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近日,新氧再次陷入裁員風波,據新浪科技報道,有匿名員工爆料稱互聯網醫美第一股新氧内部正在啓動裁員,裁員人數爲公司人員的三分之一。
新氧官方回應藍鲸财經記者稱,有關大規模裁員及清空工位傳聞多爲不實信息。企業正常組織變革和調整是基于業務發展需要,目前公司運營一切平穩。
但值得注意的是,新氧近來的業績狀況着實不大理想,而新氧也在持續降本增效,同時也在開辟新的業務增長點,進軍産業中上遊。今年以來,新氧明确了向産業互聯網平台轉型的戰略,未來面對綜合性電商平台的競争,新氧将如何見招拆招。
新氧在降本增效
針對此次裁員傳聞,新氧并未對是否裁員做出明确回應,同時也确定,公司正在進行基于業務需要的組織變革和調整。
這也并非是新氧首次被曝裁員,據鳳凰科技報道,早在去年便有網友在職場社交平台爆料稱新氧裁員比例高達 40%,一共 1700 人團隊規模,裁員 700。而彼時新氧方面對此予以否認,并表示引進了多位 VP 級别高管。
但不可否認的是,新氧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裏已經陷入虧損狀态,2021 年與 2022 年,新氧分别淨虧損 837.1 萬元與 6555 萬元,2023 年第一季度單季歸母淨虧達到 1195 萬。
面對業績虧損,新氧也并沒有坐以待斃,降本增效已經成爲新氧在過去運營中的主旋律,反映在業績層面便是其業務費用的大幅下滑。
2022 年新氧業務費用同比大幅減少 30.8%。2023 年 Q1 業務費用共計 2.298 億元,同比減少 15.4%,銷售和營銷、一般和行政以及研發三大費用均呈現下滑趨勢。其中銷售和營銷支出 1.125 億元,同比減少 11.6%;一般和行政支出 6150 萬元,同比減少 5.9%;研發支出 5580 萬元,同比減少 29.3%。
而關于降本增效,新氧也很坦誠。新氧在 Q1 财報中表示,在艱難的運營環境中,去年在基礎設施能力和服務擴張方面的投資開始産生回報。展望未來,将繼續謹慎地管理成本。而在回應中,新氧也表示,面向未來,還将持續管理及優化業務流程,業務運營及發展上也更注重效率優先。
而降本增效确實給新氧帶來了曙光,在 2022 年收入連續四個季度呈現下滑狀況的情況下,2023 年新氧的營收終于迎來了上漲,而歸母淨虧損也呈現收窄迹象,增幅超過 80%。
圖片截自東方财富
業内人士表示,過去因爲疫情原因,多數企業爲了維持良好的運營能力不得不采取降本增效的辦法,但長久來看,企業仍需開辟符合時代發展的商業模式,實現商業化變現,才能實現可持續發展。
向産業鏈中上遊延伸
作爲一家互聯網醫美平台,新氧連接着産業鏈的上遊與下遊,既是上遊的機構與醫院的展示平台,又連接下遊患者的預訂與服務。
财報數據可以看出,早期新氧的業務主要源于兩大部分,信息服務和其他以及預訂服務。在古早的 2016 年,新氧的信息服務業務營收占據營收總額的近 60%,而預訂服務則占近 40%。
時至今日,新氧業務比例發生了不小的變化。以 2022 年度營收構成來看,信息服務與其他的營收比例占到了 70%,但預訂服務卻僅爲 10% 左右,而設備銷售和維修服務的營收,已接近預訂服務的兩倍。
業内人士指出,近年來,互聯網獲客成本越來越高,也越來越難,新氧對于業務的調整可以幫助其穩住用戶大盤,消費者在平台上的客單價下降後,便會降低醫美體驗的成本門檻,這便反哺了機構的目标用戶群,從而提升信息服務的溢價。
與此同時,新氧也在不斷嘗試開拓新的業務以多元化發展。從醫美激光器械到獨家代理玻尿酸,新氧的布局不斷向産業鏈中上遊延伸。
2021 年 6 月,新氧以 7.91 億元收購奇緻激光的控股權,進軍醫美器械領域。奇緻激光發布的業績報告顯示,2022 年該公司營收爲 2.44 億元,同比微增 0.71%,歸母淨利潤爲 3784.82 萬元,同比增長 6.02%;2023 年 Q1 該公司營收爲 6258.08 萬元,同比增長 5.85%,歸母淨利爲 1141.45 萬元,同比增長 21.14%。盡管奇緻激光業績增長平穩,但怕是很難彌補新氧的營收下滑與業績虧損窘境。
而在并購奇緻激光後,新氧在醫美上遊供應鏈再攻下一城。2022 年 5 月,新氧宣布獨家代理玻尿酸獨角獸産品愛拉絲提,并發起了 " 百家首發共生計劃 "。但新氧目前仍需要思考的是,如何在競争激烈的玻尿酸市場中尋求破局之道。
而在金星看來持續深入布局産業鏈上遊,是新氧通向未來的那條路。
監管趨嚴,醫美市場競争者衆
2023 年是新氧創立的第十年,而過去的十年,也是醫美行業的黃金十年。十年間,醫美行業從一個野蠻生長的時代,開始邁向一個更理性、更有序、更合規的全新時代。
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醫美黑産的發展滋生了整個行業的亂象。近年來,國内多地出台相關政策,持續加大對醫美行業的監管和執法力度。随着監管趨嚴,醫美機構獲客難度與成本也逐漸增加,對廣告投放更加謹慎。
在這個過程中,新氧爲合規化運營耗費了很大的精力。2020 年 5 月,新氧聯合中整協發起醫美行業自律行動,平台開展了自查審核,攔截問題機構,處理疑似違規或超範圍執業醫生,處理涉嫌違規違法醫美商品,處理違規内容 ( 包括黑灰産内容、違反平台規定内容等,類型包括日記、評論、視頻等 ) 。
金星介紹,2022 年中國醫美市場不僅出現了部分萎縮,還出現了 20 年來的首次負增長,嚴格意義上說 2022 年是真正的寒冬,行業粗放式增長的時代也随着疫情結束。
不可否認的是,醫美市場未來具備相當的增長潛力。根據艾瑞咨詢的數據,預計到 2025 年,中國醫美市場規模将達到 4108 億元,2021-2025 年年均複合增長率爲 17.2%。
今年 2 月,新氧發布發展戰略:從醫美電商平台向産業互聯網平台轉型,并正式推出新氧優享、新氧快享、新氧專享三大創新業務,全方位賦能醫美機構、醫美廠商和醫美醫生。
新氧集團董事長兼 CEO 金星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按照以前的産業模式,新氧是一個醫美 O2O 平台,主要做消費者和醫美機構、醫生之間連接的橋梁,更多在做信息撮合,而現在更希望做一個打通産業鏈讓行業變得更好的推手。
但在另一方面,不可忽視的是,新氧還要面對互聯網平台強勢入局所帶來的不可忽視的競争,早在 2018 年,美團便将醫美業務升級爲獨立業務部;次年,阿裏健康聯合衆多醫美行業品牌、醫療機構和服務商,發布了天貓醫美 " 煥新計劃 " ……綜合性電商平台的流量與用戶優勢也将擠壓新氧的利潤空間,新氧在向産業互聯網平台轉型的路上還有諸多變數。