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4 月份上海車展人氣火爆的展館裏,呈現的是新能源與傳統燃油品牌的冰火兩重天,而 3 月份銷量榜單和上海車展上展台的人氣懸殊差别是完完整整的對應上了。
廠商零售端統計中,比亞迪繼續着月銷 20 萬輛規模的強勁勢頭,實際上品牌端 3 月份比亞迪已經壓過了南北大衆在國内的合計銷量。這種勢頭一旦确立就很難在短時間内 " 調頭 ",後面比亞迪的新車越發越多,而大衆 ID. 系列卻難有起色,盡管在燃油車領域大衆的 1.5T EVO II 引擎目前逐漸配車,但消費者對技術追新的關注都在新能源車上,大衆 1.5T EVO II 車型的市場反響可以說是幾乎沒有存在感。
一汽大衆在批零兩端都位列第二位,出現同比正增長更多是因爲去年 3 月長春疫情造成的低基數。
長安和吉利繼續位居零售銷量排行榜的 3、4 位,而兩大自主巨頭的雙雙同比下降,一方面說明在 3 月份湖北 " 降價亂局 " 之下受到了波動,且本身在 3 月給出巨大折扣的基本都是合資車型,壓制了自主車型銷量且滋生了消費觀望情緒,另一方面說明經濟大環境隻是出現了好轉的苗頭,但并未實際回暖,消費信心尚未明顯恢複。
值得注意的是,奇瑞汽車在批零兩端的巨大差額——批售高達 115699 輛,而零售僅僅爲 46286 輛。是什麽原因導緻了批零兩端幾倍的差額,難道是瘋狂壓庫嗎?答案未必如此——奇瑞在上海車展請了 1000 家國外經銷商來參展算是讓人醒悟了,看來奇瑞的出口生意确實風生水起,讓人羨慕。
上汽大衆位列 3 月零售第 5,同比正增長得益于 3 月份果斷跟進湖北的 "37 億補貼戰 ",且上汽大衆在終端做了大力度的宣傳,盡管實際打折力度有限,但從市場反響來看還是有效果的。
特斯拉零售 76663 台,位列 3 月零售銷量排行榜第 6,非常猛,賣得這麽好預計短期内難再有降價動力。
一汽豐田和廣汽豐田分列 8、9 位,其中廣汽豐田銷量剛剛過 6 萬輛,同比大跌 31.1%,去年 3 月正是賽那銷量爬坡風生水起之時,隻一年的功夫,今年的 MPV 熱度就輪轉到了騰勢 D9 和傳祺 M8 上,凱美瑞和雷淩不僅銷量下滑,并且終端價格也大幅下滑,讓人唏噓。
華晨寶馬零售 58320 輛,同比勁增達 36.8%,賣得這麽好,又是德方 75% 的股比,上海車展出現 "MINI 冰激淩事件 " 也許就不足爲奇了。
長城汽車、東風日産和上汽通用五菱 3 月零售銷量都在 5 萬輛左右,分别位列第 11、13 和 14 位,同比跌幅都在 30% 左右。
北京奔馳 3 月零售銷量 49530 台,較去年同期增長 8.7%,估計是受益于缺芯情況較去年有所緩解,以及 3 月份奔馳 E 級、C 級等車型的終端促銷。
具體到車型上,比亞迪秦已經把與燃油車銷冠車型的銷量差距越拉越開,今年 2 月時軒逸和朗逸合計銷量 4.7 萬輛 +,3 月份又是 4.7 萬輛 +,而秦的銷量已經從 2 月的 3 萬輛 + 猛增至 4.3 萬輛 +,幾乎翻倍于朗逸或軒逸。其中秦 PLUS DM-i 2023 冠軍版的貢獻功不可沒,并且從生産交付節奏看,4 月份還将繼續交付剛上市時的訂單,所以這個月秦的市場表現依然會很強。
比亞迪海豚和 AION S 的銷量都有一定的放大,位次也分别超過了燃油車,跻身轎車榜單 2、3 位。宏光 MINIEV 同比下滑 44.8%,這種五菱爆款小車但紅不過 2 年的感覺非常像前幾年的寶駿 310 和 510。
特斯拉 Model 3 的 2 萬出頭銷量很穩定;雅閣、速騰、卡羅拉承擔着穩定燃油車品牌的重任,奧迪 A6L 沖得越猛,說明 A4L 越難,久未換代的 A4L 已經難以單靠降價和 C 級、3 系競争。
MPV 榜單中騰勢 D9 大放異彩,這次上海車展媒體還拍到了大衆海外高管逛展去看騰勢 D9 的鏡頭,想必一直有高端車夢想的大衆内心也是五味雜陳。賽那滑回到了 6000 輛的規模,去年動辄加價還逼近萬台時的那種強勢可能一去不複返了,豐田必須要爲之前對市場的不謙遜買單。
傳祺 M6 和艾力紳的異動,沒想到;極氪 009 能超過 2000 台?看來理想、小鵬要抓緊了,純電 MPV 的風口要把握住。别克世紀 1833 台,含金量很高。
SUV 零售榜單, Model Y 與宋的 " 特斯拉 / 比亞迪大戰 " 真是精彩,期待繼續。元 PLUS 已經快爬升到 3 萬輛規模,相當恐怖。燃油車以 CS75 和哈弗 H6 爲代表,頹勢明顯,日漸招架不住。AION Y 新增了入門版本 AION Y Younger 後,銷量還有機會繼續往上爬。
駕仕結語
整體而言,3 月份廠商和新車銷量榜單,将 " 新能源興、燃油車頹 " 的趨勢盡顯。那些傳統燃油車中的高銷量車型對銷量下滑幾乎無還手之力。今年 4 月份的上海車展以 " 擁抱汽車行業新時代 " 爲主題,是的,新的時代已經來了。未來若幹年後回首 2023,或許你會發現三年疫情後的這個春天,就是汽車從傳統燃油徹底向新能源翻頁的曆史變盤點。
文|張局
圖|乘聯會及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