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聯社 4 月 12 日訊(記者 吳雨其)對基金經理轉型做直播的關注讨論熱度還在升溫。
傳聞中提到,有基金經理到投顧公司面試抖音投顧直播崗位,據爆料信息稱,該基金經理原就職于興 X 全球基金,管理過專戶産品,規模較大,從該基金公司離開後入職了一家私募。
财聯社記者就此信息進行求證,業内人士向記者表示," 從爆料信息中該人員或離職多年,這則信息無法證實也無法證僞。"
多種原因影響,近年來,離任的基金經理越來越多,據記者統計,截至 4 月 11 日,2023 年至今共有 398 名基金經理離任,中小型基金公司占比較多,一些離任的基金經理接下來的動作就是離職。
離職轉行的出路也越來越多元,有觀點認爲基金經理轉行做主播是屬于降維從業,但直播作爲新興行業,吸引更多高素質加盟者并不足怪。
離職後基金經理們
對于一些業績不佳的基金經理來說,他們有的因爲業績墊底而卸任全部産品被 " 雪藏 ",有的被一朝打回研究崗。對于此,天相投顧基金評價中心表示,業績相對不佳的基金經理被市場抛棄,管理規模會越來越小,而基金公司也往往選擇更換掉業績不佳的基金經理。
這些業績不佳的基金經理有的跳槽到其他公募基金,有些則是選擇進軍私募行業。業績好的基金經理,同樣存在高流動的現象。
一直以來,公奔私、公奔公,都是公募基金經理的職業選擇。往年奔私的基金經理占比較高,比較知名的如董承非、周應波、林森、雷鳴、林鵬、韓冬等,去年還有童卓、周心鵬、王超、陳東等基金經理都備案了私募公司。
公奔公也成爲基金經理的選擇,一些知名基金經理如白冰洋、湯戈、陳金偉、高楠、何以廣等,跳槽了大型公募基金公司,而非選擇去私募。
晨星(中國)研究中心表示,行業的發展壯大和成熟爲基金經理提供了更寬廣的發展空間——一方面行業整體規模的提升和産品數量擴容也爲基金經理提供了更多大施拳腳的機會;同時,也有越來越多的基金公司開始采用關注長期業績的考核機制并推出了股權激勵計劃,使得更多的人才留在公募基金行業。
晨星(中國)研究中心曾發布的一篇報告分析了美國和歐洲的開放式股票基金和固定收益基金的基金經理離職和業績情況。時間跨度爲 1990 年到 2002 年,經過數據清理,共有 518 位更換過基金公司或者離職後自己成立基金的基金經理。
不論跳槽的原因是什麽,美國和歐洲的這些離職基金經理大多都在原來的基金上創造了出色的業績。這些基金經理在原來任職的基金上創造的年化阿爾法均值爲 1.53%,其中有 68% 的基金經理爲投資者創造了正阿爾法。
但這些基金經理在剛加入新公司創造的強勁業績并不具有可持續性。如果時間周期拉長至五年,比較他們在舊産品任期内與新産品任期内獲取超額的能力,在新公司産品上任期内的平均年化阿爾法爲 0.88%,低于他們在舊産品任期内的 1.53%。從五年的維度來看,隻剩 67% 的基金經理可以在新公司保持這一成功記錄。
新媒體成基金經理新出路?
直播帶貨正吸引着更多金融大佬的參與。如此前火出圈的 " 網紅 " 經濟學家任澤平 " 帶貨 " 生發産品,去年開源證券原研究所副所長、電新首席分析師劉翔玩起了知識星球,東北證券首席經濟學家付鵬還做起了賣貨小鋪。
特别是包括證券公司總裁等一波證券行業大佬的轉行,更足見直播行業的吸引力。
除了那些有迹可循的去向,更多的離職基金經理們的人事變動停留在 " 個人原因 " 或 " 内部調整 " 中不知所蹤。在新媒體迅猛爆發的當下,已有 " 萬物均可新媒體 " 之态勢,基金業也不例外。一位基金經理曾表示," 曾去過新媒體公司但不好意思出鏡。"
回到前文提及的原興 X 基金某基金經理面試投顧主播這一傳聞,也無可厚非," 這也是基金經理離職再就職的新思路。" 一位市場人士對記者表示。
基金經理能否勝任直播投顧,還要看個人的能力。" 一來,基金經理大多數是研究員出身,比較專注于投研,對于擇時選股做産品或許更爲擅長,二來,基金經理性格内向型較多,i 人對于投顧直播這種需要很強大的溝通表達能力、并要抛頭露面的工作不一定能做得出色。" 上述人士稱。
記者浏覽某招聘平台發現,不少新媒體公司正招收财經主播、投顧主播等崗位。從任職資格看,均要有證券行業經曆,且熟知金融、投資的相關知識,投顧主播還需具備投顧資格證。
" 從任職條件與要求看,這也未必不是基金經理的好選擇。" 一位研究人士表示。
從基金公司層面,似乎積極參與新媒體也成爲了趨勢。據記者不完整統計,目前有超 60 基金公司在社交媒體(抖音、小紅書)上開設帳号,一些頭部基金公司已坐擁百萬粉絲,如富國基金、華夏基金等。基金經理方面,如華泰柏瑞基金李沐陽、西部利得盛豐衍、國泰基金梁杏等也在社交平台上頗爲活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