大定的姿态,給華爲上攻 30 萬中高端市場很大的信心。
這兩方面對理想來說都不是什麽好事,自己的護城河會越來越小。當然理想也有盤算,"2024 年将是公司創辦以來,産品最豐富的一年 ",共上市交付 4 款産品來豐富自己的産品矩陣。李想手中第一張牌,是 3 月 1 日交付的 MEGA,成功與否直接影響理想從隻有增程混動過渡到增程、純電并行的産品路線。目前除了純電 MEGA 和低于 30 萬定價 L6,我們尚未知另外兩款産品的定位,但不妨預計,如果都是 " 走出舒适圈 " 的定位,那麽理想開拓新戰場的壓力,甚至比小鵬、極氪要大。
更有隐憂的是,理想在智能化、電氣化領域的積澱不如華爲、小鵬,如果這兩者,包括極氪、智己等智能化 " 異軍突起 ",理想汽車 2024 年所受的挑戰将會更高。
2023 年 " 起死回生 " 的問界,似乎也跟理想一樣,指望高端車 " 回血 ",隻不過不像理想潇灑跳出虧損圈。到 2023 年 8 月份,問界的總銷量才 3000 輛出頭,而 4 個月之後瘋狂攀升到 2.33 萬輛,也讓背後的母公司賽力斯市值邁向千億。但截止到 2023 Q3,賽力斯仍未盈利,營收沖高回落,扣非淨利潤合計虧損 30.15 億元,虧損僅次于北汽藍谷,而且賽力斯是 A 股 6 家千億市值企業中,唯一存在虧損的。
與其說問界 2024 年銷量目标 60 萬輛,攻擊性很強,還不如說是賽力斯對市場信心的提振。不要妄想賽力斯 2024 年要盈利,起碼虧損數字要降低不難看,所以在成本(研發、銷售費用)不能立即下降的情況下,依靠華爲打造爆款、讓問界多賣車,吸取鴻蒙智行的最大得益,成爲賽力斯重點止損的方式。固然問界 M7 熱度要持續,除旗艦 M9 之外,今年的改款 M5 和全新 M8 也要成爲擔當,不僅要對 20-35 萬傳統車型做成強大沖擊,與理想 L6、L7 的戰事勢必長期開打。
從鴻蒙智行來看,有去年問界 M7 的奇迹,又有問界 M9 近 5.5 萬訂單,智界 S7 訂單破萬,2024 年餘承東大幹一場的決心是很大的,加上奇瑞、北汽和江淮三家陸續有來,長安系綁定得越深," 華爲味 " 更重,都讓外界看鴻蒙智行,比其他新勢力高幾分。
但對賽力斯而言,盈利也不能隻靠華爲,目前問界品牌占賽力斯總銷量比重不足四成,意味着六成銷量,是由其它産品支撐,賽力斯也得提升公司整體銷量,但後者提升應該沒那麽快。" 藍電 " 品牌的拓展、布局海外市場等,都仍處于發力但未看到優勢階段。
車厘子觀察
新勢力的生存空間,沒有野心大
" 一年内蔚來 ET5 銷量超越寶馬 3 系 "。李斌 2022 年在成都車展的話,已經變成了打臉的絕佳案例。
所以 2024 年蔚來銷量定的很保守,隻在 2023 年實際完成基礎上多增 7 萬輛,這個增量似乎就是第二品牌(阿爾卑斯)的增量了;而小鵬銷量目标,比 2023 年實際銷量翻一番,壓力真的隻少于理想一丁點。目前公布了銷量目标,又在實際銷量翻番的,除了理想、問界,小鵬、深藍也真的很急進。
畢竟 2023 年真正完成銷量目标的除了理想,就隻有岚圖,銷量激增了 160%,目标完成率也不過 101% 而已。
但根據中汽協的預期,2024 年新能源車的市場增長相對樂觀:新能源乘用車批發預計達到 1100 萬輛,淨增量 230 萬輛,同比增長 22%,滲透率達到 40%。新能源市場是在擴大沒錯,但總體汽車市場的容量,樂觀預測也隻有 3% 增長,換句話說,新勢力要麽繼續加速 " 卷 " 燃油車市場,要麽把戰線擴大到海外,尋求海外市場的高利潤。
李想曾在社交媒體上公開表示,電動車對燃油車的進攻順序是:第一步,二線的自主品牌、合資品牌、豪華品牌;第二步,一線的合資品牌;第三步,一線的豪華品牌。
再看看過去的 2023 年,這三步有點并作一步走的意思,誰家都不能在價格戰中 " 獨善其身 ",隻不過侵蝕的程度快慢不同而已。但如果拿起放大鏡再看看,新能源代替燃油車的大趨勢沒錯,但那麽多新勢力在圍攻,很可能是先 " 内鬥 ",赢家通吃市場再打傳統品牌。因爲市場真的不需要那麽多新勢力。
當特斯拉在 2023 年 2 月打響 " 價格戰 " 第一槍,到現在各家 " 卷 " 價格拼銷量數字;特斯拉始終是盈利,而絕大多數的新勢力,是以 " 損敵 800,自損 500" 去犧牲利潤,甚至虧本銷售,來擠壓對手取得市場份額。
而且,在 2024 年沒有減緩的勢頭,賭得就是誰扛不住先下賭桌了。
果不其然,這進入 2024 年才幾天,高合就被爆出 " 扛不住 " 了,雖然官方出面澄清,但早不公布銷量,隻靠 " 轟動土豪 " 輸血的高合,在強大的輿論面前,早有點山雨欲來風滿樓了。
勢必,2023 年還沒唱完的生死淘汰賽,2024 年又将開始。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