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在 AI 領域的進展緩慢,令庫克頭疼不已。作爲全球科技巨頭,蘋果一直以其創新力和市場領導力著稱,然而,在 AI 功能的開發與推廣上,蘋果卻顯得步履蹒跚。面對中國市場上華爲、小米等競争對手早已接入各自雲端或端側 AI 大模型的現狀,蘋果的缺位無疑讓其失去了不少競争優勢。爲了扭轉這一不利局面,蘋果不得不尋求與中國本土企業的合作,以期提供更完整的産品體驗,重振市場信心。
雖然蘋果已經敲定了和阿裏巴巴的合作,但是有傳聞稱百度或将重新納入其考慮範圍,蘋果對 AI 合作夥伴的糾結到底是爲了什麽?
蘋果的焦慮
蘋果最新财報指出,2025 财年第一财季(即 2024 年第四季度),蘋果來自大中華區的收入 185.1 億美元,同比減少了 11%,低于市場預期的 213.3 億美元。該季度,大中華區也是蘋果主要市場中唯一一個出現收入下滑的市場。
财報發布後,蘋果召開了業績交流會。蘋果 CEO 庫克在業績交流會中談及新興市場的收入增長、蘋果智能的新進展,并重點回應了大中華區收入下降的原因,包括蘋果還未在該市場推出蘋果智能和渠道庫存變化的影響。
在中國銷售的主流手機品牌基本都具備了一系列實用的 AI 功能,隻有蘋果目前缺位。諸如華爲、榮耀、小米、OPPO、vivo 等品牌早已接入了各自的雲端或端側 AI 大模型。近日,DeepSeek 爆火後,華爲、榮耀、OPPO、vivo、星紀魅族、努比亞、聯想 moto 也相繼宣布将要接入其大模型,以改善用戶體驗。
華爾街知名投資機構傑富瑞分析師 EdisonLee 将蘋果的評級從 " 持有 " 下調至 " 跑輸大盤 ",并把目标價從 211 美元下調至 200.75 美元,該機構認爲由于蘋果智能進展持續緩慢,相關産品的銷量增速也會更慢。
而摩根大通此前發布報告稱,市場對蘋果的憂慮主要在于未來展望,而非單一季度表現,主要是因爲蘋果在中國的市場份額可能持續下降,地方政府的消費者補貼主要針對中低端手機而非高端手機,蘋果推出的 AI 功能也有限。

雙線合作并非空穴來風
此前,蘋果就承諾今年會在中國内地上線蘋果智能(中文版),2024 年第四季度的蘋果财報電話會上,蘋果 CEO 庫克表示,今年 4 月對蘋果 AI 适配中文等更多語言。今年 3 月 25 日,蘋果将在上海舉辦開發者活動,預計将宣布中文版蘋果 AI 的更多内容。
有媒體報道稱百度将爲蘋果産品提供 AI 功能。The Information 表示,蘋果對百度的依賴源于中國的監管要求,該要求要求外國公司與當地公司合作,爲消費者開發人工智能應用程序。
消息稱,蘋果計劃使用文心大模型 4.0 爲旗下 iPhone、Mac 和 iPad 等設備提供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務。另據知情人士透露,兩家公司不止在 iPhone 等設備上落地小模型合作,也在雲端運行的大模型展開合作。其中,Siri 也将使用百度的人工智能模型,提供更好的搜索結果。
但後續曝出由于百度在開發蘋果智能模型方面的進展未達到蘋果的标準,雙方的合作被擱置了。随後蘋果就被曝與騰訊和字節洽談 AI 模型合作。其實蘋果還測試了 AI 明星公司 DeepSeek 的模型,但由于 DeepSeek 團隊缺乏支持像蘋果這樣大客戶所需的人力和經驗,蘋果最終不得不放棄。
近日,The Information 報道稱蘋果已經選擇阿裏巴巴作爲蘋果智能落地中國的合作夥伴。知情人士稱,阿裏作爲電子商務巨頭,擁有更多的消費者數據,提供的 AI 能夠根據個人數據更好地理解中國用戶請求。
2 月 13 日,在阿聯酋迪拜舉辦的 World Governments Summit 2025 峰會上,阿裏巴巴聯合創始人、董事局主席蔡崇信回應了阿裏與蘋果合作傳聞,他表示,蘋果在中國需要一個本地化的合作夥伴,爲他們的手機服務。" 蘋果一直非常挑剔,他們與中國的多家公司進行了交談。最終,他們選擇與我們做生意。"

出人意料的是,百度并未出局。盡管蘋果公司已與新合作夥伴阿裏巴巴達成合作,但仍在與百度共同開發中國 iPhone 用戶的人工智能功能。據 The Information 報道,百度正在研究一個人工智能驅動的搜索功能,該功能可以處理圖像和文本,并升級到中文版的 Siri。據說這些功能是蘋果更廣泛的蘋果智能計劃的一部分,該計劃已經在美國和其他市場推出,但尚未在中國推出。
不過這似乎也在情理之中,蘋果向來不願被單一合作對象拿捏。除了供應鏈多元化的舉措,其在 AI 方面也留了心眼。
衆所周知,由于自研 AI 技術尚未成熟,而 OpenAI 的 GPT 模型在自然語言處理上具有領先優勢,能快速提升 Siri 的交互能力,蘋果已經官宣了和 OpenAI 的合作。但是有消息稱蘋果有計劃引入谷歌的 Gemini 來爲其 iPhone 的 AI 功能提供支持。
一方面,谷歌 Gemini 在雲端 AI 和搜索整合方面有深厚積累,可彌補蘋果在生成式 AI(如圖像創作)的短闆。另一方面,蘋果在歐美市場更傾向 OpenAI 的技術品牌效應,而在新興市場如亞洲,則可能借助谷歌的本地化服務能力來改善用戶體驗(東亞用戶普遍對 AI 賦能的圖像優化技術興趣濃厚)。上個月,三星就攜手谷歌,宣布針對 Galaxy S25 系列和 Pixel 9 系列旗艦手機,升級 Gemini AI 助手,更深入地融入用戶的工作流程并增強其多模态能力。
如果蘋果也牽手谷歌,那麽這種雙線合作模式既能保持全球統一體驗,又能适應區域需求。從這個角度來看,蘋果同時與阿裏、百度合作打造中國的蘋果智能,似乎也不是沒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